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30、给你娶个妾 (第1/2页)
我重写了家族历史正文卷130、给你娶个妾小宝子对新添的弟弟并不热情。在兰花怀孕的次年,春三月的时候,二超子回家请了一位外乡的医生,给兰花肚里的孩子做了一次性别的甄别,确定是了男孩。七月中旬的时候,兰花就生了,生了一个八斤六两的大胖小子。当爹的二超子给孩子起了个贱名,叫花狗。 有人说,花狗的jiejie在一次抱花狗的时候,将花狗扔在了地上,摔的其哇哇大哭。亦有人说,兰花出门办事的时候,花狗的jiejie饿了他三天。 什么样的传闻都有。 不过并不是谣言,而是……真的。 徐从亲眼看到过二超子将自己闺女绑在檐柱上,用荆条鞭打。 待花狗两岁的时候,徐从也快到了该在弘文中学堂毕业的年限。因各省混战,由清末以来的官费留学费用一削再削,名额也逐渐缩小,少到每年全国只有一千左右留日的官费生名额。故此,哪怕他是新野教育科科长的门生,他也难以获得一个官费留学的名额。 期间,关于先生刘昌达曾给他提及的订婚事,亦渐渐被他遗忘。 可能是没找到适合的。 他曾这般猜测。 时间已不等人,他和先生商量过了,打算自费留学。 早在去年,钱政欣、孙远民就先行一步,自费东渡东洋留学。去了东洋之后,二人还曾给徐从回过信,提及了在东洋的生活。至于赵嘉树、孙兴民二人,则是选择了和陈羡安一样的做法,前往了燕京,就读于燕京的法政专门学校。 “东渡去了东洋,并不是一开始就就读大学,而是先要去高校读特设预科。当然,若是在国内就读了专门学校,到了东洋就可直接进入大学本部学习……” “特设预科是专门为了接待我们这些留学生所设的学部。” 弘文学堂,公寓内,刘昌达敦敦教诲。 “不过……” “你决定好了吗?真的要去东洋留学?” 他问道。 决定好了吗? 徐从有点惊讶的看了一眼先生。 在他高小还未毕业的时候,先生就曾问过他,要择选哪一种外文学习,他选择了日文。 选择了日文,当然是抱定了想要去东洋留学的想法。 “还……没决定好。” “我再考虑考虑……” 然而就在他准备说出“决定后”的时候,却认真想了一下,开始犹豫了。 羡安在这两年给他的回信中,也期望他能到燕京上学,这样他们就能在一起了。当然陈羡安说的终究还只是期望,并非强迫要求他一定要去燕京。 先生问他是否决定好……。 他知道,和胡老爷一起知道的,先生在京都有一个心仪的人。此刻先生的询问,不仅是针对于他,也是针对自己。先生和路女士已经像是一对深爱的夫妻了。 假使他去东洋,介入其中,于先生而言,亦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所以,他说的再考虑……, 不仅是对自己说,也是为了给先生留仔细思索叩问内心的空隙。 其外,今年,到了少爷徐书文死的时间了。 胡老爷已经对此事做出了预言,再过五日,就是土匪劫村的日子……。 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是通知徐家堡子的乡人,还是说静观其变。 毕竟……是这些乡人与他有仇。 “再考虑考虑?” 先生痴楞了一下,然后认真点了点头,“也是,这是人生的关键事,不能轻易抉择。等你什么时候考虑好了,过来告诉我,我再后续进行安排。” 徐从道谢,准备出门。 “先别着急离开。” “你好久没在寓所吃饭了,吃完饭再走。” “我刚做好了饭。” 路女士推门,言道。 饭菜是两荤两素,四菜一汤。一道红烧鲤鱼,一道溜rou段,一道韭菜炒鸡蛋,一道烧茄子,以及一道红枣苋菜汤。 “师娘,你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吃饭之余,徐从夸赞了一句。 “就属你嘴甜,于青过来吃饭,只是闷头吃,一言不发。” “你即将东渡离国,今后吃国内的菜就会很少了,趁这个机会,多吃一点。我听你先生说,他去东洋之前,还是一个小胖子,等回国后,颊rou少了不少,公婆差点都认不出来了……” 路女士罕见的谈笑道。 “哪有的事……” 刘昌达强辩道:“我留日的时候,年岁还小,才十七岁,所以有点婴儿肥,等回国时,已经是青年了,自然会瘦削不少。徐从今年二十岁了,他变化预计不会多……” “六年了?” “已经过去了六年……” 路女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