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你不会以为朕真的不知道吧? (第1/2页)
随着各地工匠陆陆续续应召入京,许长安手下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这时候,许长安已经有了一揽子的计划。 比如炼钢厂、炼油厂、水泥、橡胶、机床、蒸汽机、战船……等等。 这些东西看似太超前,但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说不定就被西洋人给抢了先。 比如蒸汽机,按许长安的记忆,再有个几十年,这玩意儿就会在国外出现,从而推动了世界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所以,他必须要抢先一步。 一步快,步步快。 不过,这一揽子计划不可能一下子全实现,毕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没有看到实际的好处之前,朝中大臣绝对会百般阻扰。 所以,许长安只是列了个计划,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改良火炮与火枪方面。 说一千句,道一万句,还不如到时候轰上一炮,用事实来说服群臣。 不久后,第一门复进式火炮终于组装成功,其炮管的伸缩采用了液压装备。 当然,液压装备的理念也是许长安提出来的。 对于他的各种奇思妙想,一众工匠已经有些麻木了,不再像当初那般大惊小怪。 同时,又有另一批工匠在许长安的指点下改良了虎蹲炮,并命名为:迫击炮。 这是一种轻型火炮,体积小、重量轻、射角大,单人亦可携带。 其威力比起虎蹲炮来,可谓云泥之别。 以前的虎蹲炮射程只有一里左右,而迫击炮最大射程可达四五里,适合用于复杂地形,以及阻止敌军的密集进攻。 经过反复测试、改良、调校,终于,到了公开亮相的时候了。 这日上午,风轻云淡。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了北郊演武场。 今日,乃是展示大明最新武器的一个特殊时刻。 故,熹宗也亲自到场观摩。 朝中不少要臣跟随而来,想要亲眼见证一下这新型的火炮到底是骡子还是马。 为了充分展示火炮的威力、射程、破坏力等,许长安已提前在不同位置定了靶点。 兵部、东厂分别派了几批人提前抵达靶点附近,并作好详细的记录。 最近的靶点大约三里,最远的约二十里。 一切准备就绪。 “预备……” “放!” “轰轰轰轰……” 六炮齐发,地动山摇。 虽说熹宗等人早有准备,提前塞住了耳边,依然还是被震的有些头晕目眩。 当然,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源自心理上的震憾。 就凭这气势,可比红夷大炮强太多了。 第一炮过后,随着旗语传递,各炮手纷纷开始调整方位、角度。 接下来,又是第二发、第三发、第四发…… 每门火炮发射了十发,总计六十发。 “启禀皇上,试射完毕,所有火炮状况良好。” 许长安上前大声禀报。 熹宗晃了晃头,感觉耳朵还是嗡嗡作响。 过了一会,方才一脸喜色道:“结果如何?” “回皇上,以臣预计,效果应该不错,不过还是要等东厂与兵部的探子回来汇报实际情况。 接下来,微臣将演示轻型火炮以及新型火枪的威力。” “好好好,快,快让朕看看。” 熹宗乐的合不拢嘴,像个孩子一般。 一众大臣却是神色各异,内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大明有了如此威力的火炮,他们的确感到欣慰。 只是,这又得是多大的功劳? 说来说去,还是一种嫉妒的心理作祟。 “轰轰轰……” 过了一会,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轰响声。 相比之前的火炮来说,这一次的演示更加让一众大臣震憾。 毕竟,他们没有亲眼见到火炮破坏的威力。 但在演示这些迫击炮时,轰击的都是相对较近的目标,几乎rou眼可见。 再配合望远镜观察,场景更加令人震憾。 接下来的火枪演示,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 之前的火枪放一发之后便要退到后面装填弹药,换另一批顶上。 效率低下不说,威力也有限,还很容易炸膛。 而这一次演示的火枪却不再现场装填,直接用弹匣,一个弹匣可装十发子弹。 二十余支火枪同时对准百步开外的一块巨石开火,打得烟尘漫天,碎屑四溅。 没过一会,那块巨石已然变成一堆碎石。 熹宗激动得站起身来,满面红光道:“太好了,诸位爱卿,我大明有了这些火器,何惧外敌滋扰?” 一时间,诸臣纷纷附和。 毕竟他们亲眼见证了这些火器的威力,的的确确被震憾到了。 不久后,留在靶点的探子陆陆续续赶了回来,详实禀报了各靶点的情况。 总的来说,可谓大获成功。 无论是射程、准头、破坏力,皆遥遥领先。 就算有些大臣出于嫉妒的心理想要挑个刺,结果绞尽脑汁也找不到可挑剔的地方。 毕竟这是远超他们理念的东西。 回京之后,许长安又一次入宫与熹宗一番长谈,还一起喝了几杯小酒。 接下来,户部又拨下一大笔银子,用以批量制作火炮与火枪。 不过这一次量大,故而在许长安的统筹安排之下,以流水作业的方式制作。 锦衣内卫这边负责核心部位与最终组装,其余的部件以及原材料的粗加工皆交由军器局与兵仗局。 同一时间,许长安开始着手准备研制蒸汽机。 其实,蒸汽机的原理与构造并不复杂,就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正如高压锅顶上的那个泄压阀,呼呼呼转个不停。 要是把那玩意儿按住不让它转…… 村里人就可以吃席了。 言归正转。 许长安先通过系统资料库调出蒸汽机的相关资料,再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以及他的想法,通过超能计算机演算出一个最佳方案。 接下来,将图纸、资料交给已经升级为工头的孟兴,让他负责这个新项目。 数日后,伯爵府来了一些工匠,带来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府里的一众下人完全看不明白这些工匠到底在做什么。 包括杜十娘、脱脱也蒙在鼓里。 她俩倒是问过,但许长安却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说什么到时候一定会给所有人一个惊喜。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许长安又一次入宫面圣。 正常情况下,朝中文武大臣想要面圣可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哪怕是内阁大臣、皇亲国戚。 可许长安基本上隔几日就要去一次。 就算他偷懒不想去,熹宗也会派人传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