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章道元初 (第1/2页)
苍茫的神州大地上,旭日东升。久雪转晴之时,寒气最是刺骨。 故事发生在大梁这片土地上,此时的南梁虽未败落,却也只能说是苟延残喘。 北方汉化的胡人建立的北燕帝国,匍匐在祖龙河边,耀武扬威。西夏王朝盘踞河套,世代威胁关中。 连年岁币,代代和亲。汴梁城里的达官贵族,蹴鞠遛狗,歌舞升平。不过是冢中枯骨,外表的繁华只是一种麻醉。 当今官家,旬日前,突然昭告天下。自封为道君,全称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改元“道元”。正一道、全真等多派魁首,协助道君祭天。道家祖庭当代人间监察,也默认了此事。 自此人间巨变即将来临。 北燕信佛,却是密宗喇嘛横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楔语“阿弥陀佛”突然变成“南无阿弥陀佛”时,就开始消完。直至理宗灭佛,横生三世佛中,中央世尊,金身不现神州。 北方的石窟中,大日如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号曰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南梁道家祭天封禅,昭告佛道正式对垒。 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汴梁歌舞几时休? 道元一年一月初三,刚过完十六岁生日的沈逸清,拧着两封红牛皮纸盒,走出自己破落的二进院。 望着金陵城鳞次栉比的街市,他立起了父亲留下的狐裘衣领。遮掩的不仅是寒风,更是羞愧。 虽然是初春,积雪却未全融,冷得人不想出门。 金陵城乃是江南道制所,更是三朝故都。繁华不及汴京,也是数得着的膏腴之地。 沈家所在虽属北城,却是偏僻旮旯。 所谓贵居北,富聚西。沈逸清的祖上也曾大富大贵,现如今只留下一座东北角的二进院子。唯一一件体面的狐裘,还是父亲遗物,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大了。 其父故于护送金陵吴王次女,北上和亲变故中。 府衙缅怀沈家世代功勋,沈逸清承袭从七品呈功郎,成年之期入衙排职。 今日初三,沈逸清勒紧裤腰带备齐好礼,拜会其父故交蓝大力。虽然对他来说,是下足血本。但是看看手里的牛皮纸盒,却不免羞愧。 没办法穷的。 他师傅,跛脚道士,在其医治沈母无效时曾言。沈逸清的路不在天仙道,而在六扇门。 师傅在他母亲亡故后,带着师兄师姐,一路向西去往道家祖庭游历。 他领着从七品一半的俸禄,cao持着自己“光鲜”的家。 除了那些八竿子打不打一撇的亲戚打秋风,还得按照师傅留下的方子买药修行。 师傅说天仙修道,鬼蜮弄法,人间习武。 邋遢老道,他却是修仙百艺,样样精通。 他的三个弟子分别承袭他天鬼人三道的衣钵,对于自己的本事百般吹嘘。 至于他叫什么名字,沈逸清并不知晓。只记得他是沈父初亡情景,沈母心力憔悴时,管家张榜求医,为了十两黄金来的沈府。这跛脚道士,起初没有人信他。一见沈逸清,就咋咋呼呼的说他是天赐瑰宝。死皮赖脸的收下沈逸清为徒。 沈府起初家底厚,跛道人开方,家里还支撑得起。沈母心如明镜,知道这邋遢老道打什么主意。就当是自己独子的学费,临故留下遗言,让管家沈全,勉力支撑。 结果,跛道人养三个徒弟的药费,生生把沈家拖成了个破落户。 想当年南梁初立,金陵沈家可是江南第一富户。虽说是穷文富武,可这跛脚道士坑蒙拐骗的手段也未免太夸张了。 在江南道,这事成了一大笑话。 官家沈全没少在背地里扎小人,可他扎的小草人总是奇奇怪怪的作弄他。比如他要下针的时候小人突然动起来,一把夺过铁针吃掉,或者对他吐口水。自此沈官家拿这邋遢道人,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沈官家对这老道的埋怨是罄竹难书。最让他憎恨的是,老道明明有道法在身,却不传于公子。糊弄沈家包揽三个人的学费,却只学世人眼中最粗鄙的武功。何其卑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