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3 请君入瓮 (第2/2页)
显得石仲魁不仅本事大,还比王子腾更实在。 为薛蟠这个大舅子某好处,并没那么多的功利心。 这么一想,贾政顿时觉得有必须加深和石仲魁的关系。 说不定也能为贾宝玉某个出身。 忙问道,“可是兰儿不用心读书?” “悄悄相反”,石仲魁感叹一声道,“小侄最近从兰哥儿的读书进度中,看出他读书过于刻苦,这其实并非好事。” 贾政顿时诧异道,“这是为何?” 石仲魁不由叹息一声,本想利用贾兰牵连出贾宝玉,但和这种老夫子说话就是麻烦。 “兰哥儿7岁虽然确实是打基础的时候,但他这年龄最重要是的还是养身子,否则即便读书有成,熬坏了身子的话得不偿失。” 这话瞬间让贾政想起了已死的长子贾珠。 当年贾珠15岁就成了秀才,说一句贾家的希望也不为过。 可惜读书太用功,又娶妻过早,居然一病而亡。 至于熬夜多了的原因,到底是读书还是其他的,那就只有贾家人自己知道了。 这才导致贾母和王夫人一直不敢逼贾宝玉读书。 贾政这个亲爹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 石仲魁见贾政表情一黯,立马知道自己的算计成了。 装模做样的劝道,“二叔,以小侄这段时间的观察,兰哥儿乖巧懂事又勤奋好学,确实是读书的种子。 三五年后,考个秀才还是没问题的。 十年后中举也不难,而到那时兰哥儿也不过17岁而已,二叔切莫拔苗助长。” “伯谦这话没哄骗老夫?” 看着惊喜万分的贾政,石仲魁哈哈一笑,“别的事,小侄不敢保证,但这举业上的事,小侄还是有些心得和经验的。” 贾政拍了自己额头一下,“贤侄乃是六元魁首,全天下读书人,就没人比你更懂举业了。” “不敢、不敢”,石仲魁忙客气起来。 随后贾政果然想到了贾宝玉。 再对比一下能得到石仲魁夸奖的贾兰,贾政顿时觉得贾宝玉简直就是废物。 但想是这么想,心里却不免又考虑让贾宝玉跟着石仲魁读书的事。 即便宝玉不想学四书五经,但仅仅是多和石仲魁交往,也比让他成天待在女儿堆里要好。 更何况万一得了石仲魁的青睐,为宝玉向皇帝请个散官做做,今后即便科举无望,有了官身,总好过当个白丁。 “兰儿的事,回去后我会交代好兰儿母亲和他祖母,每日读书只准3个时辰,伯谦看可行否?” 石仲魁点点头,想了几秒既然做了贾兰的老师,这小子又确实知道上进,干脆教他点养生健体的拳脚功夫。 现代社会的太极、咏春虽然早已经不是战场搏杀的技巧,但练上十年、八年用来强身和对付几个普通人还是没问题的。 “二叔,小侄除了会读书外,也会不少强身健体的法子一并教给兰哥儿。 待他成人后,也不至于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而且拿小侄来做例子,身子骨健壮,对读书是有好处的,” 贾政早就听贾琏、薛蟠说过石仲魁一掌拍碎实木桌子的事。 当然要是其他人更他说这些话,贾政铁定说对方误人子弟,可石仲魁是六元魁首,全天下就没人在科举一道上和他相提并论。 此时听到石仲魁拿自己做对比,哪里还有拒绝的想法。 不过贾宝玉练不练武不重要,关键是时常能和石仲魁接触。 加上石仲魁之前一直营造出对贾宝玉另眼相待的表现,让贾政误以为他确实觉得贾宝玉聪明。 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贤侄可否也教一教你宝兄弟?” “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而且宝玉聪慧,小侄倒是很喜欢和他亲近。” 石仲魁说完,表情一变,有些为难的说道,“只是宝玉是风流俏公子,每日练的汗流浃背就不好了。 而且万一有个风寒,小侄可担待不起。” “这是哪里话”,贾政本来就没期待贾宝玉练武。 而且想着宝玉身边那么多小厮、丫鬟,要是还不能照顾好主子,那还要这群人有何用? 再说石伯谦是宝玉堂亲姐夫,必然会照看好他。 “就这么决定了,今后每月初一、初五和二十,让宝玉和兰儿一起去贤侄家中考教学业。即便这两个孩子无法读书成才,能强身健体,为叔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石仲魁明白贾政口中对得起祖宗的意思是,期望贾宝玉和贾兰能安全长大。 只有这样,才能娶妻多生孩子。 这子孙多,很大程度上确实比读书上进,更被长辈看中。 毕竟儿子不争气的话,看能把希望放在孙子身上。 “二叔还请放心,宝玉和兰哥儿既然是小侄的堂内弟和侄子,如何敢不尽心。” 说完,在贾政不敢相信的目光中,拿起茶碗上的盖子,双手合十,只十几下,就用rou掌把茶盖磨成了细末。 “这、这、、、。” 贾政心里骇然的同时,对石仲魁就更加信服了。 即便是贾家两位先祖,也没听说过他们能做到这点。 感叹一声道,“贤侄真乃神人也!” 到了此时,石仲魁这才把之前为什么把贾琏,软禁在自己身边的理由说出来。 一听那三万亩新开荒出来的农田,就是石仲魁自己都没能留下一亩地。 而且那些地全被王爷、公主、三品以上大员们瓜分干净,贾政心里那点不满,顿时消散的一干二净。 转而还开口安慰起石仲魁。 ------ 贾政回到家中,第一时间就去了贾母的屋子。 见王夫人、李纨、贾宝玉都在,贾政摆摆手,没让王夫人和三春、林黛玉等女眷离开。 反而让人把贾赦、贾琏和贾兰都叫了过来。 然后语气有些激动的把之前石仲魁,用手掌就磨碎了茶盖的事说了一遍。 听的贾母等人一脸骇然和惊奇,这才说出石仲魁对贾兰的夸赞和担心。 李纨忙跪倒在地,“老太太、老爷、夫人赎罪,媳妇蠢笨,险些害了兰儿。” 不等贾政说话,贾母率先开口道,“你一个内宅妇道人家,哪里懂这举业上的事,既然姑爷都夸兰儿,说明你是有功劳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