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抉择两难 (第1/2页)
朱棣刚刚回到帐内,朱能、朱高煦、丘福等燕军高级将领,全都心急如焚的跑了进来。 没办法,各营各寨叛逃的人太多。 他们需要朱棣出来主持大局。 “父王!” 朱高煦说道:“现在叛逃的兵将越来越多,这可如何是好?” “王爷!”丘福上前道:“现在阻止已经来不及了,不如趁此混乱之际,我们率军突围,或可成功。” 所有人都很着急,如果只是被围困,他们或许还有回旋余地,比如与官军殊死一搏。 可是眼下情况不同,朱允炆让人在阵前炖rou,以此引诱燕军投降,加上北平被攻破,这些兵将也就更加没有战斗力了。 即使如此,帐内诸将,却没有一个人劝说朱棣投降。 并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不敢。 在他们看来,即使真要向朝廷投降,最后做出投降决定的那个人,也必须是燕王朱棣。 “尔等都退下吧!” 朱棣说着摆了摆手,似乎根本不在意这些兵将叛逃。 当然,他现在就算想在意,也没有任何意义。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兵败如山倒。 来不及了。 “父王!” “王爷!” 诸将显得有些焦虑,朱棣却依然平淡的道:“诸位都先下去休息,本王自有主张。” 说完也不再搭理这些将领,而是一个人陷入了沉思。 本来想让燕王给大家指条明路,或者说计划,至少让大伙儿知道该怎么办,可是朱棣的冷淡,让诸将是一脸茫然。 退出大帐的将领,都是无奈的摇头叹息,再回头看向营帐四处,越来越多的兵将离开营帐,去向官军投降了。 另一边,官军中军帐内,皇帝朱允炆这一刻,是真的放松了下来,燕军投降的事情,他已经得知。 “方爱卿!”朱允炆淡淡的道:“爱卿以为,燕王会降否?” 至从得知燕军不断有人投降,但是燕王朱棣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此前他也派御史叶西贤,去见过朱棣,希望朱棣能够罢兵投降,如果能够快速结束这场战争,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可是—— 真当燕军投降的人数越来越多,朱允炆反而有些疑惑,燕王朱棣他会投降吗? “回皇上!”方孝孺闻言顿了顿,微微摇头道:“微臣觉得,燕王为人高傲,想让他投降,恐怕很难。” “哦”朱允炆顿了一下,问道:“现如今燕军大势已去,他还有何本钱,敢于与朕为敌?” 方孝孺没有回答,只是莫名的叹息一声。 朱棣投降,这场靖难之战就会宣布结束,这对于朱允炆来说应该是好事情,但是如今的朱允炆,却好像并不希望朱棣投降。 为什么? 因为朱棣太强了。 原来的历史,已经证明过。 即使他真的愿意归降,对于朱允炆来说,这也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就是,如果朱棣投降了,他该如何处置他。 杀了? 不行,此前派御史叶西贤去燕军营帐,为了结束战争,朱允炆已经许诺,如果愿意归降,可免死罪,正所谓君无戏言。 不杀? 太危险了,万一那天这人又起兵造反,那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如大明战神朱祁镇就是先例。 朱祁钰不是也将其软禁,但是后来朱祁镇不也成功复辟吗? 虽然朱棣不是皇帝,但是这些年来,拥护他的人,可是也有不少,按照历史记载,就是建文朝廷,就有不少人,他们更希望朱棣来做大明朝的皇帝。 如今的朱允炆是穿越者,对于封建社会皇权的争斗,他是没什么经验的,他也只是通过前世看过的影视剧、史料,有一些浅显的了解,但是真当他身处其中还是有些反应不及。 面对如此两难选择,朱允炆有些头疼。 再说燕军,经过大半天的折腾,近四万燕军,向朝廷归降的人数不断攀升,时至傍晚时,燕军营寨到处都是空空如也,仅剩中军还有三四千人。 这三四千人非常顽固,即使整座营寨都跑得差不多了,即使对面官军阵前那些吃rou喝酒场面,他们除了偷偷咽咽口水,却没有一人挪动脚步。 中军帐外。 朱高煦、朱能、丘福等人,一直在帐外徘徊,此前好几次想要再次进帐,但是都被大帐门口的侍卫拦下。 “王爷有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