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4章 少安和润叶的事 (第1/1页)
到了石圪节,少平让金波先回。 金波知道,少平在石圪节事多,认识人也多,回双水村很容易,就约定了次日返城的时间,直接先走了。 少平先去仓库看了一眼,查了一下出入库记录,并顺便补了货。 在金强的留言里,下周将有两个生产队要交易,少平记下了品种和交易时间,然后做了备货准备。 他离开石圪节去县里上学,日常的零散交易就由石圪节的中转库来完成,金富负责交易,金强负责账务,每周和吴老师对一次账,并交付一次现金。 生产队的交易改为预约制,周六订约,约定时间到了,少平会直接回来完成交易。 和胖炉头的交易也是照此办理,一般一周一次,时间定在周六,并同时预约下周的交易物品清单和数量。 少平一般周六回来,陪禾禾玩上小半天,随后在穆老师这里吃晚饭,晚上交易后返回双水村。 当晚通常是夜宿山洞,第二天早上回家。 山洞里如今还是兰香cao持。 猪是不喂了,太费事。羊和牛省事儿,圈里有草随便吃,直接引山泉通过牛羊圈,全成了自助。 每天下午兰香放学,饱饱的喂一次加料的就好。 鸡就自己在山洞里觅食,除了蔬菜区和药材区,其它地方随便去,喂羊的时候,撒一点粮食在地上做补充就好了。 至于农活,基本上是少平回来时,星期天时间自己cao持一下就好。 如今,家里已经不再依赖山洞补给,大多种一些懒庄稼,倒也不费事。山洞就成了兄妹二人的生活基地,不再以供给为主。 等再过两年,兰香上高中,再也进不来山洞了,少平就打算停了山洞的庄稼,改种一些草,放养适当数量的鸡、鸭、鹅、羊,任期自然生长就好。 等队里以后分了地,他打算承包下神仙山,山下种枣,山上建家,作为自己在村里时的居所好了。 纵然双水村如今有了一些改变,但该发生的事,比如公社农田基建大会战,比如顺便开个会什么的,还是会继续发生,只不过,跟孙家再没有太大关系罢了。 少平自然也没有兴趣参加。 当晚忙了半夜,和金家哥俩又喝了点酒,少平也就直接在山洞里睡了。 少平的酒量还是不行。 也不知怎的,他现在几乎算是沾酒即醉,用后世的说法,也就是两瓶啤酒的量,远低于常人平均水平。 第二天上午,少平起早,在山洞里营务了办晌庄稼,稍微收拾了一下山洞,赶在中午前,回到了家里。 吴老师母女去蜂场还没有回来,奶奶在院子里晒太阳,母亲在做饭。 “奶奶,这是给你的。” 少平把糕点递给奶奶,并从里面捏了一块放奶奶嘴里。 “啊哟,好甜,平平啊,奶奶的乖孙儿。” “这些你放着,想的时候就吃两口,俄特意选了好克化的。” “是哩,是哩,入口就化了。” 两人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少平早就习惯了。 奶奶虽然身上无处不病,但都没有大病,一直就这样过着,那些病好像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各自相安着。 少平去厨房给母亲帮忙,顺嘴问:“妈,哥呢?” “昨天就去米家镇了,队里那头青牛有病,他牵去看了,早晚也该回来了。” “哦……” “少平啊,妈觉得吴家这姑娘不错,虽然年龄大一些,但大的也不多,人有学问,长得又嫩,看着比你还小一些呢……” 俄的娘啊,你想媳妇也不能这样夸呀。 “妈,你还是趁早别打人家主意,吴老师是省城来的,早晚会回去的,学的还是艺术,天地在外面呢,咱怎能耽误人家?” “这多年了,还能回去?” “肯定能,俄看,也就明后年的事,所以,你快别想这个了,也再别和干妈乱说,免得人家不好在家住。” “唉……可惜了,妈原本还想啊,你也不是村里的人,早晚要出去的,多好的对象啊……啧啧……” 母亲咂咂嘴,万分遗憾的样子。 “你哥是这样,你又是这样,村里像你哥年岁的,孩子都满地跑了,定亲早的,跟你一样大年龄结婚的都有。” 这时候的农村,讲究事实婚姻,并不太看重那一纸结婚证,不够年龄结婚的大有人在,孩子都能打酱油了,才去扯结婚证的都有。 “那样是不合法哩,不过,俄看啊,大哥也快了,说不定今年就能定下。” 母亲极为惊奇,“啊?是谁?莫不是润叶?” “差不多吧,润叶姐有这意思,哥也有,只是没有挑明罢了,不过,也说不准。妈,大哥那样的人,你还怕没媳妇?!” “妈需要的是看得见,摸的着的儿媳妇。唉……要说润叶是个难得的好媳妇……”母亲话里有话。 “长得好,性子好,还有学问,又吃国家粮,可你哥是下力气的庄稼人,真能成?” “应该……能行吧,以后种地也要学问哩,跟爸那时不一样。” 少平说服着母亲,也说服着自己。 他知道,问题还是蛮大的。 一是田福堂,这老倌不会任自己闺女嫁给一个农民;二是大哥的思想,他已经完全跟家里绑定了,围绕的都是地里、村里的事,不分田还好,要是分了田,就更离不开土地。 以少平的眼光来看,不管田福堂反对与否,大哥未来的生活,跟润叶姐期望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润叶姐和郝红梅不一样,纵然愿意,她也是干不了农活的,田润生都不能,何况她一个女孩子。 田福堂家虽然是还是农民,但一家人从田福堂做村支书开始,实际上,已经完全的脱离了农活。 而做不了农活的妻子,和务农的丈夫,等真的生活在一起后,一定是会有矛盾的。 更何况,大哥是一个真正的,以土地为生的,心思也在土地上的农民。 除非这世道就一直如此,不再变化,人人继续趋同,否则,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一定会存在。 不仅仅是门第和身份。 自六五年辍学开始,大哥和润叶姐,其实已经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了。 机会在大哥那里。 他如果从了政,彻底脱离了农活,生活从此不再以土地为主,跟润叶姐的贴合度反而会最高。 那时,他们生活在一起,也就有了最大可能。 否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