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三章 孤独的爆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孤独的爆鱼 (第1/2页)

    在苏式的宴席中,若有爆鱼,一般是作为开胃冷盘来迎宾,“出场率”和席中地位都不高。但在苏式的面馆中,无论浇头千变万化,永远少不了一碗爆鱼面。苏城人从小长大,这碗面就仿佛融入了血脉之中。

    这个城市的“市花”是桂花,“市树”是香樟,却没有“市菜”,否则爆鱼定然当得起如此待遇。可它终究是低调的,低调地就连这个城市的居民自己也因为太过于习以为常而忽略,每当外地游客询问苏城的特色菜肴,回答多是松鼠桂鱼、响油鳝糊之类,话说回来,若是招待远方之客,一碟几块钱的面浇也确实拿不出手。

    不过,对孙若涵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在他手上,只那一味鲜、一味甜,就道尽了苏式菜的精髓,足以招待任何客人。

    爆鱼虽然用青鱼、鲢鱼、鲤鱼都能做,但最正宗的选材还是草鱼。

    草鱼营养丰富,不但富含蛋白质,更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等功效,特别适合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但因为腥味颇重,不止鱼腥味,还因为它浅水觅食水草的生活习性,多带有不轻的土腥味,所以常不被人接受,若是用来烹制羹汤,那腥味恐怕让人难于下口,唯有加以重料去腥。

    但苏式菜本就注重清淡,宁愿加冰糖提鲜,也不用味精、鸡精之类,只为了突出食材的本味。唯有这爆鱼,特质的酱汁能够完美弥补口感的不足,并非强行掩盖,而是将那鱼腥同样化作一味,提升口感的鲜度。

    孙若涵稍稍沉吟,目光在大厅沙发卡座坐着的男子身上停留片刻。

    孤独的异乡旅客——他轻轻咀嚼着这几个字,随后,刀光轻盈闪过。

    公元前515年,春

    周围侍卫林立,庭院中是觥筹交错的谈笑声。这是一场君王的酒宴,先王诸樊之子公子光在自己的家中宴请吴王僚。

    公子光与吴王僚本是堂亲。

    商末,周太王欲禅位给三子季历(周文王姬昌之父),但因长子泰伯、次子仲雍皆在,于理不合。泰伯和仲雍未免手足相残,主动断发纹身放弃王位,自西岐奔向当时仍是荆蛮之地的南方。泰伯在此建立了吴国,这也是吴国第一次以一个有完整政权的国家的身份出现于史书。而后吴王泰伯传二十代,王位传于诸樊,公子光正是吴王诸樊之子。

    诸樊之后,王位本该传于公子光,但诸樊认为其四弟季子礼颇为贤明,欲立季子礼为吴王。诸樊按古礼,先将王位传给二弟馀祭,馀祭将王位传给三弟夷眛,至夷眛打算将王位传给四弟季子礼时,先祖“泰伯奔吴”的历史重现,季子礼竟也抛下王位逃跑了。

    无人继承的王位,于情于理都该传给诸樊之子公子光,但吴王夷眛毕竟有私心,驾崩前将王位传给了自己儿子公子僚。而公子光封将军以御外敌。

    此时庭院之中,酒食具足,丝竹不绝。酒到酣处,吴王僚仰躺在竹踏上,已是半梦半醒。公子光向前两步,正要走到吴王身前,一声金鸣,一旁的侍卫出剑抵在了他面前。

    “将军止步!”

    公子光不满的瞪了一眼,侍卫却不为所动。一声轻笑,吴王睁开迷离的眼睛,口中道了声“不得无礼。”

    待他摆了摆手,侍卫这才收剑。

    “孤这些侍卫均是庸才,往常无论何人近我七步之内,都会举剑相刺。却也不想想,光与孤情同手足,又何须如此提防?”

    “王所言甚是,但身为王者,如此警醒也是应当。”公子光状似不以为意地举手一拜,“尝闻王喜食炙鱼,吾有一仆,名为专诸,师从太和公,愿为王烹制此肴。”

    “哦?”吴王僚生出了些兴趣,从竹踏上支起身子。顺着公子光所示处望去,见不远处一壮实男子伛偻着身子,在篝火前翻动着架上的鱼。

    “将军有心了,孤也曾听闻太和公之名,乃一代名厨,那一手炙鱼更是飘香百里。但太和公常年隐于太湖不可得见,不想竟有名厨之徒侍于将军。”说着,吴王僚从坐踏上起身,走向了烹鱼的篝火,两侧侍卫也都随着吴王的脚步围了过去。

    专诸似是无所觉察,依然弯着腰,专注地翻动着架子上的草鱼。

    弑君,无论在何朝何代都是崩天的大事,无论成败,均无幸免的道理。此刻,专诸心中并没有妄图名扬四海的得意,也没有太多即将赴死的恐惧。自己本是屠户,多年前意外与伍子胥相识,彼时伍子胥的父亲、兄长因受楚太子牵连,被楚平王赐死,伍子胥因此从楚国出逃来到了吴国。

    不久后,伍子胥受公子光赏识收入门下。以公卿之身,伍子胥却依然对落难时相识的专诸以礼相待。一介白身草民,在当下时代,遇到贵族被肆意打杀也没道理可讲,却被公卿平等以待,对专诸而言,有此知己夫复何求。

    如今白驹一隙十年匆匆。十年来,专诸深切知道,伍子胥一生别无他求,只为伐楚以报父兄之仇。伍子胥拜入公子光门下,公子光曾许诺愿以吴一国之兵伐楚,却言自己仅是将军之身,欲相助而无能。

    此话无异于明示伍子胥助自己登上王位。

    伍子胥并未回绝,对他而言,伐楚已是毕生心结,杀父杀兄之仇不共戴天。如公子光承诺以举国之力相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