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 去春晚彩排现场薅羊毛 (第1/3页)
朝中有人好办事儿。 虚洛在宋单丹那里就打听好了,就在明天,春晚就有一次小规模的彩排。 彩排的对象恰好就包含了语言类的节目,宋单丹明天还得先去一趟彩排中心,和她的老搭档黄洪老师一起排演。 有了那么高的国民支持度,他们两个的戏已经是稳了,但该走的各种步骤都要走。 虚洛不一样,他还没有着落呢,于是就让宋单丹给自己找一张出入卡。 宋单丹很爽快,要虚洛明天上午9点在彩排中心门口等,她给虚洛弄一张来。 这就是宋单丹受欢迎的原因。 别看这位jiejie嘴巴毒,但是做事儿很麻利,从来不拖泥带水,而且很爱帮忙,所以总是很多人喜欢她。 办完了这个,虚洛就去了梁左的家里。 不出所料,今天梁环、张里张希又在。 她们三个如今已经成了梁左家里的常客。 以前就经常来,现在更是如此。 三人分别都有自己的任务。 梁左把《我爱我家》的后面几年的编剧权都给了梁环、张里张希。 这就意味着她们三个明年能平分200万的编剧费用和分红,后年同样如此。 对于三个才二十多岁的女孩子来说,这已经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收入了。 她们当然要认真的做好。 而做好的第一步就是向梁左请教,需要怎么才能做好《我爱我家》,并且自己写出来的稿子,经由梁左批改和提意见了之后,再修改再打磨,才算合格。 为了这个目标,她们自然要比以前更加勤快的来梁左家里。 梁左自己呢,也是有自己的工作的。 他要写《包青天》的故事,除了三个女徒弟之外,还有钱燕秋这个男徒弟要过来,他主要专攻的是《包青天》。 虽然钱燕秋的故事比较稚嫩,第一部的20个单元100集左右,用的大部分是虚洛和梁左的,但因为钱燕秋的确是有天赋,所以就这么三个月的时间,他也写了2个单元的故事得以入选。 不过今天钱燕秋没有来,他正好找到了一个灵感,在出租屋里面埋头苦写呢。 虚洛来到梁左家,主要是想要他们给自己出个主意,大家一起来商讨商讨,怎么样写《我爱我家》上春晚的小品剧本。 一听说《我爱我家》剧组要上春晚,梁左还不怎么在意,梁环和张里张希来劲儿了。 梁左之所以不在意,是因为他的好几个故事都已经在春晚舞台演绎过。 包括姜坤的《虎口遐想》,牛輑冯的《小偷公司》等等。 哦,严格说一点,实际上《小偷公司》上的是元旦晚会,但这已经是很厉害的了。 梁环和张里张希直接就是现任的《我爱我家》编剧,如果她们能参与其中,自然是很有荣誉感。 “我也觉得小洛说得好,咱们如果还是上《我爱我家》的日常,那不是多让观众们看一集的《我爱我家》?那又有什么意思?”梁环坚定的支持,“咱们就改!抛开一些环节,让他们以新的身份出现,这样更加有反差感。” 张里却是问:“那么老领导他的意思,是不是要看原版啊?这个可是很重要的,不然咱们辛辛苦苦改一个故事,结果人家不喜欢,要重新做,那就麻烦了!” 春晚的一个小品,一般在12-15分钟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 而《我爱我家》一集的时长大约是20-25分钟。 时长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春晚的小品,包袱你要一个接着一个往外抛,笑点和结构都要密集。 不像是《我爱我家》电视剧,里面的结构很松散,大家演得很放松。 通常一集讲不完,还可以分成上下集来说。 观众们看着也挺舒服的。 但在春晚上可不一样,大家都是紧绷着的,时间催促着跑的。 一旦你的表演不够紧凑,笑点不够密集,那么观众就会很不满意。 因此,哪怕是直接搬《我爱我家》的原班人马,让他们去春晚上演一集,都满足不了专门看春晚的观众。 专门看春晚的观众,哪怕是和平日里看《我爱我家》的同一批人,他们都不满意。 所以只能是重新制作一集浓缩版本的《我爱我家》才行。 可是问题来了。 时间只有短短的7天,你做一个版本的小品可能可以,但做一个用新身份的《我爱我家》主角们的小品,再加一个《我爱我家》浓缩版本的,肯定是不够的。 必须要先有一个选择。 虚洛也很稳重,“明天我请腾爷爷去问一问,到底是怎么个情况!问清楚了咱们再做。” “也行!” 几人纷纷点头。 电影局的腾局长已经升任到了总.局里面当副局长,从理论上来说,和华夏电视台的台长是一个级别的。 只不过分管的不一样。 而春晚组委会的成员们,全都是总.局的资深大老,他们恰好就是腾局长的同事们、下属们。 故而他去问比较合适。 下一刻,虚洛又道:“不过我还是想要先去彩排中心看一看,也是寻找一下灵感。” 要说在场的四位顶级编剧,已经被虚洛薅羊毛薅得差不多了,许多次都没有新的记忆重启在他们身上获得。 所以虚洛得去春晚现场,那个汇集了全国最多优秀专业人才的地方,找一找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未来小品。 明天的语言类排演就是机会。 岂不料,梁环当即来了兴趣,“我能一起去吗?” “我打个电话问丹丹姐……” 虚洛没敢贸然答应,在梁左家里现场给宋单丹又打了个电话,得到了确切的答复,才回应了梁环。 于是第二天两人一起在华夏电视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