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考虑收回成本?格局小了 (第2/2页)
,都有自己超凡的一面,都有自己逸然于世的一面,而段小楼,只能是个平庸的自己。 平凡并不是他的罪过,我们所有人都只能是段小楼。 而小楼这样的男人,恐怕才是真实的男人。 而菊仙呢? 菊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人,她一出场,仗义、爽快的性格就很让人眼前一亮。 和一般青楼女子曲意奉承,戚戚艾艾的形象大相径庭。 她能果断的拿出所有家当,连鞋都脱了,找老鸨赎身,硬是让老鸨一点则都没有。 随后找到段小楼演一出逼婚,行云流水,不矫情不做作,只言片语间搞定段小楼。 在段小楼被日本人抓之后找到碟衣说愿意回青楼,让蝶衣救人,之后还是与段小楼完婚,继续生活。 因为她深爱段小楼,爱就是这么霸道。对情敌利用又狠绝。 蝶衣被国民政府抓了之后,她拿着宝剑去找袁四爷救人,也是只言片语逼着袁四爷上堂做伪证。 这个人物很有层次感。 最后,因为段小楼那句“不爱”,她的爱情没了,心死人走。 菊仙又何尝不是活在自己的戏里,爱的专一。 这部剧的成功,无语与这三人塑造的成功不无关系。 “啪啪啪!” 掌声四起,张榆才发现,影片已经播完。 他随即哑然一笑。 以前,他对这类影片不屑一顾,如今却越发着迷了。 导演,似乎都喜欢文艺的东西。 尤其是国内的导演。 首映结束,影片口碑自然极好。 各大媒体尽皆夸赞,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 而电影网的评分高达九点八,成为评分最高的一部影片。 叫好,至于是否叫座,那还需要时间。 影片首日,近两亿的票房拿下单日票房冠军。 第二日虽然蝉联单日票房冠军,但票房却下滑不少。 网上对这部影片的预估票房不足十亿。 不过,那已经超出张榆等人的预期了。 打一开始,他们对这部影片的票房就没有野心。 一部文艺片,能够拿到如此高的票房,已经把纪录翻了好几倍了。 《霸王别姬》上映,张榆就没再怎么关注。 他的注意力全被自己的新片给占据。 未几天,《卧虎藏龙》开机了。 媒体记者来了不少。 一个是因为这部电影本就备受关注。 不管是张十三继《唐伯虎点秋香》之作,还是与冯永清约战金龙奖。 这部影片的热度都十分惊人。 何况,这段时间《霸王别姬》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而张榆作为《霸王别姬》的编剧,自然也成了这部影片绕不开之人。 他正直话题。 “张导,据说这部影片投资三、四亿,而武侠片最高票房也不过破五亿而已。”记者问及张榆,道,“你有考虑过如何收回成本么?” “没考虑过。”张榆说道,“我拍电影,重不考虑这个。” 哄鬼呢? 谁拍电影不考虑能否收回成本? 何况,你拍的电影自己还是最大的投资方。 有钱任性么? 好吧,你张十三的确有钱,而且还是白手起家的那种,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吧?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何况,你张十三编剧投资,以及拍摄的电影,哪一部不是赚得盆满钵满。 若没考虑过,怎么可能每部参与的电影票房都那么高。 巧合也没这么巧合的。 睁眼说瞎话啊! 你是把我们当傻子么? “张导这部影片是冲金龙奖而去,所以才对票房不做考虑?”记者问道,“是因为冯导曾出言相激,所以你宁远赔本赚吆喝?” “为什么你们都觉得我这部影片会赔钱呢?”张榆笑着说道,“我说我未曾考虑如何收回成本,那是因为我只考虑能赚多少。收回成本?呵呵,我的格局可还没那么小。” 张榆的话一出,在场媒体记者无不目瞪口呆。 我不考虑能否收回成本,那是因为我只考虑能赚多少? 看看,人言否? 你厉害,你牛掰...... 可媒体记者张了张嘴,却找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谁让张榆参与的影片都赚的盆满钵满呢? 人家刚才不是在睁眼瞎说,而是格局太大,你们不懂。 “那张导认为与《唐伯虎点秋香》比起来,你这部《卧虎藏龙》会赚得更多?” 有记者开口问道。 《唐伯虎点秋香》赚了多少? 这个完全可以计算出来的。 累计票房近二十三亿。 这还只是国内票房,并没有算国外票房,以及版权费等。 当然,国外票房并不高,可并非没有。 二十三亿,制片方能拿七亿多,那肯定没得跑。 而张榆作为最大的投资方,抛开成本投入等,三四亿估计还是有的。 而这部影片应该也是张榆赚得最多的一部。 要赚得比这部影片更多? 那票房即便达到二十三亿,恐怕也不行。 必须超过许多。 这可能么? 一部武侠片,票房过二十亿? 痴人说梦呢! “若能赚得更多,那自然是好事儿。”张榆笑着说道,“不过,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冲奖项去的。” “对!”张榆说道,“我就是被激的。我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证明:不管是票房,还是奖项,只要我张十三想要,那就一定能得到!” 众人:...... 这是说的,霸气十足。 不过,你说想要就能得到,话是不是说得太满了。 “要是没得到呢?” 有记者泼了一瓢冷水,质疑道。 票房也好,奖项也罢,谁敢说想要就能得到? 别说你张十三只是一个新人导演了,哪怕张航这样的都没这个自信。 你凭什么啊? “没得到就没得到呗!”张榆淡淡一笑,说道,“至少我努力过了啊!” 众人再次惊住了。 你这画风转换有些快啊! 至少我努力了? 你这是连失败的借口,以及自我安慰的话语都提前找好了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张榆说道,“不过,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媒体记者已经从张榆身上得到想要的“爆点”,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李华身上。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