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章:学术界的泥石流 (第2/2页)
“我也来。” “不用不用,你们快忙自己的工作吧,我自己就可以。” 汤姆森拒绝了同事们的好意,这让他们还觉得有些遗憾。 “对了,这篇论文是谁写的?” “名字叫樽,是一位科贝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三年的博士资历。” 汤姆森说道。 办公室内的技术编辑们面面相觑, “樽博士?怎么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就是那个一天之内投了10篇稿子给我们平台的樽博士。” 汤姆森提醒道。 “卧槽,那个超级灌水王?” 一位同事顿时不澹定了,他也收到了2篇顾枫的论文,只不过因为大家都收到了这位仁兄投的稿子,这让他认定顾枫绝对是学术界的泥石流,所以直接把顾枫的论文丢进了垃圾桶,看都没有看。 “你可不能说他是灌水王,就这一篇论文来看,他的水平很高,语言精练,论点清晰,完全没有灌水的嫌疑,所以我建议你们都好好审一审手里的稿子,不要急着丢到垃圾桶。” 汤姆森笑着点燃一支烟,他之所以知道同事们会把顾枫的论文直接丢垃圾桶里,就是因为没有打电话给柯博士之前,他也打算这么做。 技术编辑们的时间有限,谁会陪灌水王玩儿? “不会吧,是不是同名?” “你不要忽悠我们。” “我干嘛要忽悠你们,我才没有那闲工夫,我要校对了。” 汤姆森笑着凑到电脑前,开始校对稿子。 其他技术编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冲到了自己的电脑前,从电脑垃圾桶中将论文给恢复了出来,抓紧时间看了起来。 办公室内顿时鸦雀无声,仿佛进入了静默模式。 大约过去了十五分钟,一位技术编辑抬起头,泪眼汪汪, “命运之神还是厚爱我的,我审了这么多年的垃圾稿,总算分到了一篇好论文,我要送去给副主编!” “我这里也有一篇好论文!” “我这里也是。” 汤姆森皱了皱眉,“不会这么巧吧?” “汤姆森,我要谢谢你,不是你,我就错过了一篇好论文了。” “没错,汤姆森,我也要谢谢你。” “等等,等等,别谢我,难道都是樽博士写的?” 汤姆森狐疑的问道,其实他之前喊同事们认真看顾枫的稿子,并没有怀着他们也能审出优秀稿件的心情,因为顾枫一下子投了10篇稿子,能出一篇优秀论文,已经算是有真才实学了。 汤姆森觉得就算其他9篇都是凑数的,也值得看一看,算是给优秀的学者面子。 但令他意外的是,同僚们现在都如获至宝,都说自己审到的稿子可以评选上优秀论文,这怎么可能呢? “对啊,就是樽博士写的。” “没错,就是他写的。” “他真是个人才,哦不,天才。” “他这篇稿子,绝对可以刊登上cc” “走,找副主编去。” “我要校对校对。” “对对对,我也要校对。” 办公室里所有技术审稿员都充满了热情,一边讨论着顾枫的才华 ,一边校对稿子。 汤姆森则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狐疑地在同事们背后逡巡。 他仔细地盯着他们的电脑屏幕看,主要是为了看论文,结果发现,5篇被审核的论文水平竟然不相上下,竟然没有一篇是灌水的。 “这…难道真的如柯博士所说,这是樽博士多年积攒下来的论文,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发表?” 汤姆森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着。 “这真是学术界的泥石流,泥石流!” 一位技术编辑感叹道,但是这次他说泥石流却不是贬义的,而是真的佩服。 “我感觉这一期的cc可以做成樽博士的专栏了,一次性发5篇,那绝对是奇迹。” “我甚至想去采访一些这位樽博士,为什么他以前都不出名?” 同事们议论着,汤姆森挥了挥手,说道, “你们别高兴太早,副院长和主任可是很苛刻的,没准这文章会被筛下来。” “不可能,这么好的论文,怎么可能被筛下来。” “主要副院长不眼瞎,都会留下这论文的。” 汤姆森摇了摇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10篇论文,不可能每一篇都写得这么好吧?我不信,肯定剩下5篇是灌水的!” 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汤姆森的小手移动鼠标,打开了第二个文档,这是他分配到的第二篇顾枫写的论文。 “选题不错。” “竟然是这样!” 汤姆森不断发出感叹,直到论文结束,他瘫坐在工位上,烟头掉在了地上。 “同伴们,我感觉自己在见证奇迹。” “汤姆森,我们也有这种感觉。”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你们想听一听吗?” “什么想法,快说。” “这个樽博士是不是来自更高维度的生物?否则他怎么懂这么多,他提出的理论必然将轰动整个物理学界。” “…也许他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物理学家,就像是托洛莫一样,智商超过了149。” “真想见见这位天才。” “快查一查他的资料,看看他今年多大了。” “我已经查阅了资料,这位柯博士才35岁,很年轻。” “真是岁月不饶人,我已经49岁了,却依旧写不出一篇这样的高度的论文。” “我校对完了,我要送去给副主编了。” “真是卑鄙,你都不等等我。” “我还要抓紧时间审核第二篇。” 办公室内的五人忙碌着,另一边,顾枫则打起了喷嚏。 “这是又有什么人在念叨我了?” 顾枫自语着,打开模拟器,这一次模拟出了新的探测飞船,是为了寻找新的避难所场地。 1号人类避难所已经修建完成,并且机械神教的教徒们正在联络其他地下城的人,告诉他们真相,帮助他们搬迁,目前已经住进了4万人,距离10万还有6万的差距。 顾枫觉得有必要同时修建第二避难所、第三避难所。 樽博士和萨兰兰的离婚一旦生效,自己就可以获得大笔资金,到时候不需要通过凯,都可以购买很多材料,用来修建避难所。 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原本只是接住樽博士加入研究院进行深造,现在还多了一笔财富,这钱不花白不花,正好物尽其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