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御膳 (第2/2页)
这个词不太恰当,更像是被长期‘压迫’的条件反应。这种明明没见过,却仿佛经历过的即视感一瞬即逝,让肖辰琢磨了片刻,又想不出所以然。 新年能看到熟人,孙若涵的心情更好了一些。 有些可惜,肖辰是个学厨的好苗子,本人也愿意努力,只是性格的缺陷总差一步。 哪怕孙若涵曾经就职烹饪协会会长后刻意将他调任为自己秘书,常年带在身边,但有些东西依然难以改变。至他回溯时间之前依然停留在烹饪大师,别说迈出最后一步,就连往哪里迈的方向都没找到。 只差一步,但一步就是天堑。 互相拜了年,谢茂德就有些迫不及待,“孙大厨,你说的‘把御膳想的太复杂’是什么意思?” 若是旁人说这个话谢茂德不会在意,但说话的是孙若涵,厨艺很可能同样跨过特级大师门槛的人,放在古代那就是御厨。这样的大师说话,由不得谢茂德不在意。 “你认为御膳是什么?” “御膳?不就是国宴吗……”谢茂德回答的有些不自信。他有种错觉,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课堂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一样。 “御膳不是国宴,御膳只是皇帝吃的饭,仅此而已。” 国宴为了宴请外宾,为了重大庆典,是相比里子更注重面子的东西,御膳则不同。 或许难以想象,人们总以为御膳是高高在上的东西。但皇帝号称九五之尊、天子,其实也是普通人,御膳不过是符合皇帝口味的一道菜。咸菜、丝瓜毛豆、素鸡烧rou,这些都曾经作为御膳而呈给皇帝——只因为皇帝爱吃而已。 如果孙若涵没记错的话,过两年故宫博物馆会开放一批古籍,期中就包括《清宫御膳》的记载,初阅或许会让人大跌眼镜,所谓御膳,和普通乡绅富贾吃的菜品也并无二致。无外乎鸡鸭鱼羊,如今常吃的荠菜、莼菜、空心菜之类竟被称为‘宫廷十珍’,无他,当时北方难觅,又经不起运输。 御膳并不高大上。事实上,很多能够打动人心的菜肴都并不高大上。 国际美食排名第一的泰国马沙文咖喱,第二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披萨,第三的墨西哥巧克力,这些无不是平民日常的餐饮,来自于最普通的生活之中。 民以食为天,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能够打动人心的,不需要这些花里胡俏的装饰。寻春江南,名字不错,但是我想当年的这品点心应该不是这样。介意用一下厨房吗?” “啊?不,当然不介意。”听出了孙若涵愿意亲手做菜,谢茂德惊喜道。一位特级大师愿意当面指点,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孙厨您跟我来,我这就去把之前那份手稿找出来,是清朝苏州织造府的记录,为了方便看,蓉丫头都帮我用电脑简体字打印出来了。” 谢婉蓉挥挥手,找了找存在感。也有点嘴馋,孙若涵的手艺,好久没吃到了。 “不用了,看了谢师傅你做的这个,我大概知道那菜谱是什么样的了。” “啊”谢茂德愕然,所以这就是特级?随便看一眼别人的失败品,甚至都没品尝,就掌握了最初的菜谱? 所以自己相距特级,距离其实遥远的看不见边? 不,肖辰很清楚,普通特级大师可做不到这种事。他身为协会的会长助理,见过的烹饪大师远不止个位数,还真没听说过谁有这本事。如果对方没有夸海口的话,岂不是大师们的得意菜肴,只要看一次就都能复制了?这还有天理吗?别说普通特级大师,就算授予‘国宝’封号的特级大师也做不到这地步吧。 显然,此世仅有、别无分号的食神是不讲天理的。 寻春江南 对孙若涵来说,哪怕没有谢大师的作品,仅仅一个名字就足以说明很多。 从糕点屋去酒店后厨的路上他四下看去,花坛里有倔强的杂草,杂树的枝头依然光秃。‘春节’这个名词或许容易误导,此时远没到立春,寒冬时节大地还冷的有些过分。在春意的绿色没有降临的江南,这里找不到丝毫的春色。 孙若涵加快了脚步,却并不急躁。 一声鸟鸣,他抬起头看见青空下一闪而过的剪影。是云雀吗?他不确定。或许是因为雪莱,或许是因为夏目漱石,云雀这种生灵总带着点诗意。 尘世间是不存在诗歌的,就算是爱恋、憧憬这些美好的感情,糅杂在尘世的柴米油盐之中,也无法再让人感觉到‘诗’。必须跳脱此外,以抛开得失、没有私利的纯粹,才能找到一丝诗意。 寻春,并不在于春色本身是否在目所能及,只在于那份心情而已。一片荒凉的寒冬中,孙若涵心中却有一瞬间的明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