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道门百盟 (第2/2页)
大殿内不少端茶倒水的弟子都为之一震。 只听他大声道:“诸位道友,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话如雷霆炸响,又如青天白日里的骤降暴雨。直指在座之人的心底,让人猝不及防又无法抵御。 他扫了一眼,陡然间变得寂静的殿内,缓缓道。 “仙门已然选出天骄,号称当代乾元第一人。佛门也寻到所谓的佛子,据闻那人佛门六通已然掌握过半。儒门自不用多说,早在十年前便已经决定。唯独我道门还在犹犹豫豫,畏首畏尾。” “如何能成大器!” 他吼道。 “此乃大争之世,错过千年难不成还能再等千年?” 这话他是对着虚玄说的,让这位年过半百的老道脸上挂起层层愁云。 “道门百盟,可以说是咱们道门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三年后那场比试输了,我们至少还能报团取暖,不用担心被佛道儒三门灭绝。” “如此良策,何来匆忙草率之说?又怎么会让道门分崩离析?” 他顿了顿,颇有些用心良苦的叹息道。 “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保全之法啊。” 话落。 殿内静若可闻,不知从何时起,那些游走的弟子都消失了。此间只剩下诸位道门各派的掌门,听了茅春一的话陷入苦思当中。 当下,道门是有联系的。 所谓正一盟威,便是道门间的关系。 可直到神霄派叛出道门后,这正一盟威四個字越渐变得不靠谱。可叹,作为道门祖庭的天师府,却没有丝毫表示,任由神霄派离开。 而现如今,天师府早已落寞,听闻张元化也死了。 那个始终坚持着不低头的固执天师也最终走到了无望的尽头。 天师不出,正一盟威当然也就不复存在。 上清派想要重整道门,建立所谓的“道门百盟”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事谁也拦不住,茅春一当着面说出来,是在给他们面子。 但是,心头就是不想答应,有种说不出的苦在萦绕,挥之不去,如影随形。 “我同意天阳师兄的建议,成立道门百盟,共进退!” 见众人不做声响,有一道长起身喊道。 排头的几位侧目忘了过去,这人他们认得,正是距离上清不远的扶余道观的道长,具体名讳倒是不记得了。这扶余道观本是上清某一代弟子所创,他此刻第一个站出来响应,倒是不让人意外。 “好,师弟第一个响应,我上清自不会厚此薄彼。” 茅春一微笑回应。 有此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接连不断的响起应答的声音,让茅春一脸上笑容越盛。他微不可查的瞥了眼下方几人,坐列在前方的都是道门大派,也仅仅只有两个回应了他的号召。 而像之前说话委婉的虚玄和净明派的紫薇,以及雾隐山门的蓬丘都默不作声。 这点让茅春一不怎么开心,隐隐蕴起微怒。 按理说,没了天师府,由上清来领导道门自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件。 可这几人深知,茅春一性格激进,从他上任后,便开始大刀斧凿的改革,连旁门术法也分列山门派系。可见他想要充实上清实力,已然不管不顾。 他们对于上清作领袖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只是担心茅春一这般心急,会把道门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如今的道门已经经不起一次大浪了。 眼见答应的门派越来越多,几人也有些心急。 忽而,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几人心头的遐思。 “天阳师兄,我道门天师还未到来,何必急着另立魁首。”这人样貌在在座中人算是年轻的,只有三十左右,可须长如帚看着甚是怪异。 这份少有的胆魄也是他敢直言的缘由。 闻之,茅春一那虎目似的面庞顿时变得沉闷起来,他凝眉直视过去,好一会儿才沉声道。 “你不知道,张元化已经死了吗?” 这声带着怒气,出口方才察觉到不对,茅春一又道,“我元化师兄一生为了道门奔走,殚精竭虑,却早早离去。此乃道门之遗憾,不可轻易提起,扰人烦忧。” 长须道人闻言,默了些许,随即喊道。 “可我听闻天师后继有人,当代天师已出,何不请他来拿主意。” 茅春一闻言,瞬间蹙起眉头,他可是知道天师府的情况,张元化收过五个弟子,在他死后,大多散去。 他还能传位给谁? 再一看这长须道人,他蓦地觉得有些眼熟。 这时,一名上清弟子走到茅春一身旁耳语了几句。 只见他眉眼舒展,挥袍坐回主位,嬉笑道。 “既然如此,那就有请当代天师,让他来拿主意吧。” 话落, 众人皆是惶然。 天师府,竟真的还有再传。 听茅春一的意思,他已经到上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