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的太阳花园_第三章 点心拼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点心拼盘 (第2/2页)

思路突然断了。反正也不急。”

    警察?这还真看不出来。

    不过,碧君还清楚的记得,谢婉蓉曾经说过自己将来绝不会找老师或警察作为恋爱对象,前者是十多年寒窗苦读的阴影,后者是固有的偏见——大约是小时候总被父亲恐吓:不乖的小孩会被警察叔叔抓走。虽然长大后明知那只是父母的戏言,却也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现在看来,固有的印象似乎并不是难以扭转的。碧君正想以此来调笑一下,但话到嘴边又觉得算了。毕竟就算她自己曾经也没想过找一个咖啡厅老板作为另一半共度余生,只是因为这咖啡厅老板恰好是孙若涵而已。

    缘分只在于对的人,其他都是次要。

    高羽翔有些不太适应这样的场面。面对嫌疑人他可以滔滔不绝聊个十小时,可一旦离开岗位,待人处事的感觉立刻会改变。

    两人虽然还没有明确关系,但是那样偶然的相遇,‘不讨厌’就是一种缘分。

    高羽翔也曾想过,如果将来有人问起怎么找到女朋友,一句“上厕所时门口捡的”会不会让人觉得是开玩笑呢?虽然这确实是事实。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一盘点心。

    “谢谢,放桌上就行。”谢婉蓉将桌子上的电脑包放到脚边,腾空了桌子,示意服务员将盘子放在桌子中间。

    绿豆酥、薄荷糕、芡实糕、酒酿饼、蜜糕,错落有致摆盘的是一份糕点拼盘。

    “这些是谢伯亲手做的,大家尝尝,孙大厨点评一下。”

    这些都是苏式的糕点,摆盘精致赏心悦目,每人都尝了尝。味道不错,虽然在孙若涵的品鉴下还能发现不少瑕疵,但这样场合下所谓的点评本来就是客气话。

    “怎么样?”

    “不错啊。”

    “好敷衍。”谢婉蓉不满道。

    孙若涵这才知道,对方是真的想要自己点评。他又捏起一块蜜糕,认真尝了尝。

    用料、手法都没有太大问题,中规中矩,真要说的话可能有点空洞,简单来说就是没什么特色。只是作为酒楼的点心又不是特色推荐菜,本也不需要什么特色,只要不是吹毛求疵大约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真要点评的话,他确实能说出一些不足,但这些都是硬功夫的缺陷,不是朝夕间能改进,并没有太大意义。曾经相处多年孙若涵很清楚,谢师傅擅长的是红案,白案功夫对比他整体厨艺水平来说并不突出。

    “这样的点心,如果单独出售的话有问题吗?”

    “单独出售?你是说,开个苏式点心的专卖店?”那就意义不同了,孙若涵很奇怪对方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在他印象中,‘故胥十二楼’应该没有这样的插曲才是……不,好像有

    没等他多想,谢婉蓉继续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是我爸的主意。喏,就在那边,狮山路边租了间门面,专门出售苏式点心,算是‘故胥十二楼’旗下的品牌。”谢婉蓉走到落地窗前,向下望去能够看到,路旁一间写着“胥楼糕点屋”的小店已经开门经营了。

    胥楼糕点屋?

    这么一说孙若涵也想了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当时他依然只是个总店的帮厨,没有太多注意,与他本人也没什么干系。

    印象中那个糕点铺子好像没几个月就关门大吉了,算是婉蓉父亲少有的投资失败的黑历史。

    整个姑苏城苏式点心的专卖店并不少。著名的有稻香村、乾生源、黄天源等等,都是动辄一、两百年的老店,都几乎成了历史和文化的承载者。街边开个普通的糕点铺,求个温饱没有问题,可若想要做大做强,在这一众品牌的夹缝中独树一帜、另立山头,显然不太现实。

    至少仅靠谢茂德是远远不够的。

    孙若涵也不避讳,实话实说了。反正早晚也是关门,及时止损也是好的。

    “也没想过和那些百年老店比,就是,和那些寿司店比呢?”

    “寿司店?”孙若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毕竟这分明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不过他走到落地窗前,往下望去时,隐隐明白了原因。

    “这附近日料店好多啊!”

    或许是因为周边有大量日企,也定居着不少日民,这附近除了肯德基、必胜客这些每几公里就必然会出现,几乎类似‘城市牛皮癣’的快餐店外,最多的竟然是日料,一眼望去目所能及之处就有六、七家。

    孙若涵心里有些了悟。

    “谢大叔这是,跟这些日料店杠上了?”

    “你还不知道么,他就这脾气。”婉蓉说着,又意识到孙若涵和自己父亲应该并不熟。她说话间也不知为何会下意识的认为他们认识许久了,大概是某种奇特的氛围和感觉吧。

    孙若涵确实知道,这还真像谢大叔会干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