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楔子 如果时光重新来过 (第1/2页)
茫茫的春雨中,一辆救护车闪烁着蓝色灯光,由北往南,向省城飞驰。 车轮行驶在满是积水的柏油路面上,不断的溅起一溜溜的白雾,持续晃过的道路两旁,一排排连绵不绝的青杨绿柳,那枝叶被雨水洗得油光鲜亮,显出勃勃生机。 救护车在奔驰…… 黄土高原边缘地带的冲积阶地和两级台原,像一抹荒凉的海岸线,消失在了北方遥远的天际。 一进入中部平原,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救护车化身为船,行驶在绿色的海洋里,无边的绿色之中,不时会闪过一片绯红或一方金黄——那是大片返青的麦田之间盛开的桃花和油菜花。 成对的燕子翻腾着,低掠过雾气腾腾的麦田,用它那黑色灵巧的剪刀裁剪密麻麻的雨丝,勤劳的农民们正趁着这珍贵的春雨,在奋力的挥臂撒着化肥…… 车外一派生机盎然,车内却生命垂危,一片沉重。两者是那么的不搭调,不搭调到甚至这车都不应该出现在这时……这里…… “春天来了啊……” 他躺在救护床上,用眼睛的余光贪婪的透过车窗看着原野上的这一派春光,观赏这撩拨人的飞红流绿。 他想:要抓紧看看了,说不定这就是最后一眼了…… 在被甩在后面的黄土高原和中部平原接壤处,有一个小镇,那里有一所全国著名的农业科研中心。 里面有农学院、林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十几个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拥有科技人员多达三千多人,仅教授和副研究员以上就有二百六十余人,是真正的人才荟萃之地。 他就来自那里,十八年夜以继日的奋斗,二十七项重大科研成果,三十六项普通重大成果,其中三项国际领先、六项国际先进、九项国内先进、十八项国内领先…… 可……这又怎样呢? 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成实际产出,终是白费力了呀! 呵呵……在这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时代,除了国家,有谁会把巨量的资金投到这里,去做那十几甚至几十年才有的收益上来呢? 甚至国家都不会那么做吧! 毕竟事有轻重缓急,这“缓急”多了,“轻重”也就只能暂时先放一放,一时顾及不到了…… 或许以后会有资金,也会有意愿,这里的事将会成为“急”或“重”的一面,被重新提上日程。 可那又怎样? 他不在了呀! 哦……算了,都这个时候了,还想这些干啥?! 他为了这块土地奋斗了半辈子……唉……现在看来很可能是一辈子了,大业仍未成,他却要先去了。 没有意义了,不想也罢…… 如果……能够重来…… 去他娘的蛋,他再也不会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他还会这样想吗? 谁也不知道。 包括他自己! …… 温暖的春天已经从南方走来,开始用生命的原色装饰北方的大地了。 从辽阔的平原上望过去,南方巍峨的山脉渐渐出现在视野之内。 一列列钢蓝色的山峦像大海中的舰队一般威严,突兀的峰巅之上,隐约可以看见那白皑皑的积雪。 如果把镜头飞上高空,从上往下看。 被救护车甩在身后的——北方那逐渐要在视野里消失了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了。 那里沟壑纵横,土地被流水切割得支离破碎,即使在这个季节里,那里仍然是一望无际的荒凉。 而救护车行驶的前方,南边那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就是秦岭了。 那里土壤单薄,怪石嶙峋,属半封闭状态的贫瘠山区。 正展现在救护车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海洋一般的平原,则是全国有名的关中平原了。 “四塞之地”、“金城千里”、“一代天府”……古往今来,众多美好的词汇不断的形容着这八百里沃野秦川。 这块肥得流油的土地,像是被北方黄色高原和南方蓝色山峦夹在中间的“白菜心”。 中间一点“白菜心”,周围全是“菜帮子”,就是这块土地的真实写照了。 多少年以来,南北广大山区,尤其是北方的黄土高原——这块“白菜帮子”上世代居住和生活着千百万的人。 那里人烟之稠密,人们生活之艰难,绝对会超出几乎所有人的想象。 黄土,这个在华夏历史上早就有了的名词,无数次的出现在各种文献、报告、影视和文学作品之中,出现在国人的记忆里,也出现在他的生活,出现在他的梦里,成为唯一的背景……和底色。 他本就是黄土地上的人,大学毕业后又来到这块黄土地,为了这块和阳光同样色泽的土地,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以至于……至今都没有娶妻…… 终是辜负了人家啊! 他心里默默的想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