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4章 高句丽灭国(上) (第1/3页)
,大唐皇长孙 平壤城慢慢的恢复了宁静。 对于被大唐统治,高句丽百姓们的反抗似乎并没有那么的强烈。 这个年代,许多国家的百姓,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还没有那么的强烈。 特别是唐人从外观上看,跟高句丽人没有什么差别。 再加上大唐的强大,让高句丽人更加生不起什么反抗的想法了。 当然了,高句丽国王高建武主动的投诚,这也算是帮了李靖大忙了。 狭天子以令诸侯。 这个做法,在高句丽也是一样有点效果的。 哪怕是渊盖苏文的人,也有一些在见识了唐军的厉害之后,快速的投降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平壤城四周的城池,都已经改旗易帜了。 如今李靖已经抽调了一大半的兵马,开始朝着辽东而去,准备跟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兵马胜利会师,彻底的灭掉高句丽。 “大总管,很多城池都是继续留给高句丽人负责管理,他们会不会到时候又背叛我们啊?” 冯立对于高句丽人显然不是很有信心。 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我们重新安排上去的各个城主,手上都沾满了原本高句丽官员和贵族的血。 如果他们背叛我们,那么首先就要担心被高句丽自己人清算。 只要我们能够在战场上一直取得胜利,他们会比我们唐人自己还要忠诚。 如果我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佳,那么结果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李靖倒是看的很明白。 他总共就只有几万的兵马可以调用,自然是不可能全部撒胡椒一样的分散到各个城池。 那样子实在是太危险了。 “那倒也是,只要高建武和渊盖苏文都臣服于我们,或者是被我们打败了,那么高句丽国内敢反抗的人就少了。” “我也已经吩咐下去了,最近一年,任何一个城池的高句丽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勋贵,亦或是普通百姓。 只要违背了我们公布的条例,全家都要贬为奴隶。 如今登州来的那帮商家联合了平壤城内一部分高句丽世家大族,比谁都积极的去找别人的问题点。 把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矛盾,尽可能的转嫁到他们内部,这对于今后大唐统治高句丽是有好处的。” 李靖显然不是拍拍屁股就带着兵马离开了。 除了平壤城有驻军之外,其他地方也都是有相关的手段来配合统治。 甚至有些世家大族投靠唐军之后,对于治理地方比大唐还要积极。 高句丽的人口不少,只要合理的把一些人变成奴仆,就能卖给大唐商家换钱。 “大总管这一个安排还真是秒啊,既解决了我们国内一些作坊和农场用工紧张的局面,又给高句丽人施加了足够的压力。 顺便还帮投靠我们的高句丽人清理了一遍对手。 简直就是一箭三雕呢。” 冯立意识到李靖的这个安排的妙处的时候,脸上都是笑容。 至于这样子的安排是不是会给高句丽人带来不公平,这压根就不是他们会去考虑的事情。 这个年代,哪来的那么多公平? “我这也是跟陛下学习的,能够用更加灵活的手段解决,就没有必要硬碰硬。 这样子我们大唐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战争的投入,却又是可以最大程度的获得战争的红利。 以后孔颖达那帮人要是再敢叫嚣着好战必亡,我就让民部把这场战争的投入和回报给统计出来。 看看朝廷到底是花费的钱财更多,还是收获的钱财更多。” 到了李靖这个位置,需要顾虑的东西就很少了。 只要不在涉及谋反的事情上有什么牵连,这辈子他就无敌了。 哪怕是李承宗的弟弟meimei,也不敢轻易的去招惹他。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渤海道行军大总管的花费,还真是比收获要低。 登州的那些商家去到平壤城之后,通过购买那些商品和俘虏、战利品,就给我们贡献了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再加上后面抄家的收获,这一场战争,我们把大唐海军的一部分投入都给挣回来了。” 打仗还能挣钱。 冯立实在是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也不知道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那边的情况如何了,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到了辽东城了。” 以李靖的眼光来看待这场战争,显然是辽东那边的难度是更高的。 平壤这边的话,单单出其不意这一点,就占据了先机。 再加上这么多年以来,高句丽的军事建设重点都在辽东道,那辽东城更是高句丽第一坚城。 薛万彻要想轻易的拿下来,李靖还真是有点担心。 当然了,他倒不是担心薛万彻会吃败仗。 就以大唐的军事装备,想要吃败仗都是有点难的。 但是同样的作战,代价的大小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他不希望薛万彻那边赢得那么难堪,到时候两边一对比,虽然显得自己很厉害,但却是很招仇恨。 已经贵为国公的李靖,对于升官发财没有太大的想法了。 自然是不想凭空得罪人。 再说了,薛万彻那边的代价要是太高的话,牺牲的也是大唐的将士啊。 “兵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准备了大量的热气球和火油弹,并且六管女菩萨的准备数量也是非常可观。 虽然火炮由于运输的问题,数量不是很充足,并且到达的时间可能也会有滞后。 但是我觉得凭借着这些条件,薛总管应该可以比较轻易的取得胜利的。” 冯立跟薛万彻还是比较熟悉的,对于这个猛将,他也算是比较了解。 虽然薛万彻在统兵作战方面的本事可能不如李靖,但是对付高句丽是绰绰有余了。 历史上,杨广会连续三次都败于高句丽,并不是因为高句丽太厉害了。 而是因为杨广瞎指挥,生生的把那么多的猛将都给葬送了。 要不然的话,还有没有大唐什么事情都不好说呢。 “希望如此吧,辽东那边是陛下非常重视的,将来准备成立辽东道来管理,这一次的战役,是一定要把高句丽给灭了。” 对于李承宗的战略目的,李靖倒是把握的很充分。 充分的领悟到领导的用心,这才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