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我不是你们的英雄,我是个疯子 (第3/3页)
看不到边际,您猜怎么着,长安提剑杀出去,全斩了!” “喏,你经过了旗帜,他帮大唐开疆扩土二十里呢。” “还有啊,许多能飞的蛮狗过来,全死了,烧都烧不完。” 秦木匠絮絮叨叨,似乎想一口气说完,可关于安西军,关于长安的故事,实在太长了。 老妇人泪如雨下,国运为何会暴涨,因为有人身处万军包围的绝境,还能帮着大唐开疆扩土啊! 源源不断的大军,数不清的宗师甚至是成道者,他如何还能继续举着灯盏。 “我写下来。”她嗓音是极为嘶哑的哭腔,从袖间取出笔纸。 “好……”秦木匠没有讲两万安西军的故事,只是从喜欢穿白袍的孩子说起,长安一人就是整个安西。 “每天都穿白袍,还得裁剪合身,六岁小屁孩经常在城头晃悠吹牛。” “他可招人喜欢呢,一本书都没读过还懂吟诗作对,七岁那年,提着砍刀去砍蛮夷,跳起来都够不着……” 老妇人奋笔疾书,想到稚童跳起来砍人的滑稽场面,便冲澹了悲伤情绪。 可渐渐的,当故事里的孩子杀蛮越来越多,也不吟诗了,也不像往常那样开朗,只是喜欢在城头跟爷爷们喝酒。 李怜手指僵住,竟不敢下笔,艰难抿了抿嘴唇,继续书写。 “他才十一岁,蛮夷就开始劝降啦,记得那天他悄悄躲在巷口哭泣,老头子问他怎么了,他说很疼。” “撸起袖子,手臂都被刺穿了,骨头都碎成渣,他也只是说疼。” “十三岁那年,他已经开始一人独对百个蛮夷了,诺,就是那块城墙角落,他被蛮夷尸体覆盖在身下,老头子们吓得脸色苍白,刨啊刨,突然一根中指顶上来,长安哈哈大笑,骗到你们了吧。” 李怜心脏剧烈抽搐,倚着城门一动不动,再也写不下去。 这仅仅是十三岁前的故事,还有后十年呢。 她用内力刺破自己的肩膀,疼痛令她维持情绪,捡起笔纸死命撰写。 只听只写,不记在心中, 天蒙蒙亮,李怜像被抽断了骨头躺在城门下,眼神空洞无神。 她究竟耳闻了怎样残忍绝望的二十三年啊! ! 太绝望太悲苦了,活得人不人鬼不鬼,那样一个惊世骇俗的天才,凭何要在地狱里沉沦。 这封信纸传回长安,将彻底感染整个神洲大地,就算铁石心肠的恶人,都要潸然泪下。 过一天顾长安的生活,就可能会疯癫自刎,而这个男人,足足重复了二十三年,八千个日夜!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走呀。” 城头传来咯咯笑声,眼神清澈的大孩子催促一声。 李怜嗫嚅呼唤彩鸽,将宣纸叠好绑在鸽腿,彩鸽冲上天空,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东边方向飞去。 我的责任完成了,顾长安的故事必能传遍华夏中原。 “老身要留下!”她老眼通红,铿然有声。 秦木匠耸拉着脑袋,很洒脱地摆手: “走吧走吧,不然长安会杀了你的。” 李怜痛不欲生,她怔怔看向望楼。 “我没乱跑,我都有乖乖守家,就因为看雪跑出去了一次。”顾长安像犯错的小孩一样解释道。 李怜扭过头去,脸庞都因为这句话而颤抖,她决然踏出孤城疆土。 接顾长安回中原的不该是她,接走安西英魂骨灰的也不能是她。 神洲有识之士都该鼓起勇气踏入西域,以一种惊天动地的方式,将这个凄苦的孩子接回中原! 这一天,不远! “别再来我的家啦,否则我会杀了你。” 顾长安自望楼跃下,似乎盯梢一般,生怕李怜在家门口徘回。 确定她远离,顾长安才心满意足地走回去。 李怜含泪回头,目送孤独的背影,看着轻松欢快的步伐,似乎在用背影默默告诉她: 我还好呢。 …… 晌午,大唐的一切看上去都与往日并无不同。 阳光依旧明媚而灿烂,天空依旧澄澈而蔚蓝。 一行数十人站在长安城下,仰望这座富贵雍容的大唐帝都。 刘尚用一种朝圣的目光,轻轻抚摸城边的一块砖墙。 他看向成排绽放的牡丹,以及四街八道栽种的槐树和榆树,绿树成荫,幽雅静美。 “如何?”身旁三旬左右,相貌儒雅的青年轻声问道。 他正是药王孙思邈的后代,面对崩溃的神洲大地,医术救不了炎黄子孙,于是心灰意冷,隐居终南山。 可接到北凉陛下的消息,没有片刻犹豫,他决定出山。 万里沙漠爬出玉门关,只为完成使命,这个男人身上拥有神洲急需的一种精神信仰! 刘尚看向城中每一个男女老幼的脸庞,沉重地叹息一声,眼中热泪无声地涌流出来。 不是他幻想的长安,他梦里的长安,百姓脸上都是骄傲,自带万国来朝的自豪与矜持。 可现在……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徐霆沉默片刻: “进城。” …… PS: 明天早上7点还有万字以上,熬夜肝! 无论成绩如何,上架24小时内肯定要写3万的,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