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帝国利刃 (第5/5页)
怒,刚要再次凌空跃上,不料白虎竟然背生双翼,一道金灿灿的羽翼分外的刺眼,旋即腾飞呼啸,双翅狠狠地拍打在白发魔女身上,厚重的疼痛席卷全身,倍感浑身筋骨欲裂一样,细剑无论如何都躲不过虎翼的胁迫,无耐只能退到一旁再作打算。 这时端坐大殿之上的皇帝有些不耐烦了,目光瞥向杨钊生气道:“这就是所谓的帝国利刃吗,真实太弱了,完全不是我心目中想象的帝国利刃,真的让我大为失望至极”。 “陛下你再等等,我命青龙出手,立刻解决二人”,杨钊连连解释道。 皇帝再次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随即杨钊走到青龙跟前窃窃私语一番,之后青龙迈开步子走上前来,神之蔑视道:“黑风双煞你们二人一起上吧,使出你们的最厉害的杀招,我们速战速决”。 话毕,青龙手指上的木之黄金青龙神戒闪过一道刀芒,随即手握一柄青龙偃月刀,刀身上面镌刻着一条九曲碧眼青龙,刀锋锃亮,青龙双眸一抬,锋芒毕露,以龙腾九霄之势,身形斗转,不觉间已是穿过黑风双煞身旁,顿觉一股凉飕飕的清风袭过,顿时青龙偃月刀的刀尖上面滴滴地流淌着鲜血。 黑袍妖僧和白发魔女倍感身上一阵疼痛,再已低头查看,腰间汩汩地鲜血直流,虽然只是一丝小口,但是疼痛不堪。 白发魔女钦佩道:“我认输了,阁下不愧是帝国利刃之首的青龙,刀法果然是神乎其技”。 一旁的黑袍妖僧虽然不服气,但是深深的清楚,二人实力差距悬殊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不可同日而语,只能干巴巴的认输。 一旁的太子殿下李瑛惊骇道:“你们二人若是认输,我岂不性命不保”。 黑风双煞退到一侧,白发魔女失色道:“太子殿下,我等尽力,恕我等久留”。 杨钊愤怒道:“你以为这太极宫就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地”。 白发魔女好笑道:“阁下还想怎样?” “刚才那臭和尚冒犯了陛下,乃是死罪,无论如何都不能饶了他”,杨钊道。 黑袍妖僧失笑道:“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以死相拼”。 欣然一笑的陛下道:“既然阁下也是奉命行事,我也不强留与你,你还是尽快离去,不然别怪我手下无情”。 黑袍妖僧感激道:“多谢陛下开恩”。 太子殿下李瑛一脸的无措,当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陛下从龙头宝座上下来,徐徐的走到三人跟前,尤其是走到太子李瑛跟前,二话不说你,右手成掌,恶狠狠地打在其脸上,怒骂道:“我怎么生了你这孽子,带着兄弟跟为父作对,你真是不知死活”。 气愤的太子李瑛头一歪,眼神狠辣,眉头一皱,轻声冷笑道:“父皇,我知道我不是你的对手,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杀你,我只想登上帝位”。 又是一巴掌重重的抽打,太子李英嘴角流下一丝鲜血,远处的杨钊很是得意,这正是自己最想看到的结局,父子反目成仇,而自己可以从中渔翁得利。 突然旁边的鄂王和光王连连恳求道:“父皇饶命,我等是被太子所迫,他说他当上皇帝不杀我二人,不然到时只会将我等挫骨扬灰,父皇我等也是被逼无奈,还请您明鉴”。 “你二人……”,太子李瑛好笑一声道。 皇帝佯笑道:“想不到朕的儿子一个个都是草包怂包”。 说完瞥了一眼太子李瑛,杨钊附和道:“回禀陛下,谋反乃是重罪,论罪当斩”。 “朕知道,不用你提醒”。说完看向太子李瑛正视道:“你还有何要说?” “父皇,儿臣自知身犯重罪,希望你念在我父子一场的情分上,放过我的儿子一马,求你了”。李瑛说完,连连叩首谢罪。 沉吟吟的皇帝凝视片刻,而后郑重其事道:“朕答应你”。 “多谢父皇,儿臣愿以死谢罪”,一说完,一头朝着大殿之上的石柱上死死地撞击去,伴随着一声巨响,瞬间太子李瑛头破血流,皇帝陛下两眼一闭,挥了挥手,双腿一软的踉踉跄跄,高力士忙上前搀扶,安慰道:“陛下请节哀顺便”。 旁边的杨钊暗暗地激动不已,深深地清楚太子一党群龙无首,剩下来就会被自己土崩瓦解,不用多久,整个大唐帝国只有自己可以做到万人之上,一人之下了。 可是看到仅剩的鄂王和光王,不免心有余悸,忙挺身而出道:“陛下,鄂王和光王一同参加太子谋反之事,应当斩草除根,否则贻害无穷”。 皇帝大恼道:“宰相大人,你难道想让我李唐天下断子绝孙吗”。 啊! 闻言,杨钊噗通应声跪地道:微臣绝对没有此心,还请陛下明鉴”。 有人附和道:“陛下,鄂王和光王死罪可免,但是活罪难逃,还是按照大唐律令律依法办事,受膑刑”。 皇帝登时噗通摔倒于地,要不是高力士急急搀扶住,恐怕早已从大殿之上掉下来。 高力士将皇帝艰难的扶上龙头宝座,只身跪地连连恳求道:“望陛下从轻发落,鄂王和光王毕竟是您的亲生儿子,他们也是一时糊涂,念在一场父子情深,还请您高抬贵手,放他们一条生路,老奴恳求你了,望您日后不要因为杀子而悔恨终生”。 皇帝拍了拍大腿不知该如何决断,高力士见状给二人递了一个眼色,鄂王和光王连连磕头,毕恭毕敬道:“父皇饶命,儿臣知错了,还请父皇手下留情”。 …… 杨钊有些生气,但是却无计可施,毕竟刚才已是触怒了龙颜,若是再敢多说一句,不免有杀身之祸,毕竟陛下现在正是为难之时。 更不可惹祸上身,到时岂不错失良机。 高力士跪下深情道:“陛下,老奴愿以性命换二位殿下性命”。 皇帝忙搀扶道:“你快起来,我答应你的要求”。 大殿下的群臣附和道:“陛下圣明”。 鄂王和和光王感激道:“多谢父皇饶命,多谢诸公求情”。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褫夺鄂王和光王爵位,从此贬为庶民,不得入朝干政,发配蜀地,无召不得进京,宰相大人,你可满意我的处置”。 杨钊强笑道:“陛下圣裁,微臣不敢妄言左右”。 鄂王和光王感谢道:“多谢父皇”。 不时光王有些犯难,不知有件事该说不该说。 高力士询问:“殿下还有何事?” “回禀父皇,太子在起兵之前曾经联络了十大节度使之一的燕王安禄山,若是他在京城不测,就会连夜发兵攻打京城,打着为太子复仇旗号,一举夺下李唐天下,重新建立新的李唐秩序,望你早做定夺”。 登时太极宫中吵嚷不休。 杨钊大惊道:“陛下,燕王安禄山乃是十大节度使中拥兵自重的胡人,手下猛将如云,骑兵更是骁勇善战,攻无不克,还未有人可以阻挡其进攻步伐”。 皇帝震惊万分,想不到太子竟然留有一手,真是可恨至极。 “陛下,当务之急还是立刻召集其他九大节度使,连夜驰骋率本部兵马拱手京师,或许能抵挡住燕王安禄山铁甲骁骑”。 “万万不可,燕王安禄山兵强马壮,他的骑兵更是日行八百,一天之内便可抵挡潼关,直逼京师,当下应该是放弃京师,号召九大节度使千里勤王,剿除逆贼,不然到时京师只会被胡人铁骑杀得片甲不留,望陛下立刻定夺”,杨洄铿锵有力道。 贵妃惶恐道:“陛下还是早做打算,不能因为一城得失,而放弃整个大唐的万里江山,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群臣附和道:“请陛下三思”。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