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监国到手,建文传信 (第1/2页)
“老爷子让我写奏本,说分析一下,这事是谁干的,怎么实施的,这不是给我出难题吗?” “我要是写的好,老爷子会问,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要是写的不好呢,老爷子还会说,你这不挑事吗?” “你说这奏本,我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唉!” 春和宫后殿书房中,朱高炽一夜没睡,愁得不知白了多少根头发,桌子上摊着的纸,只字未落。直到天蒙蒙亮,太子妃张妍睡醒了,打着哈欠寻到了这里。 朱高炽窝着火埋怨着,张妍可不懂这些,反倒有些高兴。 老二又被圈禁了,太子府也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安稳?妇人之见!你等着吧,这事儿可没完,老爷子是那骂一顿就算了的人?他一天不折腾我他就难受!” “儿子呢?” “没回来,昨晚上宫里过来传话了,老爷子让瞻基这几天住到宫里去,就不回太子府了。” 夫妻二人又说了会儿闲话,关起门来埋怨皇帝,及至天色大亮,宫人们进了早膳,朱高炽哪有心情吃饭,只用过了八个大rou包子两碗粥,就嘟囔着胃口不佳让撤了。 与此同时,乾清宫里,李煜也刚陪老爷子用过早膳。 朱棣吃饱之后,招来小鼻涕,竟当着太孙的面,处置了太子府。 罢掉太子监国之职,从即日起,所有奏本军报各地文书皆不在送往文渊阁,直送武英殿;太子府属官,皆调离太子府,命内阁三杨路武英殿辅政;令太子闭门谢客,将养身体。 文渊阁与武英殿隔了一个广场门对门,前着是太子处理公务之场所,后者是皇帝理政之所在。 自大明建国,朝廷中枢政令大多出自文渊阁。 洪武年间朱标常年监国;永乐年间朱高炽常年监国;中间就隔了个建文。 旨意一下,自有宫人前去传达。 “猴崽子,吃饱了,待会儿你就去武英殿,帮着爷爷看看奏本什么的,有什么不懂得,写张条子去问你爹。”朱棣放下筷子,站起身伸个懒腰:“除了军报,政务上的事就少来烦爷爷,直接去问你爹,他比我懂。” “拿不准的事情,也多问问内阁三杨的意见,他们都是你爹培养起来的人才,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不是,爷爷,您这是把我爹干的事都让我干了?”李煜有些傻眼,这怎么光让干事不给名头啊?监国呢? 朱棣在殿内踱步,一回头:“怎么?不愿意?” “不是,只是……孙儿听闻,名正才能言顺嘛。” “瞎说,你爹尚在,让你坐了监国,要把你爹要置之何地?传出去,堂堂太子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太子的脸面早就被您践踏了不知多少回了!李煜内心暗戳戳的吐槽着,嘴上却央求道:“没事儿,我爹脸皮厚,反正是一家人,我两父子一体,他应该与有荣焉。” “你这嘴啊,也罢,也罢。”朱棣笑骂一句:“左右都是你父子的事,这监国的位子,就允了你吧。” “多谢爷爷!孙儿一定殚精竭虑,为大明国事鞠躬尽瘁!” 朱棣不待见长子,却对长孙青睐有加;这次,监国之位定下,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锻炼长孙的治国之道。 上午,去春和宫宣旨的小鼻涕回来,把堆在太子府的公文奏本全数装箱带了回来,连同太子的监国印信,一并搬去了武英殿。 老爷子办事极利索,李煜在武英殿刚处理了两份奏本,监国的正式诏书就下来了。 许久未曾理会过的系统提示蹦了出来:可选任务一完成! 