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不是准备参加选秀?【第二更,求订阅】 (第1/2页)
篮球从呼吸法开始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一章是不是准备参加选秀?【第二更,求订阅】半小时后,比赛继续,但是已经没有球迷关注比赛结果了。 陆余和易建联也无法看比赛了,因为他们身边像是炸了锅一样,如果不是保安在一旁维持秩序,估计现场的混乱还要持续半个小时。 陆余被保安邀请到了最前排,就在大鲨鱼队替补席的后面。 叶天厚着脸皮也跟过来,坐在一旁也有几分不好意思,他看得出来陆余和易建联本来就是不想让别人认出来,结果被自己一嗓子,喊得全场观众都围了过来。 他有点好奇的看着陆余,陆余的官方年龄和叶天差不多大,都是82年的人,两个同龄人看起来,陆余明显就成熟许多。 “真不好意思,我也是吓到了才喊了出来,给您添这么大一麻烦。”叶天尴尬的说道。 陆余笑了笑:“没事。” “我能冒昧的问一句,你们NBA球员会去打街球吗?”叶天壮着胆子问道。 陆余点点头:“休赛期的时候可以。” “那太好了,我和几個哥们准备弄一球队,街球,属于中国的街球,希望您有机会可以来支持我们。” “好的,如果我有时间,我一定来。” 陆余还给叶天留了史努比的电话,让他有事情可以联系他的经纪人。 明年的叶天应该会和吴悠他们创办CL,这是中国街球的元年,陆余也很乐意看到更多的年轻人喜欢上篮球这项运动。 光靠职业球员去推广篮球,还是太过艰难了。 都说中国篮球人口基数好几亿,赶欧超美理论上应该很简单,但是真正能接受系统训练,有机会把职业作为目标的人却能有多少? 很少,很少。 能把职业作为目标的青少年,要么是体制内出身,就是出自CBA球队或者省市体育局下的青年队,要么是来自国内各个水平层次联赛的篮球运动员。 而对于绝大多数篮球爱好者来说,职业之路遥不可及,篮球在他们眼里,仅仅是个爱好而已。 长此以往,喜欢篮球的人,喜欢篮球的普通人,就会越来越少。 那么就要让普通爱好者能打上自己喜欢的比赛,这就是街球。 街球运动对于篮球的推广,有着很多好处,尤其是在普通篮球爱好者中,会吸引更多的球迷去热爱这项运动。 只有喜欢这项运动的球迷越来越多,量变才会引起质变,才会衍生出国内篮球变革的几条岔路口。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体教结合。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校的不确定性在父母眼里愈发的严重,咱们中国人最讲究务实,在他们眼里如果不是读书是在差到不行,打篮球真的不如踏踏实实上学,毕竟教育在成长过程中不容缺失,这无疑让人才不经意间流失了一部分。” “上学重要吗?当然重要,看看我们需要帮助的运动员,他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失了教育的机会,才会导致他们生活上的不如意。” “但是学生一定要成为运动员吗?篮球的体教结合能够培养出一批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吗?这些篮球运动员对中国篮球赶欧超美有用吗?” “答案是……”陆余顿了顿,眼睛里露出坚定的目光:“否定的!” 陆余的话让和他讨论到体教结合的叶天有点懵。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和陆余讨论到这么高深的问题,可是他又想从陆余口中听到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按照陆余的说法,让更多人喜欢上篮球,可以促进国内篮球事业的发展。 有更多喜欢篮球的人口基础,就可以衍生出将来中国篮球的体教结合之路。 但是陆余话锋一转,体教结合却没有什么卵用。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而此时已经下场休息的姚明也听到了陆余说的话,他饶有兴致的看向陆余,不过并没有打断陆余的聊天。 陆余浑不在意,继续说道:“愿意留下的篮球运动员无非两种类型,一是真的有天赋,而且确实被认可的那种,就拿易建联来说,他的身体天赋早早的被深圳体校戴校长发现,注定了他就是当篮球运动员的料。” “另一种是家里真的很有钱,并且有机会接受完善的篮球培训,不得不说这类人群的机会比普通人要多得多,有钱能送个礼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以大家也都知道,有些确实给足机会打的还可以,而有些确实不是这方面料却占据着名单的优先权。” “后卫门槛就更高了,要是艾弗森在中国,长得矮,家里又穷,没关系没后卫,无论天赋再好都没人要。”陆余开了个玩笑。 叶天听的很懵懂,他还不理解人情社会的事故。 但是姚明明白,他在职业队这几年,见过太多这种事情,不由得哑然失笑。 幸亏这是和球迷的闲聊,如果是媒体采访,陆余这番话可不兴说。 “我上面说的这些还只是身体有条件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