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易筋洗髓圆满(求推荐、求月票) (第1/1页)
…… 既然开了口,李适很快就把父母之死的案子简单说了一遍,又指出里面的疑点,以及特意避重就轻描述的经过。 谁成想,王通判油盐不进,铁了心要包庇背后的真凶,无论李适如何暗示他后果,都不曾多言。 拐着弯,打着哈哈应付他。 可恨! 这里得不到信息,就只能去曾发生过口角的酒肆询问。 光天化日之下,官府之中,他不可能真把这瘪犊子杀了。 于情于理都不该这样做。 王通判目送李适离去,随即冷哼一声,朝身边的亲信耳语一声。 最后再通知一遍,要是还不以为意,对他视而不见,那出了事,可就不能怪他王通判。 …… 李家大院。 李适暂时回来了,那间酒肆今日未开,又不认识老板,只能先回来,继续练武,一平心中郁气。 时至中午。 顾老头,晃晃悠悠的回来了,脸颊带着红润,显然喝了酒。 见到李适正在后院练武,满意点头。 正要一头栽倒在躺椅上。 李适却也见着了他,几个快步跑了过来。 “哎顾老,别睡,问你个事。” “又有事?” 顾千睁着眼,这臭小子事情也太多了,但刚吃了顿白食,有些不好意思,便囔囔着。 “快问快问,别打扰老夫休息。” “这世间可有吞魂夺舍之法?” “哦?你问这个做甚,小小年纪就起这般心思?!” “不是,我替一个朋友问的。” 顾千一愣。 “没想到你小子也有朋友,我怎么从没见过。” “……”李适。 “行吧,告诉你也不是不行。” 看着李适期待的眼睛,顾千长叹一口气,眼神迷离起来。 “说有便有,说没有也算没有,如今这个世道啊,早就没有喽。” 说完,一头栽倒在躺椅上,手还扣着一只鼻孔,打起鼾来。 无语了。 李适叹息一声,顾千是上三品的武道强者,几乎是这个世界最顶级的一档高手,他说没有,那多半就是没有。 楚灵儿的事,暂且放下。 摇摇头。 转头便练枪去了。 夜晚。 月明星稀,李适全身泡在药浴桶中,盘坐于底,手结金刚印。 其皮肤通红冒着蒸汽,一丝丝rou眼可见的金色流光在他体内游荡。 这是洗髓经练出来的金刚之力! 从最初的一缕,慢慢练成足够布满全身的流光。 具备强化五脏,易筋洗髓的特殊功效。 虽说晋升八品时已经进行了一次伐骨洗髓,却没专门修炼一门内练法门来的效果好。 一个月的修行,易筋洗髓经早已臻至圆满。 rou身蜕变也来到最后一次。 金色流光的转动中,李适体表渗出大量暗色血渍,这些污垢几乎全部是从五脏中排出的,又以肺部和肾脏两处最多。 两个脏器,一者呼吸,一些排毒。 是人体最容易被后天影响的器官之二,此前晋升带来的蜕变,显然不具备强化五脏的作用。 “呼……” “吸……” 道道白色气流从李适口鼻中窜出,复又反吸回去,以特殊的呼吸法门带动血液流速。 一身血rou诡异的跳动起来。 肌rou在咆哮,血液在奔腾。 整个过程透出一种妖异的力量感,足足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浴桶里的药力被吸收,清水被污血染成淡红色。 李适一脸舒爽的从浴桶中站起。 肌rou鼓胀,线条流畅。 肌肤变的更加光滑,也更白了一些,一头长发垂落后背,条理清晰,黝黑发亮。 稀薄的月光下,少年光着身子,甩了甩腰,似是发现了这一点。 看着铜镜中的人影,李适有些不适的摸摸脸颊。 喃喃自语。 “又变白了,这洗髓经还有美白功效不成……” 本就长得帅,这洗髓经一修炼,人白了好几度,一些痣,和小瑕疵早就消失不见。 看起来比往日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俊小伙。 这次过后,易筋洗髓经便已功成身退。 且待日初之际,修炼紫气东来诀,将初生的第一缕紫气,与自身精气、血气融合,就能诞生出第一缕真气! 借助这缕真气,便能冲开人体封闭的丹田,真正踏足七品真气境! 这一点,其实李适早就能做到了。 甚至单单凭借一身澎湃到夸张的气血就能冲开丹田的天生封禁。 只不过,只有气血没有后路。 只能等洗髓经蜕变圆满,才能着手突破,而时间就在今朝! 李适穿上一身黑红配色的合和服,手里端着一个果盘和酒壶,纵身一跃上了屋顶。 轻功或者说身法,顾千没有教他特别高深的,只把自己总结的一套适用战场,主攻近战腾挪的身法教给了他。 身法没有名字,用来赶路效果一般,用于实战嘛……没试过,不知道。 练武至今,李适早已彻底掌控一身力量,不会再出现想打晕别人,结果把人打成两截的情况。 一身巨力,举起一千二百斤的石鼎亦是轻而易举。 用顾千的话来说,他这种叫力达天听,龙象圆满,武者八品一般也就举个巨石,徒手碎碑什么的。 他却能跺脚裂地,一拳将练枪的铁球打穿。 根本无法用人来形容。 寻常金刚乃至真气,都不是他一手之敌。 这就很夸张了。 来到屋顶,李适坐在房脊的弯钩上,对月独酌。 两个月了,自己又将踏上更高一层的境界。 等解决完父母的事,他便准备离开南业,去一趟京城,看看能不能见到国师,亦或者找个练气门派,看看自身有无修炼资质。 武道和先秦体系的练气士,是可以同修的,顾千曾告诉他,想练气不拦他,但必须突破至中三品的武道境界后,才能让他学。 话里话外,突出一个优先武道的核心思想。 李适同意了,如此,又从他口中得知了当今天下,除了玄女教以外的一些练气士门派,和长盛不衰的武道不同。 练气士门派少的可怜,多以道观为主体。 师徒传承,一个门派最多也就十多人,少的甚至只有两个。 只有玄女教修布施道,又得皇室支持,这才传承三百载,依旧庞大而强悍。 江湖上常见的门派都是习武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