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五章 千古咏月第一词 (第2/2页)
但九点半后,收视率开始呈现上升,没有再下降,因为宋羽即将登场。 事实上,大家早已经等待许久。 在看客上还出现了个热搜。 【宋羽什么时候登场?】 虽然没有冲到第一,但也在前十。 当宋羽出现后,热搜下的评论区瞬间热搜。 “来啦来啦,姐妹们,可以撤啦!” “关掉看客,准备听歌。” “哇,快来看,羽哥又穿起了古装!” “帅,太帅了!” 《但愿人长久》是改编自宋词。 于情于理,穿着现代服装就不太合适,宋羽就穿的是宋服。 舞台浮起了月亮的特效。 宋羽就仿佛从月光中走出。 身后的大屏幕也是各种星辰。 在最下面出现了相关的字幕。 歌名:但愿人长久。 作词作曲编曲:宋羽。 《但愿人长久》的原唱是邓丽君。 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手。 这首歌出自于专辑《澹澹幽情》。 可能有人不太清楚,这张专辑里面收录的歌曲,全都如同《但愿人长久》,皆是从宋词中挑选出来的。 比如李煜《相见欢》、辛弃疾《丑奴儿》等。 《澹澹幽情》,这张专辑就如同名字般,透着澹澹的典雅,但不失庄重和温柔。 前奏声响起。 一股如晚风般轻柔的感觉传递出来。 宋羽开口后,这种感觉在继续蔓延。 但有了些许不同。 透着空旷和清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大屏幕也把歌词呈现出来。 苏梁拿着茶杯的手陡然凝住。 像是宋词? 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宋羽改编的经典宋词。 因为有歌手尝试过。 但效果都一般,主要是曲配不上。 只是如果是改编,会把原作者写在作词人那一栏,以免对观众造成误解。 宋羽却没写。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依旧是清幽和典雅歌声。 在情感上,却又有了不同。 配合歌词,显得更加寂寥了些,仿佛真的是在高处。 比较细心的观众,已经和苏梁一样,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上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能看得出来这歌词实际上是一首宋词。 而且看起来格外的不错。 但是原创呢?还是改编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梁看着歌词,脑袋嗡嗡地响。 即使前面看不出歌词的经典,但这两句话一出,当真是日月无光。 写得太好了啊! 后台处,廖健和工作人员一脸激动。 收视率不仅超过了去年,还达到了新的高峰。 廖健看着台上的宋羽,感慨说道:“高处不胜寒啊。” 这正是《但愿人长久》里面的歌词。 但前者是寂寥,后者就是快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宋羽的再次重复,歌曲就此落下了帷幕。 宋词,相对于歌词而言,肯定是比较短的。 但再重复,就没有必要。 这首歌的词曲人皆是当时的大师,他们处理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现在刚刚好。 宋羽微微鞠躬,转身离去。 他的任务已经完成。 但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有无数人因为他而失眠。 “佩君,帮爷爷查一下这首宋词。” 苏梁在结束后,急忙叫来写作业的孙女。 他不怎么会使用手机。 “你就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 苏梁对这句的印象最为深刻,写得过于美好。 苏佩君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后,将页面展示给他看。 上面显示无搜索结果。 换句话说,没有相关的内容,也没有人建立词条。 苏梁直接呆坐在沙发上,久久无言。 既然没有,就说明了一件事情。 是宋羽原创。 在外界,随着诸多网友同样的搜索cao作后,全都是傻眼。 不过作为粉丝,他们觉得这首词写得确实不错,但好到什么程度一概不知。 于是乐评人贺纵和夏烈等人全部被呼唤出来。 但他们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啊。 过了半个小时后,终于惊动了文化圈的人。 文化圈和娱乐圈关系是有,但不算太多。 大多数集中于改编影视剧。 故而对于歌坛的事情,他们一般不怎么关注。 宋羽发歌后,还是他的老师颜邵看到,顿时惊为天人,连忙联系北龙大学的文学大家们。 这一下,把他们也搞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终北龙大学文学院的院长白瀚通过文艺协会发表了一篇文章。 标题是,千古咏月第一词。 底下评论区跟疯了一样。 白瀚,在这个世界地位,就跟前世的钱钟书大师类似。 是闻名的国学大家。 “卧槽,活久见,白老竟然会写乐评!” “重点是白老的评价吧?我怀疑我眼睛出现了幻觉。” “说得好,我眼睛也出了幻觉,是不是要觉醒什么奇怪的血脉?” “这歌词写得绝美,意境拉满,但看了白老的评价,才知道这么离谱。” “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在白瀚亲自下场后,娱乐圈和文化圈都直接沉默。 他们看不懂,但大为震撼。 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写出了一首足以流传千古的宋词? 世界真的是魔幻。 论谁最高兴,自然是宋羽的粉丝。 各个兴奋得仿佛过年。 《但愿人长久》在这种热度下,只用了一天,就取得了一亿的销售量。 创下了歌坛史无前例的新纪录。 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羽能达成这种成就。 一是自身名气足够高。 二是《但愿人长久》过于优秀。 三是文艺协会和白瀚等人的宣传。 种种因素下,才创造了这种堪称是奇迹的销量。 宋羽下了舞台,在回酒店的路上,手机就没有停下来过。 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 全都是道贺的。 除了电话外,他的闪谈也是串出来一大堆消息。 如果打电话的都是跟他关系不错的。 那么闪谈就冒出一大堆没啥关系的。 当初也只是出于礼貌或者工作原因,加的好友。 平日里没什么交谈。 如今一股脑全部跑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