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别开生面的封侯典礼 (第2/2页)
各拍一下。 收剑,再把圣旨和一枚特制的侯爵勋章授予呼兰藻。 封爵礼仪就算完成了。 当然,这个册封仪式事前沟通过。 由周叙提出来的,说是曾经镛王拜将拜相的隆重礼仪。 用竹简,肯定记录不了多少东西。 加上后期镛国衰落,典籍多有散失。 镛国连礼官都没有了。没几个人能考察清楚,是否有个这样的礼仪。 周公说有,那就可以有。 何况呼兰藻这种庶民出生的国主,基本上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记载礼仪规范的典籍。 周叙和离国国主呼兰藻说,由太监去宣旨册封的形式不够庄重,典雅。 镛文王连太监宫女都没有,不可能是现在这种太监宣旨册封的方式。 册封应该用传说中,登台拜相和拜将的方式来册封。 离国国主一看这个封侯礼仪,非常赞赏。 用如此庄重的礼仪,离国国主非常高兴。并且赞同以后都用这个仪式封爵。 敢于让镛王拿剑抵着脖子,自然表示他心胸坦荡,忠心于天子。 乱臣贼子,不怕镛王顺手一剑砍了脖子吗? 呼兰藻从自家的祖辈往上找,就没有什么名人。 因为他们本来是没有姓的。离人跟着镛王赶走了鞣人,有了自己的封地。 自然就学习若夏大陆的其他诸侯国,设立统治制度,使用文字。 当然就得要有姓氏了。 所以离国人的姓氏乱七八糟的。有些还用田边,地头做姓呢! 呼兰这个姓,因为他们聚集的地区叫呼兰。就用呼兰作为姓了。 如今有天子如此庄重的册封,离国国主算是名正言顺了。 至少天下的诸侯,没谁敢明面上说离国是僭越称王了。 而且受这么一封侯,反而显示了那些自称王的国王才是僭越。 而离国国主驱逐原国王是正义的,是为天子讨伐不臣。原离王僭越称王,是伪王,从法理上讲,就该被驱逐。 天子就该收回他们的封地另封有功之臣。 毕竟现在大家还承认是镛朝。不去受镛王册封的王那就是伪王。 离国有琴海北各岛国强大海军在背后支持。 琴北岛国用海船把离国人从海路运送过凤栖港来,离国自然不用担心仇敌路上的截杀。 而且国王过来,还可以借琴海北岛国出海船的机会,带东西过来交易啊。 离国海运落后,都是等别人上门来交易,中间海商不知道赚了多少差价,哪有直接拉到凤栖港来交易赚钱呢? 而用这么一个仪式,提高册封的神圣感。 同时呢!也算是暗暗的增强镛王的权威。 当其他的国主也觉得这么一个册封典礼,更能体现他们的合法性的时候。 大家就重视册封了。 如此,姜时的收入就增加了。 你看,人家离国人不但免了镛国的外债,还把收了的欠款退回来。 你们要举行这样的一个册封。是不是该有所表示呢?嘿嘿! 周叙暗想。 罗泽接手了凤栖城,当然守城军队和维护治安的人员,自然就是由诸侯提供,以前是兰雅一家,现在是几大诸侯一起提供军队,供镛王指派。 以前连傀儡都不是了。兰雅国赞助镛王室,就如同民国出钱给溥议一样的。 兰雅自己搞自己的一套,镛王相当于和他们平等的异国国王。 而现在天子把凤栖城从兰雅国人的手里拿了回来。 再通过离国国主自削王号,尊天子。 姜时又开始有天下共主的趋势了。 虽然姜时对其他诸侯指挥不了。璇矶郡的其他地方也管不着。 但对凤栖城的管理,姜时多少有点权了。 册封仪式结束。隗阶也开始接手王宫,整顿王宫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