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李青之志!慧秀大师来访!司马眕退休! (第2/2页)
“普通人想读书为官,为官后想要官居一品,真正位极人臣后又想流芳百世,甚至生出不臣之心。” “而即便最后成了皇帝,又想要一统天下,人对权力永远是不会嫌少的。” 李青有些诧异地看了司马眕一眼。 这种带着不敬的言语,可不像是这位性格谨慎的老丞相会说出来的。 “别这么看老夫,老夫只是说说心里话而已,你这是什么眼神。” 司马眕笑骂道,李青便收回目光。 而这时他忽然又听司马眕说道:“再过几日,老夫便准备向陛下请辞,告老归乡了。” “什么?” 李青停下脚步,愕然抬头看向司马眕,忍不住道:“丞相何出此言?” 司马眕当了丞相已经十几年了。 如今刚刚被元符帝托孤成为三位辅政大臣之一,虽然权力不比李青,但也是朝廷中群臣都难以比拟的。 而在这种时候他居然说要退休? “没什么,只是精力不足了。” 司马眕有些意兴阑珊地道,摆了摆手,长长叹息一声:“老夫今年已经七十余岁了,年过古稀,早就没了斗志。” “其实早在当初朱九渊那老家伙辞官的时候,老夫就有过这样的想法,但一直没有机会说出来而已。” “现在朝中有你和杨郢在,有没有老夫区别不大,所以也不想再留下来了。” 司马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修炼儒道令他身体更加康健,精神也很好,但改变不了心里的疲惫。 就如李青所说的一般,这皇宫和朝堂是舞台也是牢笼,能让有才之人有志之士展露拳脚,也将人困在其中。 他已经被困了几十年,所以不想再蹉跎下去了,想回家后做些自己的事情。 比如研究学问,比如教导族内的后辈子弟,都比呆在朝中要更有意义。 说完后司马眕笑着朝李青问道:“你不会怪老夫关键时刻撂挑子吧?” 现在朝中正值用人之际。 他堂堂一位辅政大臣忽然辞官,实际上是很不负责的行为。 不过他这么做也是有一番考量的。 一则是为了自己,激流勇退;二来是给李青腾出施展拳脚的空间。 毕竟立三位辅政大臣的目的就是相互制衡,而他退出,那杨郢是怎么都没法跟李青的权力相比较的。 以后李青行事也会更加容易。 李青听完后眼神闪动,思索许久后才缓缓说道:“既然丞相心意已决,那么我也就不再多言了。” 司马眕伸手拍了拍李青的肩膀,说道道:“大周的担子,以后就交给你了。” “老夫回族内也是怀着改变族内风气的想法,司马家也需要从里子改变。” 司马眕说完后,便拢袖离去了。 李青在原地伫立了一会儿后,也朝着宫外走去,离开皇宫后直接御剑回家。 御剑在天,带着些许寒意的劲风扑面而来,但都被李青身上流转的浩然正气给尽数隔离在外,连他的衣袍都没吹动。 在高空俯瞰着整座盛京城,李青心中那一股被束缚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他其实也想如司马眕一般卸下身上的职责,离开盛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周游诸国,传播儒道。 为陆乘洵所说的佛教大能降世抢夺人族气运的事情做好应对的准备。 但元符帝突然去世,把整个周国的担子交给了他,他不得不承担起责任。 “罢了罢了。” 李青摇了摇头,不想再去想这些事情,他现在要考虑的是该怎么将年幼的祥符帝给教育好,培养成一位合格的君主。 而一想到这件事,李青就分外头疼。 和祥符帝相比起来敖雪简直听话极了,前者完全就是懈怠懒惰。 熊孩子不论哪个时代都一样烦人啊。 李青一边思索着一边回到家里。 敖雪第一时间便迎了上来,拉着他的袖子道:“老师,家里来了个和尚,他还说是您的学生,真的嘛?” “我的学生?还是个和尚?” 李青闻言一愣,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收过和尚当学生?什么时候的事? 李青问道:“他人在哪?” 敖雪指了指院子说道:“我请他去大堂里等,这个和尚很倔,一定要站在院子里面等老师您回来。” 李青闻言抬脚朝院子里走去。 只见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下,站着一位面目俊朗、气质温和的年轻僧人。 “慧秀?” 李青一眼便认出了这年轻僧人的身份,正是许久不见的慧秀大师! 自从上次李青与佛教论道斩灭佛教气运后,慧秀大师直接拜入了他的门下,大周也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灭佛行动。 而以慧秀大师为首的一众转修大乘佛法的僧人,在完成了对大周境内佛教寺庙的渡化后,便去诸国传播大乘佛法了。 算一算他们已经有好几年未曾相见。 慧秀大师也见到了李青,于是走上前来深深行礼:“学生慧秀,见过老师。” 语气里满是止不住的喜悦之意。 “慧秀?居然是你。” 李青将青莲剑收回文宫,讶然道。 他以为慧秀去周游其他国家传播大乘佛法去了,怎么今日突然来找他。 不过见到故人,李青还是很高兴的。 拉着慧秀在院子里的石凳上落座后,李青让敖雪去泡一壶茶水,然后向慧秀大师笑着道:“我就说我哪里有和尚学生,没想到居然是你。” “话说回来,你不是去云游诸国了么?大乘佛法传播得如何?” 听到李青的话,慧秀大师有些羞愧,双手合十,低头说道:“学生有负老师所望,这几年来,不过渡化了七百余座寺庙,没有彻底弘扬大乘佛法。” “但老师的事迹学生倒是听闻了许多,每每想到便深感钦佩。” “若是老师亲自去诸国弘扬大乘佛法的话,估计早已经渡化世间各国了。” 慧秀大师毫不掩饰对李青的推崇。 毕竟在他看来,李青已经是几近圣贤一般的人物,更是大乘佛法的创造者。 严格意义上和创造儒教是一个性质。 毕竟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完全不同,后者才是真正的佛家大道。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