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6章 金胜曼送上门 (第2/3页)
的教谕都由我们大唐来安排。 他们的目的就是教授高句丽的学员一些儒学知识,并教授他们如何更好的将这些儒学知识传播给其他人。 说白了,我们希望师范学院的学员将来都能成为高句丽人当中的教谕,进入到各所蒙学和小学之中。 等到这些高句丽人小学毕业之后,就可以来到长安城来进入到各个书院去学习。” 要彻底的统治一个地方,肯定是要在思想和文化领域上去的进展。 要不然的话,这种统治绝对是暂时的,迟早是会被推翻的。 这个情况,岑文本自然是充分的考虑了。 “这些师范学院,教谕是我们大唐的,那么管理什么的自然也是由我们大唐说了算咯?” “那是自然!” “岑尚书,这个方向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支持的,国子监也愿意配合礼部的工作。” 孔颖达也是老jianian巨猾,就是要等着岑文本主动的请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至于官面上要让国子监配合的,他自然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平壤师范学院的规模会比较大,需要上百个教谕,我觉得曲阜孔家可以把家中的一些子弟安排去平壤。 孔祭酒也可以请颜家和孟家的人安排一些子弟前往平壤城。 虽然眼下已经是冬天了,但是陛下会说服韩王殿下把他的王宫让出来作为平壤师范学院的校址。 所以现在就需要准备教谕、学员等各方面的工作,过完年之后立马开学。 争取在明年培养出第一批的教谕。” 大唐在平壤城的这些安排,都是为政治服务的。 只是学习了一年的学员能够有什么水平,这已经不重要了。 反正第一批选出来的肯定是会唐文的人。 他们经过一年的洗脑,能够对着书本把《论语、《尚书之类的内容传授给学员就足够了。 反正大唐也不是真的指望这些高句丽人将来能够出什么大的文化人。 当然了,在这种体制的培养之下,将来高句丽肯定是可以出几个文化人的。 但是这不是更好吗? 更加有助于高句丽融入到大唐之中。 “时间这么紧张的吗?” 如今已经十一月份了,很快今年就过去了。 留给平壤师范学院的准备时间已经不多了。 难怪孔颖达感到一点点头疼。 “孔祭酒要是觉得有困难的话,这平壤师范学院院长的位置,留给其他人也是没有问题的。 哦,对了,本官忘记说,平壤师范学院的院长,同时也会兼任韩王府长史的职位,负责韩王府的诸多大事。” 岑文本再一次的抛出了一个诱饵。 一个亲王的长史,那可是至少从四品,甚至可以是正四品。 在官员品级普遍不是那么高的大唐,这个位置已经很不错了。 “朝廷有事情需要我等配合,国子监和我都是会全力支持的。 不过我觉得既然朝廷在平壤那边有那么多的学院需要建设,倒不如一次性的一起推进。 这样子反倒是可以减少很多的重复工作。 一座平壤师范学院完全不够用,可以再在其他几个地方,修建几座平壤师范学院的分院。” 说出这话的时候,基本上就意味着孔颖达已经同意了岑文本的提议。 只不过是现在还想要再拿点好处回来。 喜欢权利的人,是绝对不会嫌弃权利不够的。 如今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出现在孔颖达面前,他怎么可能放弃呢? “这个原则上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孔祭酒能够搞定教谕的安排,本官一定全力的配合。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么孔祭酒就需要立马开始准备了。 本官也会跟陛下提议,让人飞鸽传书去登州,然后立马筹备物资去平壤。” 岑文本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陛下交给自己的任务,圆满完成了啊。 …… “阿耶,《大唐报上把辽东道的情况吹嘘的那么好,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萧锐很是困惑的放下一份报纸,心中拿不定主意。 萧家也一直成为大唐顶级的家族,一定不能原地踏步。 这个是萧家内部已经形成共识的事情。 但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在哪里,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理解的。 哪怕是萧锐自己在不同的时候,想法也是会变化。 到目前为止,造船业算是一个发展重点。 然后在镇北道投资农场,也算是一个发展方向。 蒸汽机等各种新式的设备,自然也是了。 “《大唐报作为我们大唐销量最大的一份报纸,又是陛下当年亲自筹建的。 这上面的文章,不能简单地当成是一般的文章来看待。 每一篇文章背后,很可能都是蕴含了一些特别的含义。 就像是这段时间《大唐报上面都是不停地刊登辽东道的相关情况,不断的描绘着辽东道的未来。 从这里面,你就应该能够看出来,在陛下心中,发展辽东道是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至于辽东道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好,这个需要大家自己去判断。 报纸上居然说了辽东那里很适合种植单季的水稻,适合种植大豆和土豆。 还说那里的土地非常的肥沃,有很多黑土地。 并且辽东不缺水,各种树木、动物也很多。 这些消息,想来不会是空xue来风。” 萧r虽然年纪大了,不过身体却是一直都不错。 他没有跟着李渊去大唐各地到处转悠,而是留在长安城,很是低调的过日子。 对于朝中的很多变化,他都会好好的给自己儿子分析,希望他能够尽快的成长起来。 “那阿耶你的意思是我们萧家也要考虑安排人员去辽东发展?” 虽然萧r年纪大了,但是萧家还是他说了算。 这些大事,萧锐肯定是要听他阿耶的。 “我听说工部那边已经在开始加速修建朔州到幽州的水泥道路了。 幽州到辽东城的水泥道路,明年也会开工修建。 甚至辽东城到国内城等几座城池的水泥道路,也都在考虑之中。 朝廷投入了那么大的成本,肯定是希望辽东能够大发展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