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北地 (第1/3页)
“罪臣陈彦川谢圣上隆恩!” 陈彦川跪倒在地,身后跪着两三个亲信。他三拜九叩之后恭敬无比的从面前这个面白无须的太监手上接过了圣旨。 “刘公公一路舟车劳顿,小人准备了一桌酒席,还望刘公公赏脸!”陈彦川恭恭敬敬的说道。 那太监笑了起来,他抓起陈彦川的手,在他手背上拍了拍说道:“咱家就说陈将军英明神武,岂能作乱,一定是收了小人挑拨!如今一看陈将军便更加证实了咱家的猜想。” “刘公公不愧为天子近臣!果真是慧眼识人,小人这里有些心意,还望刘公公不要嫌弃!”说着陈彦川的手上一张银票一闪而过,被刘公公收进了袖中。 “哈哈哈哈,先吃饭,先吃饭。”刘公公被陈彦川的马匹拍的浑身舒坦,又拿了好处,心情自然是大好,笑着就往徐州城内的酒楼走去。 “末将还有军务在身,恕不能陪同,你们几个将刘公公陪好!要是有丝毫怠慢,军法处置!”陈彦川厉声对着身后几个亲信说道,他可不想陪着这老太监去吃饭,于是所幸安排了几个机灵的亲信陪着。 “陈将军大可自便,咱家这一路还真有些饿了。”刘公公也并不在意陈彦川能否陪同,反正这一趟差事办成了,又拿了好处,自己的任务已经算是完成了。 陈彦川低头拱手送别了刘公公,随后直起了腰,将手中圣旨随手扔给了一个亲信,吩咐道:“找个地方收起来。” “将军,咱还真的要招安不成?”那亲信接过甚至挠了挠头问道。 “招个屁,那西军和西北军跟疯狗一样跟在屁股后面,不用招安把他们甩掉老子咋办?”陈彦川没好气的回答道。 “那将军还给那死太监送礼,要咱们还不如一刀砍了,看见太监就恶心......” “你懂个屁!这太监留着有用,要反也不能现在反,得等到他们放松警惕才行。” 陈彦川叹了一口气,其实他对于招安从来就没放在心上,在他看来招安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但是自己昨日得到消息北元攻破了拒北城,现如今自己的大本营都没了,局势变化之下他也不得不考虑是否真的招安算了。毕竟现在这个情况下若是被朝廷击败,可就再也没有半点回转的余地了。 “算球,乱世出英雄,富贵险中求!人死大不了鸟朝天,怕个球!”陈彦川恶狠狠的嘀咕道,随即坚定了脸上的表情,大声叫到:“传我命令,全军整备,向南进发!” “将军,去南边干嘛?” “老子说去打北蛮子你信吗?”陈彦川的脸上浮现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说道。 “督师,夜深了。” 济南府外的军营之中,除了营门口还燃烧着几支火把,整个大营之内也就剩下处于中心的裴度帅帐内还有些微弱的灯光。此刻裴度正接着昏暗的油灯写一封奏折,神情专注的他并未听见身边亲兵的提醒。 “督师......” “怎么?”裴度抬起头,泛红的双眼看向那名发出声音的亲卫。 “夜深了,您都连着好几天没睡了.......” “知道了。你先下去歇息吧,等这封奏折写好后我便歇息了。”裴度挥挥手,那亲信见劝说无效只得行礼后离开了大帐。 裴度继续低下头对付起桌上的奏折,以往谢温在身旁的时候都是谢温负责,现如今谢温远在徐州,裴督师只好亲自上阵来写。对于从小就没怎么认真读书的裴度来说,写好一封让自己满意的奏折也和打一场艰苦的战役耗费的精神相差无几了。 “微臣愿带兵......不对,请兵好一些。”裴度自言自语道,刚提笔要写又自嘲的笑了笑“本来就是老子的兵,还请个毛,就带兵算了!” “......陈彦川、谢彬二人甚为狡猾......不可不防......微臣愿带兵驱逐北虏,光复拒北城......不错,就这样!”裴度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一个懒腰。 总算把这劳什子奏折写好了,也不知道谁他妈规定的必须用这种文绉绉的话语。裴度又将整个奏折从头到尾检查了一番这才满意的点点头,小心翼翼的吹干了奏折上的墨痕,随后唤进来了一个亲兵。 “将此封奏折快马加鞭送出至南京!” “是,督师大人。” 那亲兵拿起奏折便准备出帐,却被裴度叫住。 “谢彬那边可有动静?” “回督师大人,暂时没有什么动静,收到招安的圣旨后他们只是派出人来联系我军,说要保持一定距离,免得引起摩擦误会。” 裴度轻轻哦了一声,想来乱军新招安不久,这个要求也算合乎情理。便挥了挥手,那亲兵便行礼之后离开了大帐。 裴度则是干脆仰面躺倒在桌案之上,细细的想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本来济南的战局在裴度感到后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谢彬的军队两面受敌,只能苦苦支撑,随着前日西北军赶到,谢彬的情况更是每况愈下,眼瞅着就要覆灭之时,却好死不死的传来了招安的圣旨。这下济南城守军、西北军加上裴度的军队都只能在胜利的果实面前戛然而止,眼睁睁的看着乱军摇身一变又成为了朝廷官兵。三方势力对这个结果自然是无比懊恼,就当他们准备联名上书请示朝廷严惩乱军之时。坏消息却接踵而至,号称永不沦陷的拒北城一夜之间被北元大军所破,整整十万北元大军已经跃马南下。这下裴度心里清楚朝廷更加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