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之少平的奋斗_100章 乡村测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0章 乡村测调 (第1/1页)

    “你是否有一个判断,未来会有更适合做商业运营的环境?”

    这下,少平是真的有些震惊了。

    “看你的神情,应该是这样了。时间长吗?”

    吴老师有了自己的判断,沉吟着,然后问起时间,好做进一步判定。

    “说不准,少则四五年,多则十来年,大约总会来到吧。”

    少平说了一个模糊时间,如果说允许外商进入,八零年前后就开始了,要说政策稳定下来,全民放开,差不多要到八六年后,这之后,随着价格双轨制逐渐取消,到八八年前后,才开始掀起下海风。

    所以,这样说也不为错,没哄人。

    吴月琴白了他一眼,这样的话,让人家该怎么做判断嘛。

    少平忙收摄心神,解释道:“姐,按惯例,一个新事物,它的出生,是要经过同旧事物的严重斗争才能实现的。社会上一部分人,在一个时期内,会顽固地要走他们的老路。在另一个时期内,这些同样的人又可以改变态度表示赞成新事物……所以,他是螺旋式前进的,不排除某个时候会开一开倒车……就像季节更替,总要来几场拉锯战嘛……”

    吴月琴露出一副“算你说得有理”的模样,边沉思边说道:“怪不得你明明有长远布局,偏偏却搭了一个准备随时撤出的草棚子,这个‘贸易经理二部’,你是当临时身份证明用的,你是担心他们会侵吞你努力的成果吗?”

    少平已经彻底的服了,遂点头道:“这是其一,我也怕失去控制权。这个盘子,我是打算为以后的黄原治理服务的,严格来说,是不以盈利为主,因为,它产生的利润,都将投入到黄原治理当中去的。如果为别人控制,就成了为他们捞钱的工具了。”

    “所以,你当前的设计,是以挣钱和锻炼人才、实践模式为目的,而这壳子,随时可以丢弃……可惜了,如果不是如此,在没竞争的环境下,充分发展十年,该是多大的一份事业啊!”

    少平抛出来一句很装的话:

    “没办法的事,世事之不如意,十有八九,一帆风顺,不是传说,就是有人在背后替你负重前行……”

    “呵……”

    被“呵”了的少平,根本就不计较,问道:“姐,这个财务工作,你担起来吧。”

    “你是在请求吗?”

    “嗯,算是吧,你要知道,这可是咱俩合伙的。”

    “既然是你请求……那姐就勉为其难吧。”

    少平见大势已定,旧话重提,重新问道:“姐,怎样,这样能实现目的吗?”

    “差不多吧,不过,等到了你不得不撒手的时候,姐建议你留一个有价值的‘壳’……”

    见少平有些疑惑,吴月琴问:“东拉河边的沙子,怎样才能尽可能多的抓在手里?”

    “捧起来?!”

    “严格意思是抓的越松,手里留的越多,你留一个有价值的壳,别人抢过去就舍不得扔,不扔就要继续往里面投入,到最后接手,岂不是更赚?再说,你走了,也总要为跟你的人吃饭考虑,还有,为了以后更有凝聚力,总要设几个坎儿,让追随者不断的去选择,这也是一个筛选过程……”

    吴老师有未尽之意,但少平已经明了了。

    “姐,你原来是不懂这个的呀,‘运营’、‘风险’、‘模式’、‘轻资产’,这些名词……你怎么突然……”

    “还不是为了帮你嘛,世上的书那么多,俄不会去读吗?快两年了,还能没有一点收获?”

    少平自动忽略“两年”这个提示,由衷的叹服,再次拍马道:“姐,你真厉害!”

    “那当然!”

    吴月琴很不客气的承认,同时,又相当自信的说道:“只要姐想学,没有学不会的;只要姐想要,没有拿不到的。”

    少平打了一个寒噤,避开她的灼灼目光,赞同道:“那是,后河湾里多哭上几次,姐早晚能考上大学,走出去的……”说罢就窜。

    “别跑!”

    吴月琴大喝一声,起身就追,惊的正在杏树下沉浸在回忆中的孙少安一个哆嗦,看着少平兔子一般窜出了院子。

    “孙少平,你给俄死回来!”

    吴月琴气得大吼一声,往远处扔出一块土坷垃泄愤,回头才愕然发现孙少安竟然在院子里,小声喊了一声“大哥”,低头碎步,跑回了窑里。

    她和田润叶一般大,自搬过来后,为了方便,开始跟着少平喊孙少安大哥,日常洗衣做饭,开始以“meimei”的角色,参与到家庭生活里去了。

    少平安置好了石圪节的事,就和金波回了县里,田润生正处于热恋,没有回来。

    这之后,田润叶回了一趟双水村,不知道跟吴月琴嘀咕了些什么,最终选择了城关小学挂职,到石圪节中学锻炼。

    这也在少平的意料之中。

    情丝牵动,没那么容易就平复,好在,少平已经下定了决心,李家的干扰很快就会没有了,她可以从容选择,不会像以前那么的迫切了。

    少平没有再去干涉,他要开始忙起来了。

    既然给了政策,那就要把政策赋予的资源和便利用尽。

    少平以“完成县里任务”为理由,争得学校同意,成立了一个“乡村测绘调研组”,简称“乡村测调”,组织感兴趣的同学们参加。

    他们学了基本测绘知识后,三五个人一个小组,每周抽出2~3天时间,带着县里开具的介绍信,开始逐村测绘地形,盘点人力,调查物产。

    每组每周一个村,大约一到两个月一个公社,开始全县摸底。

    规划图其实少平有,对照黄原域图画出来就是,他组织同学们参加,是为了掩饰,也是为了三项任务里面的后两项——人力、物产。

    这是制定产业规划的基础,保证村里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还能有相对足够的资源进行水利建设,全靠这些优势产业了。

    五月末,少平先把石圪节的规划图交给了田福军,田主任看过后,大加赞赏,少平也领到了第一份五百元的收入和相应的粮票。

    粮票是田福军听说少平大规模组织了同学,分组下乡,大力推动测绘调研工作后,特批给他们做日常补给的,算是工作补助。

    从这年五月份开始,少平除了每周三天左右的学校课程,就开始在黄原上各处奔波了起来。

    测绘调研工作是一个公社一个公社展开的,同学们往往先在公社集中,然后由当地同学带领,分组奔赴各村,读书会就穿插在其中进行,这一做,差不多就贯穿了两年的高中生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