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大将军要召兵马入京 (第1/1页)
我,刘辩,开局自带武将模板小儿乱京畿第三十一章大将军要召兵马入京洛阳城北,无名山丘。 两人并辔而立。 “陆先生的画功还是那么精湛,这山峦河流寸土不差,有如亲见,佩服。” “行军之中找处平坦地可不容易,得亏陛下想到以松脂入油墨的办法,否则光这墨迹就足够头疼。” “那也要先生技艺高超,这马上绘图的本事,堪比阵前斩首。” 何进毫不掩饰对这年轻幕僚的喜爱,谦和、知礼,又不唯唯诺诺,随口聊上两句都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十几岁那个意气风发的年纪。 尤其是这位既熟经典、又通百工,对这演兵之事真的帮助甚大。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举荐他入官,不过…… “子远先生有大才,如今事忙,待大事抵定,闲暇时可将所想所得著书立论,将来传于后世,也是一方美谈。” 两人身后传来一阵清朗中带着些许稚嫩的声音。 何进闻言,立刻就要下马行礼。 陆鸣那边更是手忙脚乱的整理手上画卷,仓促间差点从马背上跌下来。 “哎,我现在可只是个路过的,不要多礼。好不容易绕过母后出来半日,若把时间都花在行礼上,可太不值了。” 来人面带笑意,正是如今这大汉朝的皇帝,刘辩。 因为未成年而由何太后摄政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行动上就比亲政之后无数只眼盯着要自由的多。 不过出宫还好说,出城,可就难办了。 刘辩也是软磨硬泡许久,又由黑虎出手放翻了几十个羽林侍卫,这才让何太后松口,放他出来一趟。 毕竟此时的北门外已然全是何进带出来拉练的兵马,整个大汉疆域里也没有更安全的地方了。 可即便这样也只有半日时间,入夜前就要回宫陪老娘吃完饭,让刘辩有种梦回初中的既视感。 “陛下。” 另一边两人听他这么说,也不再多礼,只是在马上抱了抱拳,拨马让出中间的位置。 刘辩趋马上前,三人并排而立,看向下面正在cao练行军的士卒。 “绕着洛阳城跑上一圈,准备得也就差不多了……” 沉吟过后,刘辩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道:“听说孟德急吼吼的跑回洛阳找你,结果吃了个闭门羹,就又跑去把袁绍骂了个狗血淋头?” 何进闻言,哈哈大笑:“哈哈,陛下果然消息灵通。” “为难大将军了,这段时间,该也有不少人跑来烦你吧?” “托陛下的福,可是折腾死我了。好在这几天有了借口,也算让耳根子清净几天。” 说完,甥舅二人对视大笑,心照不宣。 真正的何进此时如何想的,谁都不知道。 可要让卫青这种明白人承受一个辩事不明的冤枉帽子,却不大容易。 这段时间他这舅舅想必表演的很辛苦。 好在何进原本也不蠢,召亲信拱卫洛阳、又派得力手下出外募兵都是好棋。 可惜深沟厚垒造的很漂亮,何大将军自己却被内部爆破了。 神仙队友,不过如此。 其实自废史立牧以来,各地州牧军政大权独揽,势力日渐壮大。洛阳身为大汉都城,居然只有区区不足两万兵员,战兵仅仅万余。 这兵力,做个郡守都只能放到偏远郡县。 没有强而有力的中央军,就谈不上政令下行,改善民生。 “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 这话,刘辩记的深刻。 所以即便没有模板奖励,召外兵这件事都必须要做,还要大做特做! 现在刘辩另设东厂,算是将原本御使的职责做了个补救,再将新募外兵整编完成…… 说得远了。 刘辩收回思路,看向陆鸣。 “先生对大将军召集外兵环卫洛阳之事可有指教?” 陆鸣没想到自己第一次面见皇帝就接了考题,不过这事也是他本分,不算突然。 于是他拱拱手道: “自去岁以来,各地州郡为消化黄巾贼乱所致流民,纷纷起而募兵……收纳流民自是有利民生之事,可若放任如此,其祸必延伸日久。大将军如此做,一方面消解地方民乱,另一面也可防兵祸,最后还能配合陛下的屯田之策,可谓一举三得。只是……” 陆鸣斟酌了一下用词,这才继续。 “只是外兵若想就地屯田驻防,必然无法屯驻京中。此番大收流民,又大大触碰地方利益,世家大族因此少了许多人利,则必会咬定大将军与‘民’争利。京中豪族众多,各自部曲无数,若是有变……” 话说到这,便不再继续,留白之处意味深长。 刘辩听了他这番话,赞赏点头。 这分析,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以他所了解的东西,能如此烛照分明,果然是少有的聪明人。 有所遗漏也就是眼界和情报的问题,并不意外。 “世家大族如脓疮附病体,吸食民血以补己身。如袁氏这般cao弄朝堂者,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刘辩眼神渐冷。 “仓出一鼠,则白鼠后之,不除将为久患。” 陆鸣闻言,恍然大悟,只眼带疑惑请教: “袁氏盘根错连,稍动鼠须便即退走,何解?” “子远,硕鼠不出,实为饵食不厚矣!”何进看向自家幕僚,笑着解答。 刘辩点点头,探掌指向洛阳宫城方向,然后猛地一握。 “这次,一网打尽!” 陆鸣眼见少主意气风发,脸色顿时一整,默默深施一礼。 再起身时,双眼已满是坚定。 …… 兵伐黄巾的未必是忠臣。 联盟讨董的未必是忠臣。 诛杀逆贼的未必是忠臣。 扶护幼帝的也未必是忠臣…… 这东汉末年的朝堂就像一锅烂粥,你很难相信这里会有真正的纯臣、忠臣。 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难而显贞良之节。 大争之世,只有死了的忠臣,没有苟活的。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不过…… 人都是有私心的,论心无完人,关键还要看如何做。 所以安泰之时,满朝公卿俱是忠臣良将,众正盈朝。 就像曹cao,如果能一直如现在这般实心用事,将来未必不能位列三公传为佳话。 王莽当年如果能一直演好他的“中兴明臣”,不也是如此吗? 可惜刘辩没有那么时间和资本去试错,这多灾多难的大汉也不会给他那么多机会。 一旦天象稍稍有变,后果便不堪设想。 在那之前,必须出重拳。 刮骨疗毒! 抓老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