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拟器_第二百五十四章 卧槽!(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卧槽!(求订阅) (第2/4页)

薛教授说笑了,我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质疑的意思。薛教授,您多虑了。”

    质疑别人程序上的错误,是一种本能,但是如此小瞧魔都九院教授的专业性,这本身就是对同行的不信任,属于自视甚高类型。

    自视甚高,并非不行,那是差距太大的时候,才可以如此。很显然,刘志斌这样,并不合适。

    众人都还在回味和震惊的过程中,周成这边,却是已经把手术走向了尾声。

    手术的创口,并不大,就只有两个1.5cm的小口子,属于那种只要随意勾两针,就能够完全缝合起来的口子,所以并没有什么可看的和可期待的。

    “巡回老师,麻烦推一下C臂机。”退出来相应的器械之后,周成便对巡回护士吩咐。

    当然也可以喊自己科室的人推,不过这个时候,还是喊巡回更加专业一点。

    众人都推走,仍然是在隔离间.

    透视很快,周成和古忠良等人很快就做好了手术质量的评估,所以很快就进到了手术室里,进行手术的收尾工作。

    而且,因为是有同行在评议,所以也没有发生周成这个主刀,脱衣服就下台,或者说古忠良副教授卖弄自己的职称,当场下台的局面。

    而是在所有的手术都结束之后,帮忙把病人过了床之后,才正式结束手术……

    在周成等人进行手术收尾工作的过程中,薛修德教授这个不上台,不作评委的教授,也没能回到手术室,而是被留在了隔离室里,向大家解释着这一台手术的细节和术后评估的相应关键点。

    大家都是教授,而且都是站在了华国顶尖的一撮人,因此一些基本的骨折线观看等基本功,就自然不用提了。

    余秋化很澹定,又很不澹定。

    澹定的是,他现在已经生无可恋,开口回说:“薛修德教授是组上的分管教授,大家还是听听薛教授的说法吧。”

    非常正式而且巧妙地就规避了自己对课题毫不知情的尴尬。

    薛修德教授就说:“这个新型的器械,其实概念是取自髓内针内固定器械,但是又脱离于髓内针的内固定器械。”

    “大家都知道,骨折的固定时,需要固定的位置,是骨折线上下至少三个孔……”

    “但是我们传统的固定器械,一般都是长于这个距离的,而且,传统的固定,是单面式的固定,只是在冠状位等平面中的其中一个,达到了固定点。”

    “我们这种固定器械的话,则是在多个平面,都形成了固定点,因为固定差可以让固定物更加稳定,此原理取自于外固定器械的多平面及多位面稳定固定原理。”

    “上下各有十个固定位,完全能够达到固定的要求。而且此内固定,因为是位于骨髓腔内,所以不会在骨皮质上形成钉孔,利于术后的恢复。”

    “当然,此内固定器械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使用限制就是,在取内固定器械的时候,会再造一个孔,然后再把内固定器械取出,而这个孔的大小,与我们刚刚这个孔,十分类似。”

    “但此限制,却仍然会比传统的内固定器械残留的钉孔更小。”

    “此内固定器械,是丝网状,诚拓于骨皮质内部,坚固性是可靠的,并不会特别影响骨髓质的流动……”

    薛修德慢慢地成列和说出对自己这新型内固定器械的评价,不吹不黑,把优点与缺点,都一一地详细列了出来。

    正是因为优缺点都有,所以才显得特别真实。

    至于固定的效果如何,在关节外科,钛网外固定,早就已经被证实了,只是,周成这样把钛网巧妙地塞进骨皮质的saocao作,仍然是有点匪夷所思的。

    远期效果,需要时间来证实,但是眼前所见,还是让大家格外震惊。

    很多话,很明显不适合现在说。

    于是在听完薛修德教授的话后,大家有缓慢地移步到了手术台旁,看着周成等人关闭手术伤口只是用了两针,手术的切口,类似于关节镜!

    这样的创口,简直是对任何有爱美之心的人,都是一种福音。

    而且众所周知的就是,切口越小,创伤相对就越小,创伤越小,术后的疼痛及恢复速度,也会越快。

    这可以大大地降低手术的周转时间……

    麻醉医生,麻醉科的苏国源教授,麻醉科的副主任,此刻内心是相当不安分的。

    他看了看手术的计时面板,12min。

    有点想要暴走的意思,但是咧,理智让他忍住了暴走的情绪,颇为高傲地俯视着周围,看着陈吉武教授及刘志斌教授等人脸上的骇然之色,还有点悠然自得。

    虽说,麻醉科与骨科是两个科室,但是看到其他知名医院的教授,在自己的医院露出如此表情,内心也是格外的畅快。

    再看周成,心思又变了。

    这小伙子了不得啊,基本上是真的做到了其他人都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什么是想做的事情呢?

    那就是让其他同等医院的同行,都露出惊讶和佩服的神色。这最好的当然就是由心底自然而然发出的那种,可不是商业互捧的刻意安排和迎合。

    大多数时候,在进行手术直播的过程中,那种脸上的笑意,泛出来的,可有一种若有所思的意思,意思就是。

    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就那样,如果不是为了面子工程的话,我真的不想给好评。但是没办法,人情世故到了这里,不给又不好意思。

    哪里像今天这样,看手术的过程中,都失了态。

    那种震惊,就好像是看到了魔都九院出了什么医疗事故似的,忍都忍不住。

    这么一来,周成就是真怎么看,怎么顺眼了。

    看着自己的‘学生’偷偷咪咪地笑,苏国源压低声音道:“小安,眼光不差,这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安若只低下头,偷偷笑,心里回了一句,那是自然。周师兄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嘴里说:“苏老师,我该去送病人了。”

    “去吧。”苏国源内心感慨,点了点头。

    然后就又一下子坐到了麻醉医生的御椅上,整了整自己专用的花边帽,格外悠闲,自己这也算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诞生了吧。

    看着此刻下台之后,就被围起来的周成,苏国源有点羡慕,又有点嫉妒地感慨着——

    年轻真好。

    周成一下台,就被围住了,围住他的,不止有刘志斌教授等外省的教授,也不止是魔都六院的景观星等魔都的教授,就连余秋化,都直接把周成给围了起来。

    问题稍微有点多,让周成稍稍有点应接不暇。

    所以,周成只能是找了个借口,统一回复说:“各位老师,能不能等最后一台手术结束之后,在答疑的环节,咱们再一一针对性地说啊。”

    “今天总共有五台手术,还剩最后一台,也不用特别多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可以慢慢的、细致的探讨一下。不然的话,我这心里总是会想着事情,怕有回答得孟浪之处。”

    周成这是谦虚,当然也是为了到时候能够更好回答。

    因为不管是新术式的授权也好,还是结交人情关系也好,这些都应该是建立在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之上的。先把手术做好,然后再做学术交流,大家都安心。

    听到周成这么一说,粤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刑晃教授就笑了笑说:“我觉得小周说得有道理。这个详细问题的论述啊,着急不得。”

    “最好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能够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