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长孙_第334章 翻牌子(超大章,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4章 翻牌子(超大章,求订阅)) (第2/9页)

豆要是丰收了,那个数量可就非常可观了。”

    “土豆的产量,大家都已经亲自见识过的。

    移民点是朝廷非常重视的地方,那些信息应该是真的。

    再说了,你只要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西市好几家酒肆里头都已经开始推出了使用土豆的菜式呢。

    这说明土豆的产量肯定已经很不错,足够明年各地种植土豆的种子使用了。”

    张屠夫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观点。

    “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道理呢。那我就先不买了。”

    刘大娘认识张屠夫那么多年了,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

    ……

    丰收是好事。

    不过丰收有时候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作为民部尚书,马周此时的心情就是比较复杂。

    “陛下,这土豆的种植,如今算是彻底的形成了规模了。但是土豆的保存和运输还是有比较多的问题。

    很可能会出现有些地方的土豆因为保存运输不善的原因而坏掉。”

    为了统计今年的粮食产量,民部可是安排了不少的胥吏去到各个地方跟踪粮食收成的情况。

    甚至民部还跟渭水书院数学院一起合作,制作了一套测算大唐粮食年产量的模型。

    毕竟按照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要完全准确的统计各地的粮食产量,还是很有难度的。

    事实上,历朝历代的很多数据,都是一个大概的数量。

    “跟粟米和稻谷之类的粮食比起来,土豆和地瓜在保存和运输方便确实没有优势。

    这对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推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一旦百姓们的粮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之后,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就会开始下降。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许多对于马周等这个年代的人来说是问题的事情,对于李承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事情。

    “明年开始,土豆和地瓜就可以在大唐各地广泛的种植,运输问题可以一定程度得到解决。

    至于保存问题,那就可以通过深加工来解决。”

    “深加工?”

    虽然马周已经习惯了时不时的从李承宗口里面听到一些新式的词语。

    深加工这三个字从字面上也大概能够猜测到什么意思。

    但是具体如何深加工,他却是没有任何的概念。

    毕竟土豆和地瓜这个东西进入到大家的视野里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大家除了知道这个东西是亩产千斤的好东西之外,其他的很多情况都还是不了解的。

    只有等到家家户户都可以种植土豆和地瓜,大家对于他们的利用情况才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

    “土豆是一种淀粉含量很高的粮食,可以把土豆加工成淀粉,然后制作成土豆粉。

    这就跟米粉、面条差不多的东西。

    这么一来,不仅土豆粉的运输变得简单了很多,保存问题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解决。

    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不大可能家家户户都去挖地窖来储存土豆和地瓜。

    但是土豆粉的话,就可以跟普通的粟米一样保存了。

    除此之外,地瓜可以制作成地瓜干,煮熟了之后晒成干了,轻轻松松就可以放一年。”

    虽然土豆和地瓜有很多用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

    李承宗觉得现在没有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

    让大家知道其中最关键的一两种处理方法就可以了。

    至于以后更多的方案,那就完全可以依靠大家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发挥了。

    李承宗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去cao心的。

    也没有必要cao心那么多。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陛下,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那么今后土豆的种植面积就有了很大的扩大空间了。

    土豆粉条既可以当成主食,也可以当成是菜式呢。”

    马周眼前一亮,心中松了一口气。

    这两种深加工的方法,听起来都不是非常的难,技术难度也不高。

    完全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啊。

    “马周,你也不要对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寄托太高的期望。

    刚开始的时候,土豆和地瓜的高产可以吸引大家拼命的扩大种植面积。

    但是当土豆和地瓜的种植面积上来之后,价格必然会大幅度的下降。

    到时候土豆和地瓜的价格肯定是会比粟米低的。

    并且同等情况下,大家肯定是更加喜欢吃粟米、大米之类的传统粮食。”

    结合后世的经验,李承宗知道水稻和小麦才是主粮。

    哪怕是玉米的前途都比土豆和地瓜要高。

    眼下大家的热情是因为特殊的背景,过个几年,大家种植土豆和地瓜的热情估计就没有那么高了。

    “陛下,真的到了您说的这个场景,说明我们大唐大部分百姓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

    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以做到这一点,陛下实乃是千古一帝啊。”

    谁说名臣就不会拍马屁了?

    马周平时看起来很老实的样子,但是该拍马屁的时候,一点也不会落下。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啊。”

    马周:???

    ……

    饱暖思**。

    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李承宗一觉醒来,发现内裤里黏糊糊的。

    这似乎有点不是事啊。

    当初选秀进入到皇宫的妃子,如今都被扔到了京师大学堂。

    最近几个月,京师大学堂也算是折腾出了不少事情。

    这背后蕴含的意义,李承宗自然是看的很透彻。

    看来,到了自己翻牌子的时候了。

    来到大唐那么多年了,自己还没有好好的享受一把。

    那醉卧美人膝的事情,体验起来应该也是很不错的。

    “李和,今晚去王美人那里休息吧。”

    一大早,李承宗喝了一碗小米粥之后,轻飘飘的冒出了一句话。

    旁边伺候着吃饭的李和愣了一下,赶紧回复说:“陛下,奴婢马上去就安排。”

    很快的,李承宗翻了王美人的牌子这个事情,就在大兴宫中传开了。

    几年了,陛下终于想起后宫的妃子了。

    许多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情都很是激动。

    “太后娘娘,我做了一些小点心,您尝一尝口味如何。”

    郑宁颖是荥阳郑氏的嫡女,从辈分上来说,她要叫郑观音一声姑姑。

    这李承宗翻了王佳人的牌子,郑宁颖立马就着急了。

    大家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显然王佳人先跑了,她能不着急吗?

    大兴宫中,现在还没有女主人呢。

    李承宗的妃子们,别说皇后,连贵妃都还没有册封一个。

    几个美人就已经是后宫之中品级最高的存在了。

    这个时候,谁先得到李承宗的宠幸,就有可能先被册封为贵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