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模拟器_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陆空三栖装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一章 海陆空三栖装置 (第2/2页)

寻求合作的时候,所以很快就进入讨论阶段。

    蓉飞集团的总工刘真说道:“好了,现在我们把困难都列出来,然后先讨论出用什么方案吧,我先说说大概三个方向,第一个那就是研发出直飞3万公里左右的,能够隐身的飞行器,而且这个飞行器最好还能做到垂直起降。”

    “下一位!”

    刘真说完一脸严肃的看着大家,他其实不认为今天能讨论出什么结果。

    因为就他提出的这些问题,压根就解决不了。

    想要远程飞行,飞行器小不了,飞行器一大,这就别想轻易飞起来,就连j20,五千多公里,起飞的距离都需要三百多米呢。

    去救援的地方,有这么长距离给飞行器降落吗。

    救了人,还能很快飞起来吗?

    刘真都觉得陆晓是在异想天开,他这次打算就配合配合,到时候陆晓听完困难,也许就知难而退了。

    有总工带头,很快其他人也开始发言。

    一位工程师接着说道:“除了直飞,那就是其他方式了,比如寻找其他飞行平台,可以是海上,可以是海底,也可以是寻找海外飞地。”

    “不知道陆主任觉得那个方式比较好?先确定方式,我们才能讨论接下来怎么去实现,这个飞行器需要什么参数。”

    现在陆晓在官面上的身份,自然是国家实验室的主任。

    所以来蓉飞集团也是这个身份,别人叫他主任,也就比较正常了。

    陆晓见大家都开始提问题,微微点头,不过现在问题提出,需要有人拍板做决定了,这种决定可不好做,所以还是大家讨论吧。

    “大家都说说那种方式比较容易实现,集思广益嘛。”陆晓说道。

    对飞行器的了解,陆晓还比不上这里的人呢,所以还是要多听大家的意见。

    现在问题成了用那种方式,首先排除了飞地这个选项,因为在那边,很难找到可以自由飞行属于夏国控制的海外地盘。

    那就只剩下海面和海下。

    海面是航母,海下是潜艇。

    因为陆晓上次从副本世界带出来核潜艇核航母全套资料,现在相关技术,已经在运用了。

    这里的人,都是级别比较高的人,也知道情况。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海下起飞,隐蔽性最高,航母上起飞,实在难以实现。

    海下起飞,现在看来,自然也不可能实现,不过现在大家讨论的是用什么方式比较好,不用考虑技术能否实现。

    先把方式确定后,再去讨论用什么技术。

    遇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就好。

    所有人都知道,陆晓其实是个非常神奇的人,也许问题摆在陆晓面前,陆晓能拿出解决方案呢?

    很多人都还记得大概大半年以前,陆晓通过闭关,突然就拿出了超声波技术,然后就有了天基武器。

    现在未必陆晓就不能拿出更厉害的黑科技。

    很多人内心都非常期待,能够再次见证一项伟大的黑科技诞生。

    众人讨论了半小时,其中提出许多问题,把各种困难都说了出来,比如远程飞行首先就被排除了。

    技术能否实现先不管,但飞行三万公里的小型飞行器还是被排除。

    主要是基本不可能实现。

    因为飞这么远,那就不是小型了,在理论上就不可能。

    另外飞的远,意味着暴露的可能性就高。

    真当别人没有战斗机啊。

    到时候飞到一半,人家的战斗机就飞过来了。

    所以最终大家确定,还是走海下的路线。

    在大海深处,隐蔽性自然很高。

    只要能解决几个难题,那这个飞行器的作用就非常大了。

    “好,现在大家都已经确定,我们需要研发的,就是能海下起飞或者说,是海天同时能行驶的装置,那么现在就讨论一下,怎么去实现它吧。”陆晓最后确定的说道。

    刚才大家还是说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的。

    比如就有研究人员说,何必用核潜艇呢,我们直接设计能够海陆空三种环境行驶的装置不就好了。

    首先为了隐蔽,在没有靠近老鹰国那边的时候,就用天上飞的方式。

    到了容易暴露的环境,那就钻到海下航行,就和潜艇差不多。

    然后到了老鹰国那边的时候,这个装置就能从海底飞起来,贴地飞行或者直接进入公路系统,在地上跑。

    最好还是能变换形态,比如变成大货车,大卡车的样子。

    在地面暴露的可能性就小不少了。

    这样也方便接人。

    然后就和开车一样,来到目标地点,暴力救人也好,还是悄悄搞定安保力量,把人秘密接走也好,反正只要人上了特殊装置。

    那就快速脱离现场。

    最开始可能和卡车一样走公路,然后突然就飞起来,再然后就是钻进大海。

    在海底只要躲过追踪,那就是鱼入大海,根本找不到了。

    这样一来,就能完美完成任务。

    所有人都认可这套方案,也很肯定这种装置如果能成功,将极大提升夏国实力。

    这可是海陆空三种环境都适合的特殊装置。

    可以用来救人,自然也可以用来运输货物。

    另外,也可以装蘑菇啊。

    到时候威慑力将再次大增。

    当然想要实现这样的装置,有太多难题摆在面前。

    接下来大家就要讨论该怎么实现这个特殊装置了。

    总工刘真也没想到大家还真讨论出了方案。

    他也收起先前的心态,眼中流露出期待之色。

    万一这种装置,真的实现了呢!

    陆晓,可是一个总是创造奇迹的人啊。

    “这种多功能装置非常有意义,现在我们先确定它的能源用什么吧。”刘真说道。

    “当然是核动力,我们不是已经有核动力的技术了吗?”有人接话道。

    陆晓也点点头,核动力好啊,能够长期运行。

    “咳咳,核动力也很大,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核潜艇也长七十多米,宽七八米,而卡车的长短只有七八米,当然还有更长的,只是我们不是要隐蔽吗,七八米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更长的卡车进入目标区域,也太容易被关注,宽度也不能太宽。”有人提醒道。

    很多人顿时像是被泼了一盆凉水。

    是啊,核动力是好,可是需要的空间很大。

    如果核动力能缩小就好了,但短期内几乎看不到成功的可能。

    那接下来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