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突然降薪,陈亦雯措手不及 (第1/2页)
三天后,陈亦雯终于拿下了她在这个公司的第一张订单,正是上次吃饭时打电话的沙特客户。她的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她在心里默默地给自己加油打气,今后的工作想必会越来越顺利吧。 祝耀辉让李成去联系王世强,可是对方始终不接电话,李成不敢向祝耀辉如实回复,就交给余晓宽跟进。余晓宽尝试联系几次,同样没有任何回音。 李成从祝耀辉的办公室出来脸色凝重,受到了训斥,被质问是怎么做事的,花了这么多钱没一点动静。李成说这个客户交给了余晓宽跟进,都是他在负责,结果余晓宽也被训斥了一番。因为猜测王世强还在气头上,祝耀辉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和对方联系。只能暂且将这件事放到一边。 祝耀辉对待陈亦雯的脸色变得不好看了,平时说话时不时放冷枪。他问陈亦雯为什么其他同事都是七点多钟才离开公司,干到八点、九点的也大有人在,而你刚到下班时间就要走了,对你将来的发展可不好。他让陈亦雯平时工作要多上心,有多少人想加班都没有这个机会。又说为什么和其它同事沟通不畅,该处理的事情一直没有结果,效率这么低。祝耀辉甚至在下班时间故意找陈亦雯谈话,让陈亦雯颇感无奈,实在无力招架,又不敢反驳,只得忍着。 在这期间,除了接到的这个订单,其它客户也有进一步的进展,报价、寄送样品、测试等工作都在进行,有些客户也有了初步的采购意向。和周林聊起时,陈亦雯的心情才得到一点放松。本以为这样的结果至少能给公司一个交代,能缓解一些紧张的情绪和压力,没想到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陈亦雯始料未及,直至心灰意冷。 事情还是源于一次会议,不过参加这次会议的,只有祝耀辉、孙萍和陈亦雯。 在一次周一的例会结束之后,祝耀辉将陈亦雯单独留在了会议室。陈亦雯满腹狐疑地看着周围的同事一个一个离开,同事们离开时也用同样的表情,偷偷看着陈亦雯,感觉当时的气氛有些紧张,有些微妙,她深呼吸尽量保持平静,冷静地左右望着会议桌对面的祝耀辉和孙萍。 陈亦雯有不好的预感,但不确定究竟是什么,专门找她谈话,还支开其它人,八成不是什么好事,她心里一直不停在打鼓。 “最近接到了订单,我们都看到了”,祝耀辉说完还难得的笑了笑,笑容看不出一点善意,反倒让陈亦雯感到很忐忑,心里发毛,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紧接着,他继续说到:“工作有成果了,我们觉得这样很好啊,我们公司一直鼓励,也提倡员工多找机会,多接单。”祝耀辉的眼神依然锋利,同时还隐隐露出一丝狡猾,目光在闪烁,那种闪烁让人看不出究竟。但多年的经验提醒陈亦雯,这样的开场白之后,对方递过来的多半将是一碗难以下咽的芋梗汤。 孙萍时而低垂着眼睛,看着自己的笔记本,时而抬眼望望陈亦雯,面无表情。 陈亦雯对祝耀辉的话给予了一句回应,微微地抿嘴笑了一下,“和客户沟通有起色,订单就确定下来了。” 说完,陈亦雯摒住呼吸,静下心来听对方还要说什么。祝耀辉继续说道:“嗯,当然,我们看到了你这段时间很努力,有回应的客户越来越多,有些客户的需求也很明确。”祝耀辉此时又笑了笑:“说明工作有进展了。” 那种笑容透露着一些轻蔑,似乎提前预知对方即将到来的落魄下场,在等着看对方的好戏,明目张胆地想要看到对方失落甚至痛苦的模样。 陈亦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仍然保持平静:“是啊。” 祝耀辉继续说到:“嗯,联系多了,客户会慢慢有回应,公司希望看到一个好的结果。” 祝耀辉停顿了几秒,“你知道我们公司压力很大,公司这么多人,有很多费用,领导层当然是希望销售人员能够多接订单,要不然成本都填不平。” 陈亦雯回答:“我工作这么多年了,这个我理解,”眼神不再闪躲,她直视祝耀辉,她不希望被这种无形的气场给压制,瞪大的眼睛在告诉祝耀辉,她正全神贯注,想要听一听接下来给她编排好的故事情节。 “你也知道,现在公司确实有难处,过去这一年多外贸的大环境不好。”说完祝耀辉回头看了看坐在身边的孙萍,想要孙萍有一些回应。 孙萍心领神会:“嗯,现在都是在依靠以前这么多年积累的老客户,新客户做成订单的,现在还特别少。” 陈亦雯笑了笑,对孙萍说:“要让新客户下单需要一点时间,毕竟确认订单之前有很多基本的流程少不了,我这边在努力沟通,争取能再加快进度。” 祝耀辉顺着陈亦雯的话往下说,“你的努力,我们也看到了。公司也需要员工的支持,和公司一起共渡难关。”接着,他不再顾左右而言他:“所以我们领导层思考了一段时间,为了激励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关于你的薪资发放,我们要做一些合理的调整,呃,是合理的分配。”他停顿了一下,说:“把每月底薪的30%作为销售任务的奖励,其它的还和以前一样,照常按时发放。”说完,他看着陈亦雯,看着她是如何回应。 陈亦雯当时愣住了,她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听错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直直地望着祝耀辉,皱着眉头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