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风云录_第195章:权衡利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95章:权衡利弊 (第2/2页)

几一边劝道。

    “是啊!你们都还年轻,待南妃调养好身体,还怕没有皇儿吗?”太后也道,“这小五的医术还真是了得,哀家在皇宫里呆了这许多年,这瞿竺粉还是第一次听说。”

    皇帝低垂了一下眼眸,脑子里似乎又回想起小五对他说的一句话:奴婢之前刻意研习了会令女子滑胎的药物和食材,这瞿竺粉极是生僻,只有古书上曾有过记载。

    这种话一般人哪里敢说?但小五说的坦荡,虽未挑明,意思他却明白。

    皇家子嗣,向是前朝与后宫最为关注的事情,轻则关系妃嫔一门荣宠,重则影响皇室大位承袭,多少阴谋和野心都产生于此,又有多少女子因此失子丧命。

    小五这是在未雨绸缪吧?对于他这个皇帝,他们终还是不大放心的吧……

    见皇帝不答,太后续道,“有小五在南妃身边,哀家放心。皇帝,你也莫要担心了。”

    “听说母后近日身子不大舒服,今日也特别叫了小五过来,可要紧?”皇帝问道。

    “无碍,过段时间便好了。”太后笑道。

    “娘娘这些时日气血不畅,夜里也睡不踏实。许是早年间那次中毒还是落下了不少病根。”曲姑姑叹气道,“太医院给的方子总不见效,奴婢便请了小五姑娘过来瞧瞧。”

    “小五给出了几味补药,说可以让太医们斟酌一二,想来必是好的。”

    “太后睡下后,奴婢又跟小五说了些许话,想着把当年的情况和这些年太后的病症详说一番,或有助益。谁成想,南妃娘娘那里……唉……”

    “当年是雪心草救了母后一命,小五出自雪归山,想来定是有帮助的。”皇帝道,“姑姑心细,朕都未曾想到。”说着又转向长孙太后,“儿子不孝,未能照看好母后的身子。”

    “别听曲曼的。人上了年纪,总会有这里那里不大舒服。”太后道,“母后在这深宫里呆了这许多年,哪有那么娇气。如今贵为太后,颐养天年,更加不用皇帝cao心。”

    “皇帝政事繁忙,既有前皇三子余党未尽,又有新贵谋私揽权,想要乾纲独断,革故鼎新,必要下一番大功夫。母后只盼皇帝能保重龙体,兴盛天元,那便是最大的孝顺了。”

    “母后教训,儿子谨记。”皇帝道。

    “母后不懂朝政,哪里有什么教训。皇帝已经做的很好了。”太后和声道,“只是现下,哀家听说雪明宫里跪了几十号人,其中还有皇后、任妃和海嫔,皇帝打算如何处置?”

    “皇后统管后宫,如今有人在她眼皮子底下毒害宫妃皇嗣,实在失职。任妃一贯嚣张跋扈,今日更调动宿卫,指使内监,欲对禁军大教领滥施刑罚,累小雪心急吐血,且怕是她跟小雪小产的事,也脱不了干系。”

    “至于海日,小雪今日所食之物都经小五看过,唯独她送去的那个羹汤,小雪用后便成了这个样子!若食材当真均来自御膳房,御膳房也当追查,太医院的那些家伙一个个束手无措,那陈太医至今都不见踪影,也未免太巧了些。”

    “作恶之人用心歹毒,蓄谋已久,想必是打通了不少环节,不但要害朕的皇儿,还要将小雪置于死地,若是没有小五,小雪她如今……”两团火焰在皇帝的眼中熊熊燃烧起来,“他们一个个罪有应得,朕,岂能放过!”

