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一章众家所思 (第2/2页)
刺驾,这就伤害到了儒家对自身的定义,这是绝对不允许跨过去的红线。 见无异常,赵素面带笑容道:“陛下遇刺对我等,不见得是坏事。” 众人不解,纷纷交谈起来。 赵素道:“陛下与皇后感情深厚,想废后何其困难,若不废除王皇后,我儒家谈何崛起。” “既然皇帝皇后情比金坚,不可阻。我等为何不培养一个亲近我儒家的皇帝呢?”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慌失措。 有人颤颤抖抖:“这是要改朝换代,造反啊?” 赵素怒道:“休得胡言。我等皆是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岂可言那造反之事?” 周齐缓了缓神情:“右相大人,莫非是听说了什么?” 赵素也不卖关子,直言道:“不错。若是往日。皇帝春秋鼎盛,身强体壮,我等是怎么也不可能熬过皇帝的。” “不过陛下经过此次刺杀。身子一定出了大问题。今日在朝堂之上。让皇子李叶登上龙台,说是眼疾看不见。让皇子替其阅读奏章。实则是让皇子监国。” 周齐夸赞道:“传言此子天生圣人,生而知之。若是能让他拜入我儒家门下。学习我儒家经典。将来必是一代圣天子。诸位也可藉此青史留名。” “甚善。”众人几乎能想到前景,不禁纷纷叫好。 “不可。”一声惊喝,打破了众人的幻想。 “不知孔大人有何见教?”赵素阴着脸,有人不配合让他十分不悦。 “此法虽好,可左相大人不在。诸位岂能私自定计?” “左相,已被罢官闲置家中。此刻连宫门都进不得。我等如何与他商议?既然众位都说可以。我觉得。就无需再禀报左相了。”赵素直勾勾的看着孔令。 孔令忍不死心缓缓道。“自古长幼有序,李叶只是嫡子,却不是嫡长子。兄终弟及,大皇子尚在人世,二子焉能继承大统?与礼何存?祖宗礼法何在?” “陛下虽有意立李叶为皇储,但我等生为臣子,当劝之。必要时,当以死谏之。方不负为臣之道。岂可迎合君王的喜好?而敷衍了事。此乃逆臣也。诸位,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众人被孔令的一席话羞得抬不起头来。 赵素的脸色也是阴晴不定。“孔大人乃当世之表。字字在理。句句属实。祖宗成法不可变。” “我想,陛下的嫡长子是个什么性子?孔大人应该比谁都清楚吧?与之二子李叶,何比?” 孔令不说话,低头沉默。 “孔大人既已知晓。一面是圣天子。一面是荒yin无道的昏君。圣天子与昏君。只在孔大人一念之间。孔大人,难道?为了一己之私,而固天下黎民百姓于不义。” 孔令被驳得无话可说,只得道“罢了罢了。你们自己做主吧。”便走了出去。 孔令走后。依旧有人皱着眉头说道:“”无论李叶如何天赋异禀。可他的身份永远是跨不去的坎。” “不错。” 有人附和道。 “不若我等。”直接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赵素皱着眉道:“不妥。若是被爆出,我等皆死。” 不一会,赵素笑着说:“月余前大皇子被陛下派去慰问边军。北方大漠,蛮夷众多。殿下可千万不要越过长城。那些匈奴的狼仔子,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我担心。殿下带的护卫不够。若是迷失走出长城那可就危险了,不知哪位大人家中有食客,可护殿下周全。” “那漠北险象环生,陛下既有其意,作臣子的只能为之。” “不错,古语云,师有事,弟子服其劳。我看今日不如改成。君王有其义。臣愿赴汤蹈火。” 众人皆笑而不语,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聚会,除了孔令。 最后赵素恶狠狠的拍着桌子道:“明日我一定要李叶拜入我儒家门下。” 像是某种誓言,又像是某种宣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