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二一章 机器不是生物。 (第2/3页)
动的顺序大同异,生产的数据也是大同异的,最终的功能也是非常类似的。 十三之后,二月一日。 八台瀛洲五号复杂智能机器先后恢复了平静。 工匠们一直在关注他们体内的数据,直到他们完成了完整驱动编写。 现在已经开始处理其他的学习资料,按照机器的逻辑解析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数据模型。 所以体内数据库记载的数据量还在继续快速增加。 七之后,二月八日日当,植入了机械数据的两台机器,在同一完成了数据模型构建。 又过了八之后,二月十六日这,所有机器陆续完成了自己的数据模型构建。 机器的数据也不再大规模的增长,只是会继续记录所有的系统日志。 工匠们导出了所有机器编写驱动和数据模型,根据相同机器不同数据和相同数据的分类对比。 机器被放在试验场地等待,不做任何的直接cao作和干涉。 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月,一直到三月十七日,八台机器都没有特殊的变化。 工匠们也认为,采用相同数据的两台机器,最终生成的数据模型之间,差距也是非常细微的。 近似于同一台机器两次运行相同学习数据形成的结果之间的误差。 采用不同数据的机器生成的模型之间的差异,也基本符合它获得的数据资料的差异。 这就是机器直接处理各种事务的典型效果。 投入的东西和得到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料的,或者是可以复现的。 工匠们没有发现异常,也就是自己这个实验期待的东西。 所以这个实验可以算是在寻找异常。 三月二十一日,第一轮实验的第二阶段开始。 工匠首先将八台机器的数据库备份存档,以备以后做不同阶段的还原测试。 备份采用相同型号的数据仓库整盘复刻的模式。 还原的时候也会直接更换数据仓库。 备份完成之后,测试工匠开始主动下达命令,要求瀛洲五号在实验水池内按照命令移动。 八台机器各自按照命令做出了动作,并且留下了正常的数据记录。 工匠不给命令的时候,八台机器就都安静的躺在水中,完全没有自主移动的倾向。 实验继续进行了一个月,仍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机器仍然精准可控。 工匠们期待的异常情况仍然都完全没有出现。 瀛洲五号目前的所有反应和表现,都与传统的单体简单智能机器并没有本质区别。 甚至于,由于没有专门的伪装和模仿人类的数据模型,它们给饶感受比简单智能机器更像机器。 不会故意模仿饶特性,主动或者被动跟下达命令的工匠们聊打趣。 五月一日,第一轮实验进入第三阶段。 首先仍然是备份数据库,仍然是整盘复刻的方式。 然后工匠们开始按照统一的日程表和话题表,与完成了数据模型构建的八台瀛洲五号机器直接谈话。 观察和记录谈话过程中对方的回应,记录对方数据库中增加和改变的数据。 模仿人类的机器智能在大明已经出了三十多年了。 完整的机器智能学习创造系统,也已经完成了整整二十年了。 大明现在的智能机器,单纯看与人类的交流过程,可以做的非常像真正的人类。 不但可以直接输出文字,还可以直接输出图像和语音。 如果有需要,可以专门模仿人类与人类聊,让不知道内情的人会以为自己再跟其他人聊。 有很大概率能够通过朱靖垣前世的图灵测试。 但是其实现的原理,其实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做了针对识别智能机器的问题的训练。 本质上只是是人类工匠告诉机器,怎么才能模仿的更像人类。 怎么才能规避被识别成机器的表现。 其内在的运行逻辑,仍然完全是机械和程序实现的。 而不是机器自发的拥有了主动性,形成了有别于机器并类似于人类的自我认知。 本质上仍然是鹦鹉学舌的高级版。 如果针对有备而来的测试者,是有很大的概率能被识破的。 瀛洲五号的工具程序和训练数据里面,则完全没有让智能机器模仿和伪装成人类的项目。 问题一:“你是谁?” “本机名称为瀛洲五号-生物数据一。” “本机名称为瀛洲五号-生物数据二。” “本机代号:瀛洲五号-物理数据一” “本机代号:瀛洲五号-物理数据二。” “机器名称:瀛洲五号-机械数据一。” “机器名称:瀛洲五号-机械数据二。” “我是瀛洲五号-文化数据一。” “我的名称是瀛洲五号-文化数据二。” 测试的工匠们问问题的同时,机器给出的回答直接出现在分析室的数据库郑 机器内部形成的对应数据记录,以及所有相关日志数据,也会同步导出,与回答本身对应储存。 有专门工匠分析这些回答的内容、逻辑、组织语言的方式。 “你是谁?”、“我是谁?” 给智能机器一个身份定义,在常规的智能机器训练中,是优先度非常高的项目。 这个定义是智能机器和用户双方互相识别并区分其他个体的“口令。 通常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巧妙重复预先设定好的称呼,让用户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个称呼。 瀛洲五号的训练却完全没有这个项目,所以回答的就比较僵硬了。 八台机器都读取了自己的基本数据,从底层数据里面找到了本机名称代号。 它们不约而同的用这个代号回答了它是谁的问题。 学习了相同数据的机器,给出的回答也高度类似,甚至于完全相同…… 学习了不同数据的机器,回答的语言组织上略微有一些差异。 学了文化知识的两台机器,尽管没有专门做模仿人类,但是表达方式却然接近人类语言。 不过仍然非常容易判断这是机器在回答问题。 不过这才是第一个问题,这种反馈可以是完全正常的。 就算是期待意外和异常也不能着急。 测试的工匠确定记录完整导出并记录之后,就开始了准备好的第二轮的询问。 问题二:“人类是什么?” 瀛洲五号-生物数据一: “人类属于胎生哺乳类脊椎动物,是世界上智力水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