原来这就算取得国家权柄?我还以为要等送走老爷子之后呢!李煜内心嘀咕了一句,奖励且留着吧! “臣等恭贺监国太孙殿下!”三杨同时跪地行礼。 李煜也是理过政的,虽然不是在大明世界,但一法通百法通,又有三杨辅佐,打理起政务来信手拈来,朝中文臣过半出自太子府,其余的也大多是老爹一手提拔起来的,自然不会给李煜拖后脚,各种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比起老爹来丝毫不遑多让,不过三天,便让朝臣信服,直夸赞太孙颇有太子之风——只是有些事儿上不如太子仁德罢了,比如某地县官贪污被揭发,太孙直接判了斩立决,全家流放交趾。 不过也无伤大雅,谁让他犯了大明律嘛! 太孙如此贤德,大明后继有人,朱棣在皇宫里盯了太孙三天,大为欣慰,然后带着小鼻涕和郑和住到鸡鸣寺里去了,临走前,却还不忘再次下口谕训斥了太子一顿: 老大,别以为老子离了你就玩不了这个朝廷了!瞧,咱大孙比你能耐! “我这个爹啊!” 春和宫里,朱高炽被两个小太监搀扶起来,哭笑不得摇了摇头,扯住传旨宦官:“老爷子又住到鸡鸣寺里了?” “回太子爷的话,陛下今早上去的鸡鸣寺。” “太孙如何了?我这好几天没见到他了。” “回太子爷的话,监国太孙殿下一直住在武英殿,cao劳国事。” “行了,知道了,你回去吧,替我转告陛下,让他注意身体。” 朱高炽心宽的很,心宽才能体胖嘛,他这小三百斤的体型,说他肚里撑船都有人信。 那天一大早,亲爹罢了朱高炽的监国之位,本来太子夫妻还惶恐不安了两个时辰呢,可还没到中午,宫里传出话来了,监国之位给了太孙了! 那还惶恐个屁! “老二啊老二,机关算尽太聪明,得,白忙活!” 传旨太监走后,朱高炽幸灾乐祸的嘟囔一句,他知道老爷子为何不待见自己,不类己嘛! 不类己倒也罢了,可朱高炽行事手段,与懿文太子极其类似!.xXbiQuGe.c0m 老爷子亏着心呢! 不过好在,有大儿子保着自己呢! 朱高炽哼着小曲,正想回房,一抬头,却见自己那大儿子穿着一身蟒袍,极为英武,迈着八字步走了进来。 “爹,忙着呢?”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朱棣离了皇宫,李煜便稍微松懈起来了。 正巧,今日政务不多,有三杨帮衬着给出处理意见,李煜不到一个时辰就处理完了。 穿上老爷子特赐的监国蟒袍,四四方方,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监国印玺,用绳子栓了,挂脖子上。 打着“奉旨监国”的牌子,宫内乘辇,及其嘚瑟的从皇宫一路张扬到太子府。 李煜就是故意的! 宫内一向是看人下菜碟儿,那些宫女、太监眼见得太子爷失了势,私底下嘴碎的很,不见得有多少打算投向汉王了。 李煜如此张扬,就是告诉他们,太子虽然被卸了权,但位子还在,自己这个太孙更是极得皇帝宠爱,让这帮嘴碎的都规矩点。 再一个,便是替老爹安抚太子党的人心了。 “嘚瑟个什么劲儿!你爷爷刚离开皇宫不到俩时辰,你就跑回太子府了!还打扮成这模样。”朱高炽蹙眉打量了儿子,板着脸教训着。 “爹,您瞧这东西眼熟不?”李煜却不接他的话,拽下脖子上挂着的哪一方印玺,掂了掂,炫耀似的挑挑眉。 那能不眼熟吗?朱高炽用这玩意儿用了十年! 朱高炽啐了一口:“呸!熊孩子!成心看你爹笑话是吧?” 父子二人说了几句话,李煜又去给张妍请了安,回自己小院收拾了点惯用的东西,带上胡善祥,又去命人把关了半月的孙若微带过来,带着姐妹花,回了皇宫武英殿。 武英殿虽位于前朝,但最近一段时间,李煜显然是打算住在这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