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七章 父慈子孝 (第2/2页)
下来的一段时间,李重也就比较地安分了。 主要的话…… 也是从年初四开始,就已经是要回来当值了。 然后一直到上元节,才又可以放三天假。 只见…… 在李纯的眼中看来,自己重儿好像突然一下子,又变得深沉了许多。 李重画着画。 过完年刚刚回来,事情其实也算不上多。 正当李重以为,只要再撑一个时辰,然后,就又能放假,今天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的时候。 外面…… 也是突然有人来报。 辽国使臣求见。 啥? 辽国使臣? 这辽国使臣,不是刚刚回去么? 怎么又回来了? 还是说…… 这是从辽国国内出发的第二波。 李重当即便让对方来见自己。 然后…… 就看到了有一个人一进门,就直接哭了起来。 “辽国周王造反,请上国派兵救援。” “什么!?” 李纯也是霍地坐了起来,然后让对方慢慢说。 原来…… 这使臣在回去的路上也是遇到了从辽国逃出来的人,从这逃出来的人的口中得知,辽国的所有码头都已经被兵卒给控制。 而起因,则是周王造反。 这周王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辽国三皇子,也就是李子馨她兄长。 辽国国王忽然暴毙。 周王控制了朝廷,诛杀了太子一党,现如今,把所有出海港口都给封锁了起来。 这…… 那么问题来了! 你又是如何逃出来的。 当然! 这就是李重自己的吐槽。 你看! 这乱象不就来了! 李重就说。 这大一统的帝制国家,根本不可能有后世的国家四年换一任总统来得稳定。 四年换一任总统的好处也就在于,只要你把临时工一换,那么很多的社会矛盾,也就能够得到缓解。 因为新上任的总统,总得在上台后,尝试着去解决一些矛盾,给民众以信心。 也就是说,后世的制度的好处也就在于,容错率高。 当然! 不管怎么容错率高,这百姓,肯定都越来越不行,这是肯定的。 就好像一个人,生病了,那就去医院打针吃药,可不管这个人再怎么打针吃药,终究,有一天还是要死的。 “你说周王造反,可有证据?” 李重倒是很冷静,直接越过他阿耶,问道。 就连李纯,都不由得惊讶于李重的这个发问。 其他人,也都看着仍旧四平八稳的皇孙。 好像这辽国内乱,已经不是主角,反倒是皇孙这反应,才是主角。 “下臣这里有血诏。” 李重立刻就觉得这事棘手了起来。 说实话! 打仗什么的,要不得啊。 如果对方没有证据,那大唐就当做没事发生,等内乱平息,就继续跟那周王接着奏乐接着舞就是了。 但是…… 现在对方居然说有血诏。 那这就不由得大唐不去管了。 关键是…… 这管了还没好处。 管了,大唐又不能把辽国给直接吞并了。 这与理说不过去。 正确的做法,大多都是大唐替辽国平息了内乱,然后,从辽国撤军,再扶持一个辽国的皇室当陛下。 这里外里的,大唐是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啊。 虽说…… 说不定能在关税这上面动动手脚,逼迫对方降低关税什么的,可这没有意义。 这不就是竭泽而渔,逼对方跟大唐决裂么。 “呈上来看看。” 随后…… 这血诏便到了李重的手上。 只能说…… 也看不出真假。 这字写的,大概……也只能是让李子馨来看看了。 随后…… 李重便叫人去把李子馨给传召而来。 之后…… 让这辽国使臣,把话再说一遍。 李子馨直接整个人就瘫软了下去。 虽说…… 她父皇为人是不怎么样,那好歹也是她父皇,前几天,李重唱了一首《阿耶》,李子馨还莫名地产生了一丝丝的思乡之情呢。 正不知该如何跟李重开口。 现如今…… 这噩耗传来,李子馨直接就站不稳了。 李重最疼自己的老婆了。 当然是第一时间就箭步上去,把对方给扶住。 只是…… 这也是有一说一。 李子馨还挺重的。 就突出一个分量充足。 他差点都有点扶不住。 “别伤心。伤心也解决不了问题,你先认真看看,看这是不是你父皇的字。” “是。” “额……行了,哭吧哭吧。”李重抱着李子馨的脑袋说道。 李重这么一说,李子馨反倒是不想哭了。 李重随后又对使臣道:“此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先下去吧,我们接下来,会把此事立刻汇报给陛下,让陛下定夺。” 对的! 不管是李重,还是李纯,都只不过是替他皇祖父监国而已。 像是这样的大事,自然是先要让自己皇祖父给知道。 随后…… 这事立刻便被汇报给了李括。 李括也没想到…… 这样的事竟然说发生就发生了。 这由于事发突然,倒是让他一时间,也都不由有点不知所措。 怎么办? 然后…… 便是立刻召集群臣。 开始商讨下一步的动作。 李重这边…… 当然是在安慰着李子馨。 抱着李子馨的脑袋,跟哄小孩一样。 李子馨倒是被他这么一哄,反倒是悲伤都悲伤不起来。 “你把我当小孩了么?” “那不然呢。” “都这种时候了,你还在那开玩笑!” “不就是死了阿耶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你信不信,将来要是我阿耶死了,我都不带哭的。” “我才不像你这么不孝。” “来吧!说说你阿耶吧。对死人最大的尊敬,就是一起缅怀他的过去。” 李纯也被召集去商议下一步的动作了。 可这回头一看,那小子呢? 怎么突然就不见了? 李括看到李纯在开小差,也是问李纯想到了什么解决方案了。 李纯只能是给所有人分析救援辽国的利与弊。 其实…… 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 以前的解决方案是,坐视不管。 但以前一般都是直接皇子之间的内斗,很少涉及到造反的,更没有这血诏。 如今,这血诏上写着周王不孝,而且还意图谋反。 那这问题也就很大了。 见众人都拿不定主意,李括也是看了看,然后问道:“皇孙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