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新的全国记录! (第1/2页)
晚上19点55分。 凤城。 王胜男今天早早就结束了徒弟的训练,回到家。 这次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算是一场比较重要的比赛了,央视体育频道有直播。 所以她提前回来,看杨浩的百米决赛。 “怎么看起体育频道了?看南河卫视,等会儿电视剧就开始了,今天大结局。” “比赛马上就开始了,最多几分钟。” 王胜男拿着遥控器,继续说道:“这比赛有我徒弟!” 她一说,mama就知道是谁了:“你那个被帝都大学保送的徒弟啊?” “是嘞。” “我记得你说他还要参加奥运会?” “嗯,他现在百米实力全国第一。” “真有出息。” 与此同时。 田蜜家里。 田文生和孙秀芝两口子也打开了体育频道,要看杨浩的比赛。 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还是上次田蜜回来时告诉他们的。 “小浩这孩子参加的比赛太少了,我记得上次还是去年的城运会。” “不一样嘛,他的职业是学生,运动员只是兼职,平时要上课,当然不能跟普通运动员那样有比赛就参加。” “说的也是。” 孙秀芝抓了一把瓜子,边磕边说:“也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夺冠。” “应该没问题吧,蜜蜜不是说杨浩现在百米实力全国第一吗?” 田文生对杨浩的了解并不多。 毕竟杨浩参加比赛上,媒体的报道也少,他又不可能总跟女儿问。 “情人眼里出西施,你闺女的话不可信。” “这话听起来怎么怪怪的?他俩还是孩子呢,又没确立关系。” 闻言,孙秀芝翻了个白眼:“是没确立,但你闺女什么心思,你还能不知道?” 田文生无言以对。 另一边。 杨全义一家人也在电视机前坐着呢。 “哥哥出来啦!” 眼尖的柳瑾凝发现了入场的杨浩,顿时开心地跑到电视机前用手指给mama看。 “看到了,小凝回来。” “奥。” 柳瑾凝又乖巧地坐回椅子上。 此刻,比赛现场,杨浩走上场的时候,身上还穿着外套。 是为了保持身体的温度。 来到现场后,把外套脱掉放进包里,随后拿一根小绳子走到了助跑器前,调整助跑器跟起跑线的距离。 以前都是凭感觉调整,现在是直接用绳子量距离,更精确也更迅速。 这还是李衡教给他的。 调整好助跑器后,杨浩蹲下进行了一次试跑。 确定没问题后慢走着回来。 正好胡凯也进行了试跑,两人碰面时击了个掌:“别忘了刚才说的,拿出全部实力,别藏着掖着。” 闻言,杨浩笑着说道:“起跑的时候小心别被我带偏。” “我有心里准备!” 在这赛场上,胡凯本能的对杨浩更有好感。 不是因为他实力强,而是因为他也是高水平运动队的。 严格来说,其他人都是运动员,而他们俩是大学生。 而且都是国内的一流高校。 心里自然更亲近。 随后两人都回到起跑线前,原地活动身体。 而这时候现场主持人开始介绍8位决赛的选手。 央视直播间。 “第6道的是来自水木大学的胡凯,是水木大学短跑队的一员,他的眼睛有高度近视,所以在比赛的时候也离不开眼镜。” “第5道的杨浩也是大学生,目前在帝都大学读大一,而且他还是去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的百米冠军......” 电视机前。 听到解说介绍杨浩,杨全义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神色。 柳瑾凝也很兴奋:“在说哥哥!” “......最好成绩10秒20,这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不知道他的实力有了多大的进步。” “第4道的是......” 很快。 比赛即将开始。 “各就各位!” 现场的广播声响起后,看台上的观众也都渐渐安静下来。 杨浩原地跳了跳,随后深呼吸,把呼吸节奏调整好。 接着就俯身蹲下,双脚踩在助跑器抵足板上。 把杂念全都赶出脑海。 让自己专注下来。 这时候,必须把状态保持到最好,才能有个好的起跑。 而起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枪的成绩。 “预备!” 杨浩深吸一口气,精神高度专注,蓄积力量,等待发令枪响。 旁边的胡凯和陈海建也同样,全神贯注。 尤其是陈海建,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跑不进a标,就会失去这次奥运会的参赛机会。 甚至可能直到退役都不会再有机会。 那将会是终身的遗憾。 “啪!” 电子发令枪声响起。 场上的安静瞬间被打破。 起跑线前的八个选手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反应,向前勐地冲出。 杨浩是所有人里最年轻的。 比赛经验也是最少的。 但他的起跑反应并不是最落后,相反仅次于陈海建,时间是0.149秒。 10米。 20米。 杨浩的起跑加速很迅勐,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