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年少梦想8-12 (第2/2页)
命重要,还是粮食重要。” 刘秀心里实在放不下新一季庄稼和刚刚开始的贩卖行当。沉默片刻,刘秀正言道:“大哥,这几年年成不好,老贼又暴政频出,天下迟早会发生变乱,手上有粮,你做事才有根基。” 刘秀所说正是刘縯所想。但刘縯不愿刘秀冒险,“你说得对,掌握粮食才有主动权,但现在形势不利,你先回避一段时间,现在说粮食也还早。” “不是现在要准备,是现在贩粮可以为我们积累财富。” “你现在搞那点粮食能积累多少,过了这段时间再说。” “大哥,你可不能小看这点事,积少成多才能成大事,自古就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们只要抓不住我什么把柄,我就没有必要自己心虚。” “好!”刘縯哈哈一笑,这正是他心中的刘秀,“如果你能确保安全,就按你想的去做,任何时候不要涉及到人命就都好解决。” “保证没问题。” 2-11 刘秀的贩粮好梦没几日就碎了,刘秀连人带粮被一起扣押,以私贩粮食下狱。 刘縯来看刘秀,安慰刘秀道:“现在外面正乱,你在这里呆几天也无妨,我会想办法,这里会有人关照你。” “外面一直都乱,我也不能一直呆在这里啊。” “没事,最近他们在疯狂找刘家的把柄,你以为真是贩粮的事啊,其实不过就是找个把柄,想给我们刘家点颜色。你就老实呆几天,过了这个风头就好了。” 接连几天,毫无消息。 刘秀请狱卒给刘縯传话。没有回应。正当刘秀心急之时,等来了刘全。 原来刘縯去了长安,刘全怕刘秀着急,特意来看望刘秀。 “大哥什么时候去的?啥时候回来?” “我也不知道,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 “那我也不能一直在这里面啊。” 刘全看刘秀一脸着急,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筹莫展连连叹气。 “现在外面有什么动静?”刘全的局促不安反让刘秀渐渐平静。 刘全这才想起自己来的目的,“对了,刘玄失踪了。” “刘玄……失踪了?” 刘全点点头。 “他为什么要逃跑?这不就摆明成了逃犯了吗?” “哎,官府天天去查,刘玄害怕,就跑了。” “他跑了,他家里人怎么办?” “他哪顾得了那么多,他爹昨儿已经被抓了。” “子张叔被抓了?这下只怕麻烦了,大哥又不在,只怕事情会越弄越遭。” 刘全看刘秀着急,心也不安,他知道刘秀一向是遇见什么事都能沉得住气,只怕这次情况真的不妙,“对了,大少爷临走时说没事,让你不要担心。二老爷说,他已经托人了。”又压低声音道:“刘玄跑了也好,现在都知道是他干的,这样别人就没事了。” 刘秀苦笑一下。 “二老爷还说,以后不要和刘玄走太近,连自己老爹都不顾的人,想必……” 刘全正说着话,“吱嘎”一声,就听一名狱卒远远冲着刘秀喊道:“刘秀,有人来看你。” 昏暗光影中,只见邓晨走过来。刘秀一愣,只觉邓晨的笑容格外温暖。 “二姐夫,你怎么来了?” “我本想过两天再来,你二姐着急,让我赶紧想办法。一会儿他们问你刘子张的事,你就说不知道。” “这我明白,再说我本来也不知道。”刘秀嘿嘿一笑。 “这帮人无事生非,就想敲点东西。我已经给他们说好了,你少说话就行。” 刘秀正要说话,又听狱卒远远叫道:“刘秀,出来吧,跟我上堂。” 邓晨对刘秀一笑,“这些人都是见钱眼开的东西。” 等刘秀走近,狱卒压低声音道:“一会严大将军要见你。” “严大将军?怎么回事?”邓晨一愣,生怕节外生枝,但看狱卒笑得谄媚,知道应当无事,心中略宽。 “我也不知什么事,严大将军说要见你,肯定是好事。” 刘秀心想严大将军莫非是当朝名将纳言将军严尤? 严大将军果然是纳言将军严尤。严尤早年是王莽的同窗,精通军事,善于用兵,为王莽平定了高句丽和匈奴的反叛,是新朝很有名望的将领。严尤出任过新朝的大司马,但后来为王莽的亲戚所排斥,失去了权势,做了京外带兵的将军,兼管当地的治安,如今正好在宛城。 严尤见刘秀眉清目秀、文质彬彬,温言问道:“你就是刘良家的?” 刘秀见严尤双目炯炯、须发半白,笑声爽朗有力,却不知他究竟何意,便点头不语。 一名官吏在严尤耳前轻声说了几句。严尤哈哈一笑,“长得这么清秀,怎么给弄到监狱了?” 周围的人都跟着大笑。 刘秀脸上一红,不满道:“我是清清白白,倒是不知怎么就被弄进了监狱。” 堂上那人道:“你私贩粮谷,岂是无罪,不过是念你初犯,不予深究。” 刘秀见他说的不过是贩卖粮食之事,心中略安,“我只是拿自己种的粮食换点东西。” 那人在严尤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严尤一摆手,爽朗道:“不用多说,我认识他叔叔,是个正直人,你们看他这样子,哪里像坏人?这点事就不要再说了。” 严尤又独对刘秀道:“看你容貌端正,不要走错了路,好好做点事,别让你叔叔失望。” 原来刘良当初与严尤是同僚,彼此相熟,这次正好巧遇严尤到宛城管事,刘良便去找严尤。严尤虽在朝中失宠,但在地方上很有声望,这点事自不在话下。 2-12 刘秀回到舂陵,想方设法解救刘子张,却被官府断然拒绝,非要得刘玄不可。不久有人来报刘玄已死,尸体和棺材都送回来了。官府派人验尸,发现刘玄果然已死,便将刘子张释放了。 经过这一系列事,刘家与官府的关系变得更加微妙,刘縯一边继续练兵习武,一边小心洞察天下变化。官府一边维持着与刘縯的表面友善,一边暗中监视着刘家的动态。 刘秀的贩粮由于涉及到各色人物,还时有纠纷,这让刘秀一度成为官府关注的重点,刘縯思虑再三,决定安排刘秀去长安读书,暂时避开官府的耳目。刘秀虽然不情愿离开,但能去读书长见识正是自己所愿,权衡之下,终于决定前往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