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晚归 (第1/2页)
蒋丽华拎着大包小包气喘吁吁地打开房门。 虽然楼里有电梯,可东西实在太多,还是把老太太累得够呛。 “老富!老富!”蒋丽华把东西放在门口,冲房里喊。 富志国从卧室里走出来。 “过来呀,搭把手,没看我拿这么些东西!”蒋丽华冲老伴儿喊。 富志国走上前,拎了几个袋子在手上,还挺沉。 “放哪儿?”富志国问。 “厨房,厨房。”蒋丽华冲厨房方向指了指,自己拎着其余的袋子跟过去。 把东西放在厨台上,老富同志挺纳闷:“超市大减价?怎么买这么多。” “减价?想的美。”蒋丽华开始归置东西,“就这些,花了我四千多,小五千块钱。” “四千多?”富志国吃了一惊。虽然自己和老伴的退休金都不少,又有富兴时不时地给家里贴补着,可蒋丽华向来勤俭,能一下子花出这么些钱去可实属难见。 小五千块,那可是一万元的一半啊。 “你都买啥了?” “啥?吃的呗。”蒋丽华从袋子里往外拿东西,“这个,海参,一盒就两千来块,我买的还是个头最小的,不过人售货员说了,营养都一样,就是个头大小的区别,要是买大的这一盒就得三四千。” 又往外拿了一盒东西:“燕窝,我买的是即食的,就这八小瓶,一千多。我核计着先吃八天看看,要是效果好再买干的,回来自己发泡自己炖。那一盒虽然也得两三千,可泡好了能抵这个好几十瓶,能吃一两个月,要是长期吃还是买那个划算。” 富志国听得眼都有点直了,海参?燕窝? “你买这些干啥?”富志国说,“我这身体好着呢,上回富强往家拿的那两盒海参不都拿出去送人了吗?你不是说问了你们医院的大夫,说只要身体健康没有体虚免疫力下降什么的症状,就不用吃这些补品吗?还有这燕窝,你前两天不还说网上说了,跟银耳营养差不多,你咋也想起来吃这个了?” 蒋丽华瞪他一眼:“你不用补,我也不用补,可是咱们得给富强和欣欣补补。” 老富同志更不理解了:“他俩年纪轻轻的,补啥?” “他俩不补,我孙子得补啊。”蒋丽华说,“我今天去找孙主任了,就是我们医院原来妇产科主任,比我早退休一年那个,我特地到她们家去,跟她请教一下怀孕之前,备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富志国差不多明白了,指了指台子上的东西:“这些都是她让你买的?” 蒋丽华撇撇嘴:“可别提了,白跑一趟。那个孙主任,干了一辈子妇产科大夫,除了接生、孕检那些,别的啥也不懂。按她的说法,生孩子之前就健康饮食、做息规律、不抽烟不喝酒,别的啥也不用注意,就和正常人一样。” 富志国看着老伴,有点儿莫名其妙:“人孙医生说的没啥不对啊,要生孩子的人,那不也是正常人么?” “对啥对?生孩子,那孩子得在母体里呆十个月,母亲营养好那孩子跟着营养就好,孩子继承的是父母两个人的基因,父母身体越好,孩子身体肯定也越好。所以,必须得给他们补起来。” 蒋丽华边说边继续往外拿东西:“我这话是有根据的。我从老孙那出来,就去了张大夫那儿。张大夫你知道不?是咱们医院小张护士的姑姑,小张她们家祖上几代都是中医,还出过宫廷御医呢,小张她姑姑自己开了个中医诊所,看病的人特多,都得提前好几天排号。我这是和小张打了招呼,临时给我加了个号。” 富志国看了看台子上摆开的一堆东西:“这些,都是小张她姑姑让你买的?” 蒋丽华点头,指着袋子给老伴儿介绍:“这个,大豆,打豆浆磨豆面做手工水豆腐,每天必须给欣欣吃半斤以上。大豆,里头有黄体酮,纯天然的雌激素孕激素,对怀孕最有好处。” “青菜,每天必须吃到两斤以上,张大夫说了,现在的孕妇一怀孕就吃叶酸,其实根本不用,每天吃两斤青菜叶酸量就足够。这个叶酸,是孕期必须有的物质。”蒋丽华说得很权威。 富志国有点儿疑惑:“可是欣欣好像不太爱吃青菜。” “不吃也得吃,她这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孩子。”蒋丽华的口吻不容置疑。 “猪肝,补血的,避免孕期缺血;核桃,补脑……” 富志国看着排成一排的十好几样东西,心里都挺替欣欣为难——这么多,吃得完么? “这些,是给儿子的。” 生蚝、韭菜、洋葱、果仁,还有两个大腰子…… 这回蒋丽华没讲解那么详细,不过富志国基本明白那些东西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