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3章 办法 (第1/1页)
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 在少平看来,无论是暂时治标的,还是长期治本的,稍微动动脑筋,拿出一点胆气,都还是能想一些办法的。 但三人想了半晌,没有拿出任何有效的办法。因为有一个办法,三个人都知道,但都不愿意提及。 直到最后,田福军没有办法了,才说道:“开会吧,全公社各大队书记都来。” 三天以后,遵照田福军的指示,后子头公社把二十几个大队书记都召集到公社,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 会议一开始,田福军劈头就问:“你们哪个队有断了粮的家户?有多少户?缺多少粮?” 他话音刚落,那些支部书记们都纷纷开哭。 反正无一不有,无一不缺,各队有各队的不幸,各村有各村的问题,在他们的叙述里,除了个别村,几乎大部分村子都有许多缺粮户,有的能维持一两个月,有的当下就揭不开锅了。 问题相当严重。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后子头公社今年可能就要饿死不少人。 不是说这些生产大队没有一颗粮食,事实上,所有的大队都有“战备粮”,只是这些粮食是为未来打仗准备的,有政策,任何情况下都不准动用——动用这粮食就等于犯法! 是“任何情况”。 此刻,田福军“做事不惜身”的工作作风就显露了出来,在他看来,不能干看着把人饿死,至于个人的后果,他无法顾及。 “立即打开各队的粮库,尽快把粮食分发给缺粮户。战备粮空缺下的数目,以后逐渐再补上。” 各种抗灾赈济的相关电视剧中,清官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挽救万民的桥段就要上演。 既然跟着一起出来,事情到了眼前,少平不能再无动于衷,虽然他知道,这些“战备粮”去年那场雪就曾经动用过一次,以后这些“战备粮”也用不着,田福军这次也有惊无险,但还是那句话,“既然一起出来,他不能干看着。” “既然田主任决心已下,大家先暂时休会吧,琢磨一下具体的办法,拿出一个‘借粮’、‘还粮’的详细流程。” “孙干事”现身,提出了关于程序的看法,领导下决定,秘书定流程,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符合他的“干事”身份,所以,大家也不疑有它。 在田福军有些惊愕的眼神里,少平拉走张主任和杨副主任,到旁边说小话,给田福军补漏洞。 “张主任,杨副主任,田主任虽然下了决定,你们不会干看着吧。” “孙干事的意思……” “事情是后子头公社的事情,你们是后子头公社的最高领导,这时候应该有担当,不能让田主任一个人扛事情,再说了,只有他在位置上,这样的‘好事’,大家才能多见到不是?跟着这样的领导,大家做事也有希望不是?” “你说的俄明白,法不责众嘛,杨主任,你看……” 张主任话音刚落,杨副主任立刻说道:“没说的,俄也赞同。” “那就趁现在休会,你们安排吧。另外,俄看咱们这里核桃不少,会后咱们详谈一下,说不定还有个出路。” 等回到会场,田福军问:“你搞什么?” “为了把事情做好,福军叔,你不仅是后子头公社的领导,还是全县人的领导,事要做,但也不能轻易把自己搭进去。” “你有什么鬼主意?” “无他,法不责众而已。” …… 田福军也仅仅想出“借粮”的理由,而不是分粮,多少也是个意思,在他的思维里,从来没想过“委过他人”。 不管怎样,决定是他下的,是他严重违犯了禁令。他想,为此就是把他押到法庭上,他也可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他忘记了一条:让全公社人吃饱,也是公社主任的责任,而且是第一责任。 果然,休会结束,张主任拿出了一份由众人签名的申请书,后子头公社全体干部,申请动用“战备粮”,有借好还,秋粮下来就还账。 田福军同意了。 等会议结束,各支书纷纷回村安排,几人坐下来吃饭,张主任问起先前少平提到的核桃一事。 “张主任就没有想过,拿核桃去外面换粮食回来?” “咋没想过,县里收不了许多,别处也不知道销路,俺们也不能自己去卖,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可以换一个办法,你们派人出去联系要货的地方,然后再通过县里去交易嘛……” …… 两位公社主任有些傻眼。 好简单! 绕一个弯而已,怎么以前就没有想过,有了钱,买粮食虽然还是困难,但终归还是可以想一些办法的。 这就是时代制约,自己给自己设了限。 “你们何必找县里,身边这小子就有门路。” 从孙少平给他要“贸易经理二部”的名份开始,田福军就琢磨出味儿来了,猜出这小子在干私活。为此,他还专门找来田润叶问了的,虽然吱吱呜呜,语焉不详,但仍是让他猜出了一些。 这下借机指出,有告诉少平他已经知道的意思,也有借后子头公社一事,伸量少平的意思。 少平听他这样说,禁不住有些脸红,只好说道:“是有一些办法,俄不是有个贸易经理二部嘛,其实,咱们黄原上,除了核桃,其它如大枣、小米、木耳、黄花菜,甚至板栗红薯都很好卖。” “红薯也行?!” 不说两个公社主任,就连田福军也惊了。 红薯作为粮食,当然可以卖,但卖不上价钱,加上太重,远途运输昂贵,还不如留下自己吃。 但少平明显不是只卖红薯那么简单,这时特意提出,肯定有别的办法。 少平还真有。 现在纵然不如后世,休闲食品没有发展起来,但城市的消费能力,还是很大的。 因为在这个年月,物资太缺了。 “咱们这里的红薯干面香甜,如板栗一般,本身就是不错的东西,如果削皮切块,蒸熟后再晒成半干,制成果脯,更是一种很好的小食,在城市里,尤其大城市、南方城市,销路还是可以的。” 他果然有办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