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四章 冬至将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冬至将临 (第1/2页)

    冬天的时候,一杯热巧克力总能让人暖融融。甜甜的味道和巧克力的香醇,从胃里一直暖到心里。

    这是个和平常不别无二致的冬天的午后,直到孙若涵说出那句话:

    “我准备去买个房子。”

    “买房子?”

    在碧君想来,这样的大事总是需要先认真思考好几个月,而不是如她在街边荣泰买个挂坠这样随意。

    “嗯,总不能一直住在这个阁楼上,这两个月也赚了些钱,我想买个带花园的房子。花园要大一些,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设计一些小桥流水。就像王献臣一样。”

    “谁?”

    “王献臣,造拙政园的那个,你不认识?”

    她当然认识,前几天为了给游客介绍拙政园还特意温习过,但重点不是这个。这个每天都没人光顾的咖啡店真的赚钱吗?不,重点也不是那个。

    “你要造个‘拙政园’?”碧君问道,对,这才是重点。糟糕,脑子都转不过弯了。

    “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孙若涵当然知道自己不可能造个拙政园,也没有那个心思,他只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布置一片花园而已。

    趁着房价还便宜,他想打造一个属于两人的家。

    现在的房价其实已经开始炒热了,从00年的不到一千,到现在六年过去已经升到了六千多。外界普遍不看好房价,六年翻六倍,认为已经涨疯了,只等着它跌下来。但孙若涵知道,接下来的十年里房价不但不会下跌,就玲珑湾这里甚至还能再升十多倍,单价八、九万都不止,学位没被占去的甚至可以破十万。

    记忆中大约要到2010年左右人们才真正确认房价的坚挺,意识到买房是一本万利的投资,不过那时候的房价也已经到了一万多,已经升起了足够高的投资门槛。

    趁着现在还便宜,买下一片花园,自己慢慢去经营打造。也不用太大,三五百平就足够了,孙若涵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受了王献臣的影响。

    既然王献臣可以放弃官场,以修园为政,纵情于这片小天地。那么他效仿一下,在烹饪美食之余营造一片小花园也是可以的吧?不用在意需要多久去修建,稍稍整修能住人后,就住在里面一点点去改造,三年也好,十年也罢,去花木市场买些根苗种种花草,挖个池塘养点锦鲤,空了去胥口、光福淘些假山顽石。

    和王献臣不同,王献臣是和文徵明一起设计了拙政园,两个闲云野鹤高山流水遇知音,筑成的拙政园也是当时文人墨客的聚会之所。而他呢,只想要和碧君一起,筑造一个两人的私密花园。

    够没有志气的,不过管他呢。

    “已经决定好买哪里了吗?”

    “还没有,准备去郊外看看。甪直、东山、香山都可以,靠着太湖环境好一些。或者这附近,靠着金鸡湖的景色也不错。”

    若说用来投资那肯定买在园区,但对孙若涵来说无所谓。花园造好后他也不会有再出手的想法,价格是高是低都没有意义。

    正式入冬后,天越来越冷了。

    “这个月22号就是冬至了,我准备做一些冬酿酒。正好秋天的时候采的桂花还存着,你要一起来做吗?”

    “我可以吗?”

    “很简单的,等一下,我去地窖里拿一下米酒。”

    吴国的始祖泰伯是周太王一脉,秉承周礼,将冬至作为一年的初始。所以自古姑苏的百姓都将冬至当作不亚于春节的重大节日来庆贺,有道是冬至大如年,每年冬至夜的团圆饭都类比于年夜饭。

    而不同于年夜饭的是,在冬至的餐桌上无论菜色百般变化,永远不会少了那一瓶冬酿酒。冬酿酒是用米酒和桂花做成的,原料和步骤都不复杂。

    孙若涵转身进了厨房,往储存食材的地下室走去。

    碧君看了看墙上的挂历,已经是十二月,挂历已经翻到了2006年的最后一张。

    快冬至了呀?一转眼从夏天到了冬天,时间过的可真快,不经意间就溜走了。

    那个梅雨的盛夏,在暴雨中的相遇仿佛还是昨日,让人不可思议的巧合,仿佛是命运的邂逅一样。若是那一天没有遇到孙若涵,他们又会如何呢?

    嗯,碧君相信自己和孙若涵依然会相遇。

    或许是清晨的路边,或许是午后的车站,或许是夜市的街头。

    他同样会喊出那句“小土豆”。因为他们早就约定了,在遥远的离别的那天就承诺过会再一次相见。哪怕当时的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