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练了十年才出道_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选入教材的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被选入教材的歌 (第2/2页)

的一员。而这类人多半是对文娱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的,比如老艺术家们、各种乐器演奏家等等。后面三级比较特殊,属于文艺协会的官职,比如孙素等人。想要加入,需要很麻烦的程序,一般来说,比较咸鱼的,都不会进行申请。最多当个正式会员就行。宋羽为什么会被猜测是名誉会员,而非正式会员。原因是他太年轻。在娱乐圈,资历和资本,无疑是最厚的壁垒。想要打破,必须有滔天的才华。但宋羽展示得仍然不够。如果他们知道他被颜邵看中,那又是另一回事儿。“段导,很高兴又能见到你们。”宋羽和他握了下手,又跟编剧顾省、摄影张涓等人打了招呼。作为他粉丝的张涓,激动得脸色通红。寒暄后进入正题。“宋老师,现在我来说说半决赛和决赛的规则与主题。”段跃开口说道。为什么会提前透露决赛,自然是为了让歌手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准备,以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廖健对于决赛的期待可是非常高,希望能打破新的记录。“半决赛,赛制有了变化,为了使得更加刺激,节目组采取大混战,决出四位歌手晋级总决赛。”宋羽暗道这玩意儿不就变成了蒙面版本的《我是歌手》了吗但他没说什么,改成这样,确实比之前有看点,对于歌手的压力也随之加大。毕竟你这次不是要打败一个人,而是要打败四个人。以前的两两对决,还能靠运气,运气好遇到个弱的就晋级,现在纯粹靠实力。“总决赛赛制分为两轮,第一轮抽签两组各自对决,第二轮剩下的两个人争夺总冠军。”小书亭总决赛又回归到了两两对决。一是进入总决赛后,大家实力都很强悍,没有运气之说。二则是最简单的原因,拉时长和收视率。段跃说完赛制,又开始说主题。“半决赛主题是古风或华夏风歌,不能用高音。总决赛没有主题,自由发挥。”宋羽略微沉思。古风的出现并不意外。这个世界,古风很有市场。加上华夏风也正常,毕竟两者一脉相承。但宋羽估计廖健还有个想法。让他这个开创者搞点儿事,为他拉收视率。总决赛则干脆没有任何限制。这简直是廖健的明示。前世的《我是歌手》被不少人戏称《我是高音》等等。原因很简单。在所有的唱歌技巧中,高音是最容易被普通观众听出来的。你能唱,就觉得你挺厉害的。至于其他的歌曲,技巧再多,大家听不出来也是白搭。除非拥有极强的情感表达。但高音显然更容易。前几次中廖健都提到了不能用高音,而现在,总决赛随便你用。换句话说,他要收视率,口碑什么的可以缓一缓。飙高音,大家都喜欢,收视率自然不差。宋羽自然不会说什么,这正中他的下怀。他准备的那首歌,最厉害的部分正是它的高音。“好的,我知道了,我们去录音棚吧。”宋羽一边走一边想,华夏风选哪首。而且质量不能太低,毕竟输了就凉凉。但唱《青花瓷》,他舍不得,这首歌最好放进专辑里。既然不薅周董,那就换一个人。许嵩。他的那几首中国风也足够优秀。宋羽打算用《千百度》,一首被选入大学教材的歌曲。曲可能不算顶级,但词是真不错。到了录音棚,宋羽久违地换上那身宽大的衣服以及猴子面具。“孙悟空老师,还和以前一样,先写词”段跃换了称呼,一脸期待看着宋羽。“当然。”宋羽自然还是保持自己的人设。编剧顾省非常自觉送上纸笔。有些歌手喜欢用键盘写词,不过宋羽喜欢用纸笔,这让他想起读书的时候抄过的歌词本。满满的回忆感。而且这首《千百度》他就抄过到本子上。“关外野店,烟火绝,客怎眠。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第一段歌词显示在摄像机里。段跃心头一震。这词有点儿东西啊。给了他一种诗歌的感觉。虽然远远比不上古代的经典诗歌,但用作现代歌词,显得优美十足,韵味也颇为古风。“不愧是华夏风的开创者啊。”段跃在心中感慨。歌词继续,后面的质量不减。而且不是在乱堆砌词藻,具有层次感和画面感。“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