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一章正统百年 (第2/2页)
出声,一道道鬼影钻入众人体内。 苍老声音继续说道:“两个时辰后,黎明时分,尔等起兵混乱神京,将禁军引出皇宫。” 有人担忧道:“这会不会太仓促了?” 刷! 雾气扫过,此人命丧当场。 “咱家说什么,尔等只有乖乖听话的份,不允许有任何质疑。另外,你们九族都中了咱家的噬魂咒,不听话就九族死绝!” 众人无奈,恭声道:“遵命。” 六王爷面色不变,对此似乎早有预料,沉声说道:“诸位无需担忧,有此神人助阵,定能马到成功。” 正统帝登基后,再没有施展过无敌天下的武道,百多年过去已经成了神话传说一般,很难让人信服。 许多读书多的聪明人,认为正统帝自封武神,只是为了稳定统治而已。 其诡异玄妙,远不如眼前这噬人血rou神魂的鬼怪! 康王双目微眯,作为周氏子孙,当然知道老祖恐怖,然而生死关头必须团结一致,笑着说道。 “我等合力推翻暴君,当以何名头册立新君?此事需尽早议定,给天下人一个说法。” 堂中众人心神惊惧不定,受这叔侄二人言语引导,自然而然的开始畅想恢复“古礼”后的幸福生活。 书上记载,百年前世家勋贵打死泥腿子,只需赔几两银子而已,哪像现在动辄无期、死刑。 堂中沉默半晌,一名黑袍人说道。 “鄙人曾查阅先朝正统年间典籍,其中有记载先皇出身,乃是上古汤氏后裔,遭异族灭族而流落民间,后为东厂督公收为义子。” “遂以先皇血脉论,当今乃是篡权,得位不正!” 康王微微一怔,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有人敢怀疑老祖的正统地位,偏偏听起来有几分道理,足够用来搪塞天下人。 “崔尚书说得有理!” 俨然听出说话之人身份,嘴上连连称赞,心底却是愈发鄙夷。 难怪老祖看不上大儒! …… 寅时。 勤政殿。 御案上有厚厚一叠奏折,足有上百份,批阅完后还有几叠。 大周朝经历百年大治,其强盛已经超越有史以来任何国家,囊括北疆之北,南疆之南,西域之西。 治下七十二州,每天需要陛下处理的事情太多。 换做其他皇帝,或许会将小事分权,或交由内阁,或交由六部,自己只抓大事即可,然而周易事必亲躬。 大至天灾人祸,贪官污吏,小至琐碎乏味的民事纠纷,都会亲自审理批阅。 纵使屡屡颁布政令,要求官吏简化言语,省去溜须拍马的礼仪问候,每天需要处理的奏折也高达上千封。 周易每日上朝、批阅奏折的时间,加起来足有十多个时辰,几乎每时每刻都坐在御案下忙碌。 随着武道修为日益精深,神魂也发生了玄妙变化,目光扫过奏折,瞬间就能分析出事件因果,给出正确的处理方式。 片刻时间,处理好了十余份奏折。 “这个折子有趣,恒昌号取得了宿州铁路建造权,朕记得这是卢家的商号,颍、宿二州离得三千里,将两州的折子取来。” 周易吩咐下去,立刻有内侍忙碌,很快将有关两州的奏折都取了上来,其中包括东西两场的密折。 逐个翻查,果然寻得了缘由。 “卢家嫡女嫁给了宿州牧做填房……” 周易目光幽幽,在宿州牧奏折上批阅“准许建设,进度加快”,又东厂密折上批阅道“彻查宿州牧任何罪证”。 人无完人,更何况执掌一州的州牧。 东厂查到的其他罪证,或大或小,为了立功赎罪都会让其亲口说出,是否与卢家有利益来往。 “送去东厂。” “遵命。” 值守内侍躬身接过密折,立刻离开勤政殿前往东厂,密探天不亮就会出城,至多三日就能到达宿州查案。 百余年过去,大周朝廷早已如精密机器一般,以周易为核心监控、管理着浩瀚国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