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足迹 (第1/2页)
余下的人不敢怠慢,尽管心里有委屈,不满,但是出山的所有事情和计划都是领路人说了算,领路人拥有绝对的权利,当然也可以离开队伍,但目前还没有人这么做过。 一路上,杨九州想了十几种进入昭阳城的方法,但是万万没有料到,大漠人的出现打断所有计划。 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眼下看来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硬闯。 偏偏这个时候,青山非要跟着一队,这让杨九州有些头疼,可其他小组已经满员了,只能再次打乱计划,多带一个人硬闯了。 昭阳城上,有个看风景的人,身形挺直,对后面的人说道“他们走了吗?” 一个小吏道“回大公子的话,他们卯时出发,现在已经离开唐州地界了,不过……” “说” “另一对人马也到了” 大公子问何人。 小吏答道“回大公子的话,是九原出来的流民。” “暂且不用理会,且放他们进来吧,父亲之前说过,只要这群人在我唐州不惹出祸来,且让他们换些粮食回去,不过这件事还是得多加防范,如若有必要,杀!” 小吏点头,想了一会,试探性问道“大公子,还有一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讲” 大公子眼神变得犀利,已经猜到小吏要问的事,不过这事涉及到唐州脸面,便一脸严肃看向小吏道“作为下人,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问的别问,知道吗?” 小吏慌忙告退。 另一座较低矮的城楼里,有个人正在看着看风景的人,身后同样有个小吏。 “大人,据可靠消息,山里有一群人进了城。” “来换粮的吗” “是” 大人心底想了片刻,嘴角微微上扬“我正愁找不到分开他们的办法,来的好,且放他们进城来。” “大人英明。” “走,去看场戏”小吏跟着大人下了楼。 次日还未到午时,老人已经赶到集合的地方,马背上绑着两袋重重包裹,显然这次张伯带回来的东西最多。 张伯扶着马背下来,长喘了一口气,看着陆陆续续走来的年轻人,之前从山里带出来的毛皮药材之类,已经换成粮食或者避寒衣物之类,心里些许满意和意外。 人毕竟也是老了,经过这几日的折腾,身体早已透支,眼睛里布满血丝,脸上写满倦意。 不过他现在还不能睡,在还没有回到山里之前,随时都可能遇上潜在的危险。 时间马上就要到未时,张伯起身环顾一周,没有见到杨九州的身影,便问谁还没到。 果然是杨九州和青山没到。 张伯心头一沉,四天前和先生商量过出山的事,而杨九州的目的是留在中原,虽然对他计划一无所知,可现在大漠人出现了,那就意味着有变数,况且身边还带着青山,到时难免会碰上什么麻烦事。 若是杨九州出了事,他这条老命搭上也于事无补。 张伯抓紧马绳,想了几秒钟,很快跳下马来,将马背上的两袋粮食解下来,分发给其他几人。 转身对其他人道“回山的路你们还记得吗?” 年轻人听得不明所以,好在有人回答张伯的问题。 “好”张伯又一个健步上马,对身后人说道“你们赶紧带着东西回山,我去寻他二人。” 话音刚落,马儿长嘶一声,已经冲出去三两步,年轻人们也不敢再怠慢,向着九原回赶。 张伯没有向村落的方向去,料定杨九州二人会直奔昭阳主城区。 可是让张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预料也正是昭阳城的预料,断定有人会来寻人,此次一去,便中了昭阳城的埋伏,人马具获。 等张伯再次醒来之时,只见自己躺在冰冷石板上,青山着急守候在一旁,而杨九州坐在一处角落里。 见到二人没事,悬着的一颗心也落了下去,长舒了一口气。 环顾一周并不像是地牢,倒像是一处地窖,整体呈梨形,四周是岩壁,岩壁上面布满青苔,只有在顶上中心的位置留有一人多宽的出口,但这出口处也被一条条铁条封上,上下落差有四到五米,要想出去,难上加难。 张伯早些年进过昭阳牢狱,一眼看出这里不是昭阳牢狱,明明潜入昭阳城,难道是遇上本地豪绅设的私刑,这点不大可能,唐州律法更加严厉,决不允许有私设牢狱的行为,可这里是哪呢? “张伯,张伯醒了”青山打断张伯的思绪,连忙过来将人扶起,脸上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眼睛里又仿佛看到了希望。 青山将昨天分开后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