    沉默片刻,太后缓缓说道,“哀家知道你对南妃极是宠爱,但后宫前朝,向来都相互牵扯,若是如此大动干戈,怕是朝堂不宁,而且对南妃,也绝不是什么好事。”

    见皇帝闷声不语,又续道,“仅从目下的证据看来,海嫔嫌疑最大,若治罪,旁人也说不出什么。皇后乃一国之母,干系皇家颜面,不可轻言其罪。况且,今日之事,皇后从始至终奔波忙碌,大家也都是瞧在眼里的。”

    “说她是后宫之主,但皇帝也知道任妃跋扈,责她软弱还可,但责她失职,那是难为她了。至于任妃,她父亲是淮峍侯,在皇帝登基时出人出力,眼下党羽甚多,他一日坐在那个位子上,任芳华便一日不可轻动,皇帝心中自也是有数的。”

    “何况,皇帝要以什么理由治她的罪呢?‘欲对禁军大教领滥施刑罚,累南妃心急吐血’?那么她因何要对禁军大教领施以刑法?南妃又为何会心急吐血?”

    一抹暗沉滑过沈明瑄的双瞳。

    “任妃的行事做派,哀家也看不大惯,皇帝心疑于她,也有你的道理,可是此事还当好生计较。”太后续道,“皇帝近来对任景胥一意姑息,便是纵着他膨胀,日后犯下大错,一举铲除,同时也在培养忠诚之士,与之较衡。”

    “可如今这些人的力量尚且不足,前朝的势力也太过复杂,若一击不中,反而会陷入被动。或者,皇帝可将此事告知靖国公府?”

    沉吟片刻,沈明瑄微微摇了摇头。“小雪当初不愿公开她入宫之事,便是不想引起朝堂上的口舌纷争,也不愿将北地卷在这些口舌里,若这样做了,小雪必是不高兴的。”

    “而且……朕身为一国之君,不能护她周全,反而要让她的兄弟出手,心中也是不愿的。”

    太后点了点头,两人一时有些沉默。

    半晌之后,太后才又开口续道,“北地虽属天元,但习俗不同。而南妃自幼得靖国公南怀瑾宠爱,也是无拘无束惯了,此后又领靖北鹰符,叱咤沙场,袭位掌政,与我们这些深闺女子自是不一样的。”

    “只是如今,她既入皇宫,便不再是北地宗主,而是当朝皇妃,也便不能再如从前那般,否则,对皇帝,对她自己,包括对朝堂和北地,都会产生影响。”

    太后深呼了口气,“南妃聪慧,是掌过大局的人,而且善解人意,哀家很是喜欢。但今日,她不顾小产伤身,为了一个曾经的护卫直闯净身房,还有那个叫做十三的少年,在后宫飞檐走壁,横冲直撞,搅的是鸡飞狗跳,皇家体统尽失,若再传扬出去,惹出前朝口舌,皇帝要如何处置?”

    “那小十三,武功极高,但性子古怪,总如孩童一般,向来最听小雪的话。”沈明瑄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无奈,“儿臣也跟小雪说了,定会好生管束于他的。至于墨碣……”他微垂了一下眼帘,“外放做个武将,以他的才能和忠心,定可为朝廷建功。”

    “南妃也是肯的?”太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小雪说,若墨碣有此心意,她愿意成全。”皇帝说道。见太后垂头不语,只是自顾自地饮着茶,于是问道,“母后可是有其它想法?”

    “除了脾气秉性,待人处事,皇帝对任妃,可还有别的什么不喜或是忌讳?”放下茶盏,太后似乎突然转移了话题。

    皇帝的眉头渐渐皱起,“母后是想说……”

    “任景胥在朝堂上的权力,与南妃在北地的威望,实则是一回事。”太后看着皇帝,“先帝因何反对你立南江雪为太子妃,不是也说的清清楚楚?”

    “可是小雪……”

    “哀家知道,她是个好孩子,又对你情深义重,任妃自是不能跟她相提并论的。”太后道,“但是,任妃虽然跋扈,她的野心也只不过是后宫女子的那些欲望和伎俩罢了,可任氏一族却会因此得寸进尺。”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缓慢而有力地说道,“后妃的势力不可过大,北地已是猛将如云,那个墨碣,倘若如你所说当真颇具才干,又对南妃忠诚不二,那么,他可杀,可留,但不可重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