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_第166章 死劫提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死劫提前 (第1/2页)

    ,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

    五月之八。

    秦地边境,夜。

    北境的夜裹挟着寒意,随着风呼啸吹过,落在人身,令人不由感到一阵刺骨冷意。

    百丈宽的奔腾大河之畔,连绵营寨,一望不到尽头。

    朱棣选择的第二道防线构筑之地,就是这条大堰河。

    百丈大河,水流奔腾,这是最为天然的阻挡屏障。

    只要帖木儿瘸子的大军跨不过这条大堰河,那就没法在短时间之内突破秦地。

    而如果瘸子的百万大军选择绕过这条大堰河,那至少需要耗费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并且这还只是保守估计的绕路时间,实际cao作起来只会更久,因为朱棣已经提前把方圆百里所有的桥都给毁了,为了预防帖木儿瘸子派人去砍树搭桥,朱棣甚至连夜让人把方圆百里的树都给砍光了。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名将风范,细致入微。

    很多时候,细节是胜负的决定因素。

    百万大军,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军粮是一笔难以估量的数字,而且绕河而行,发生的意外也很多。

    故而,在朱棣的计划之中。

    帖木儿瘸子并不会选择绕路,而是极高概率会对大堰河发起渡河强攻。

    若是小概率事件发生,帖木儿瘸子放弃强攻渡河,那朱棣则是会对瘸子的大军发起间接性突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将帖木儿这百万大军的行军速度缩减。

    在朱棣看来,自己的任务,并不是要大败这帖木儿的一百五十万大军,而是坚持到皇帝陛下出关,便是足矣。

    此时,大堰河河畔。

    汹汹火堆燃烧着,有着一处用兵器盔甲垒成,宛若墓冢。

    朱棣,常茂父子,朱楧朱旃以及军中所有的主要将领,都是聚集在这火堆之前,神色肃穆,手中皆是端着一碗酒。

    “敬老将军,英灵永存。”

    手中酒,邀月而饮。

    朱棣仰头饮尽,接着勐的将碗往地上一甩,‘砰’的爆裂,眼中有着冷冽寒光。

    其余将领,亦是纷纷摔碗,胸中皆是蕴含怒火。

    自大明立国,何时被逼入如此境地,一个个都恨不得直接杀过大堰河,把帖木儿瘸子的腿给剁下来。

    告祭耿炳文结束之后,朱棣沉默无言,独自一人跨上战马,一路狂奔之下,来到了大堰河之畔。

    奔腾不息,河水之风,伴着浸透人心之舒爽,吹散那股因夜色浓起的睡意。

    从此处,望向河的对岸,已然是隐约有着人影攒动出现。

    “这帮贼子,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朱楧也是打马跟了上来,当看到河对岸出现的人影之时,恨得咬牙切齿。

    河对面的这些人影,就是帖木儿大军的前锋扎营部队。

    这些家伙的速度,比朱楧想象中快了很多很多。

    不过这些人的出现,也意味着耿炳文的确切死讯。

    这更是让朱楧在心头佩服已逝的耿炳文,若不是耿炳文当机立断,让他朱楧和朱旃带着生力精锐撤离,估计这会全部都葬送在嘉峪关了。

    朱棣冷冷看向河对面出现的人影,此时他手里握有近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大军,有整合北境的剩余之兵,有从南境调来的京营大军,也有朱楧朱旃从嘉峪关上撤下来的精锐。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帝国命脉系于一人之手。

    这可以说是朱棣毕生巅峰时刻。

    朱老四怎么都没想到,造了一波反的自己,还能有这么一天。

    然而朱棣心里也明白。

    这一战之风险,远超以往的任何一战。

    自己手上虽然有着近六十万大军,可对面的帖木儿瘸子,却是足足有一百五十万。

    当然,在历史上,如朱棣现在这般以少对多境况的例子也有。

    比如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曹孟德就是以少胜多,把袁本初数倍于己的大军给击败了。

    一战而定鼎中原,成就了霸业。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例子都可以照着复刻,他朱棣不是曹cao,没有那个运气,而这大堰河对面的帖木儿瘸子也不是袁本初。

    尤其一点,最为让朱棣担心。

    那便是这帖木儿大军之中,有着极为诡异的力量存在,这股力量的存在,让朱棣难以预防,甚至连应对的计策都想不出来。

    毕竟搞不清楚对方的出招路数,就算是想提前预防,也不知道从哪一处着手。

    “刘先生现在哪里?”

    朱棣看向朱楧,凝声问道。

    他口中的刘先生,并不是刘伯温,而是带着玄天监三十号监生赶赴战场的刘日新。

    军中唯一懂玄学的,也就只有这个算命先生了。

    “正在帐中休息。”

    提到刘日新,朱楧神色泛起几分恭敬。

    虽说这一次嘉峪关之战,刘日新带着那三十号监生,并没有起到什么实质性的战场作用。

    但是随着刘日新和那三十号监生出现,嘉峪关前霎时有着一片片乌云密布,尽管没有对敌军造成什么冲击,但至少在心理上,给予了敌军一定打击,并且激励了己方士气。

    朱棣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及刘日新,倒不是希望刘日新在战场上做什么。

    而是朱棣猜测到一点,唯有刘日新才知晓皇帝陛下何时才能破关而出。

    “四哥,这一战,我们能赢吗?”

    朱楧跨马与朱棣并肩而立。

    二人虽是兄弟,年岁却是相差了一辈。

    此时的朱楧自己都觉得有些梦幻,怎么都没想到竟然有一天会和朱棣并肩作战。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望着大堰河对岸。

    能赢吗?

    说实话,朱棣也在问自己这个问题。

    他给不出答桉,也不敢给出答桉。

    与此同时。

    第二道防线的连绵军帐之中,刘日新所在的军营。

    此时的小老头正在摆弄他的龟壳,神叨叨的不知道在算些什么。

    经历了嘉峪关一战,小老头身上也有几分肃杀之气。

    “五月之十,五月之十……”

    刘老头骤然睁开眼,眼里有着捉急之色。

    他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担心的都是这一战的输赢。

    毕竟从当前的大局来看,这一战若是输了,那这帖木儿瘸子的这上百万大军就能直逼京师了,而且大明将再没有什么可战的军队能够调动。

    而刘老头担心的,则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