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大清朝_第九章基本建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基本建设 (第2/2页)

必须要戴手套,不然手指会被飞梭伤到的。至于衣服,如果穿得破破烂烂的,也可能会发生危险的。”

    郑林氏摇摇头道:“衣服现在不考虑,赚了钱再说。你这个生活区的建设规划太吓人了,要建什么职工宿舍楼,还有澡堂子,这个要花多少钱?还有什么是自来水、锅炉房?”

    三娃拿过图纸,一一指给父母看,介绍道:“这个自来水很简单,就是在庄子后面的半山腰建两个水池子,从新建的水库引水过来,经过过滤以后,通过水管输送到各家各户,以后洗衣做饭就不用去打井水了。在水池边上再建个锅炉房,给庄子里供应热水。到时候水龙头一开,冷水热水自己来,所以叫自来水。”

    三娃的设想把父母惊呆了,郑林氏沉吟半晌,果断表态:“跟生意无关的东西暂时不考虑,钱要用在刀刃上。”

    郑林氏一边说话一边看向她男人,示意他表态,郑勇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觉得吧,这个自来水可以搞,一来花费不大,二来以后工人会很多,井水肯定是不够用。如果随时都可以用上热水,冬天里洗澡洗衣都方便。”

    三娃补充道:“如果再建一个暖气锅炉的话,可以让冬天里都温暖如春。”

    郑林氏最后决定,只建必要的生活卫生设施和自来水,其他的以后再说。

    …

    正月底,官府开印了,郑富贵便带着两个儿子去办了财产过户手续,正式分家了。然后又去王守备那里办了退休手续,让大儿子顶了班。

    不过把总是七品官,要报提督衙门批准,由总督衙门发下盖了兵部大印的告身,还要去兵部备个案才行。现在还只能是先做个外委千总,署理把总。外委的告身王守备那里就有,花钱从提督府买来的空白告身,填上名字再上报备案就行了。把总的告身还要走一番流程,还得花一笔钱打通关节,只是七品武官不怎么值钱,大概百把两银子就能搞定。

    二月初,郑勇出发去香港采购弹簧去了,郑家坝的大基建也开工了。强望泰强大人领着差役在上游修水坝,郑家聘请的建筑队伍在水坝边上建厂房。郑家庄的长工们则兵分两路,一路在庄子边上建茅草屋,作为工人宿舍,一路在后山的半山腰上,与水坝平齐的地方挖蓄水池和引水渠。

    大娃和二娃被赋予重任,每天拿着棍子到处巡视,发现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的先打一顿,然后责令其自行清理干净。兄弟俩为此还和外来人员起了冲突,幸好强大人站出来支持他俩,下令要工匠差役们服从郑家庄的规矩。

    除了各个工地,两兄弟还要检查室内卫生,发现不整洁的地方便要求立即整改,把长工们也折腾了一番。

    在两兄弟的不懈努力下,郑家庄变得更干净更有秩序了,人们知道了要讲卫生,垃圾不要乱扔,领餐要排队,甚至学会了听到唢呐声上工收工,吃饭休息。

    不过这一切与三娃基本上没有关系,他还要继续他苦逼的学生生涯,这个是郑林氏的底线,不容触碰!

    其实三娃最近学习进步很快,徐先生都夸他表现好,还多次主动找郑林氏沟通,说三娃太努力了,进步太快了,要注意身体多休息。却不知郑林氏的看法恰恰相反,认为三娃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读书种子,绝不能为别的事分了心,要休息的话,等中了状元就可以躺着休息一辈子了。

    现在三娃除了去木工房验收产品,随时都要拿本书在手上装模作样。只要他手上没有书,又被母亲看到了,就一定会被哀怨的唠叨一整天。

    …

    四月初的时候,原来以为最麻烦的自来水工程居然是最先完工的。

    当初定下要搞这个工程,三娃和祖父又去了趟军械司作坊,刘管事照例把老工匠找来一起研究,说是能做,只要了一百两工钱,还包安装。祖父说光材料费就不止这个数吧,刘管事说,你又不要求材料有多好,只要耐用不漏水就行,我这里的废料多得很,随便用。

    整个自来水系统安装完毕,三娃亲自进行了验收。

    两米高的锅炉跟二十世纪的工业烧水锅炉差不多的模样,只是没有温度计压力表之类的东西。锅炉顶上设计了一个小活门,有一定压力的时候会自然打开排气。锅里有个浮漂装置,水位低到一定位置就自动打开进水口,水位高到一定位置又自动关闭。

    三娃检查锅体的时候,居然没有发现一丝焊缝,问刘管事怎么做到的,刘管事笑而不语。然后注水试用,整个输水系统也没有发现漏水。

    祖父在自己卧室里打开水龙头,热水冷水一起开,很快就注满了澡盆子。他高兴的说道:“以后洗热水就方便了!人老了,就是怕冷。”

    郑林氏问儿子:“这水能喝吗?”三道:“热水可以,冷水不行。虽然经过了两次过滤,还是要烧开了才能喝。不过洗衣洗菜没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