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佛圣_第二十八章 奇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奇僧 (第2/2页)



    这时候,船上那对年轻夫妇突然大喊起来:“我的孩子呢?我的孩子哪里去了?”。声音中带着明显的恐惧不安与彷徨无助。

    一时,船上众人面面相觑,眼神所及,竟找不到那小孩的身影了!

    林德润刚刚隐隐约约看到一个身影从江面飞过,但雾气太大,天色阴暗,也不能确定是谁,心中正在疑惑,突然听到这年轻夫妇的呼喊声,立马明白了过来,安慰那夫妇道:“两位不必着急,你们的孩子刚刚可能是掉到了水里,被人救起来了,说不定我们到了对岸,就可以看到孩子了”。

    那夫妇眼泪都急出来了,听到林德润这么一说,缓和了些,也就停止了叫喊。

    果然,等船开到对岸,众人下船,只见那名僧人怀里抱着一个孩童,正是那夫妇二人的孩子!

    那两夫妇连忙跑到僧人面前,接过孩子,竟跪下磕起头来,口中说道:“多谢大师救了小儿,多谢大师!多谢大师!”。

    那中年僧人慈悲善目,相貌如满月一般,清净庄严,扶起那夫妇,笑着说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此乃贫僧分内之事,二位不必言谢,小孩无事便好”。

    除了林德润,医仙谷的四人还有其他坐船的人,包括那船夫,这时候才明白过来,是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和尚救了这孩子,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这和尚到底是怎样从江对岸来到江这边的!

    那船家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和尚,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正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此时,林德润心中明白,眼前这和尚身怀绝技,有着绝世轻功,道法只怕也是高深莫测,于是来到和尚面前,双手合十,恭敬地询问道:“大师慈悲,不知大师来自何方宝刹,法号是?”。

    “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明空,自青州府吴阿县龙泉寺而来”。那僧人回答道。

    船上其他人也已经离去,而船夫也撑篙往江对岸划去,只留下林德润、医仙谷四人与眼前的明空和尚。

    “小子乃是青州府方界县人,姓林,名德润,与大师是同乡,今日真是万分荣幸,能在此地遇上大师”。林德润谦虚地说道,接下来,他又介绍身后的医仙谷的四人与明空法师认识,几人互道姓名来历,一时熟悉起来。

    “几位少侠气度不凡,颇有修为,性又良善,将来必定大有所为!”。明空法师看着眼前的几位少年男女说道。

    此时约是申时(下午3-5点),原本天空只是有些阴暗,慢慢地,天空变得更加昏暗,再一会儿,整个天空居然全部黑了起来!

    这是日食,日有食之,必有灾殃!

    一时之间,伸手不见五指,几人纷纷议论起来。

    梁子诚说道:“德润兄,这就是传说中的日食吗?这是否有所预兆呢?”。

    齐思远也说道:“我生平第一次碰到这罕见的日食,德润兄,你知道这是为何吗?”。

    两名女子也忍不住向林德润发问起来,可以看得出她们也是彷徨无措,有些害怕。

    林德润以前读过一本前朝儒臣所著的《天人感应篇》,那本书上记载了日食的预兆与含义,大意就是说日食预兆着天下将有大事发生,或者是兵乱匪患,或者是虫蝗瘟疫,这种天象,就是提醒人间帝王要修德改过,亲贤臣远小人,才能消弭灾祸,天下太平。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林德润不由又想起《论语》中的这句话,于是也朗诵了出来,意思就是说君子有了过失,就好像日食月食一样,别人都是看得到的,而自己一定要知错能改,日日反省,努力学习君子之道,才能成为儒门的圣贤!

    林德润这样解释一番,四人纷纷点头,赞叹林德润确实是博闻强记,饱读诗书!

    这时,林德润突然想起旁边的明空大师,于是在黑暗中问了句:“大师,您是否还在呢?”。

    黑暗之中,那明空大师慈悲而浑厚的声音响了起来:“阿弥陀佛!”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