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9 韩桥:我这人脾气不好 (第2/4页)
“羞辱”。 昏暗的灯光。 夏文摸着韩桥手,眉头皱着:“还以为金马奖作为华语电影三大奖之一,应该是公正而敞亮,没想到这么下作。” 韩桥哼哼:“来者不善。” 台上高歌起,热闹喧嚣,韩桥坐在偏僻的角落,有点格格不入,终于,轮到了本届最佳新人导演。 第八排效果不好。 韩桥听到掌声起,大喇叭“恭喜韩桥”。 韩桥忍不住眉头一皱,2003年金马奖,他记忆中没有“最佳新人导演”这个奖项。 而且。 他入围的是“最佳电影影片”,也就是最佳导演,现在却是“最佳新人导演。” 一字之差。 天壤之别。 也许其他新人导演,需要金马奖的最佳新人导演来证明自己。 韩桥却不稀罕。 他的电影,几乎都是自己出资,少有求别人的时候。 所以。 挂羊皮卖狗rou。 湖弄鬼呢。 想了想,韩桥拍了拍夏文的手,裹紧衣服,穿过昏暗的有道,走到台上。 夏文看着韩桥背影,眼神担忧。 她知道韩桥的脾气。 此时。 台上的主持人有点不耐烦了。 “最佳新人导演”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奖项,时有时无,所以,颁奖的流程特别简单。 下一个接的奖项是“最佳男演员”。 这个是大奖。 万众瞩目。 主持人不由催促:“韩桥,韩桥是谁……” 韩桥走的很稳。 到了舞台。 接过礼仪小姐递过来的话筒,笑了笑:“不好意思,久等了。” 看着台下。 众多明星济济一堂,星光璀璨,不过,大都是香江和宝岛,内地几乎没有。 本届金马奖,内地来的剧组只有《盲井》和《人在囧途》,其中,《盲井》只在香江上映。 “你好。” 金马奖主持人郑欲林一头短发,白色的晚礼服,妆容精致。 郑欲林是香江导演,成名很早,1979年就走红,1988年就是金马奖影后。 看了看韩桥,不免有些轻视,韩桥年纪太小了,笑着调侃:“韩桥,今天晚上风很大吗?” 手舞足蹈,比弄着头发。 “把你的头发都吹歪了。” 顿时,会场响起了一阵笑声。 调侃人的外表,是活跃气氛的惯用手段。 韩桥心里有点郁闷,不过对郑欲林没有太大的意见,笑了笑:“不是风太大,而是我的头发有自己的想法。” 韩桥的回答抵了回去。 他也没放在心上。 郑欲林却不依不饶,这么多获奖嘉宾里,只有韩桥最年轻,而且是“新人导演”,新人,一般没什么地位,所以肆无忌惮,见观众对调侃韩桥很受用,嘴角勾出笑容,继续追问:“那服装呢?” “今天晚上你穿的是?” 郑欲林顿了顿:“是羽绒服吧。” “因为我五年没有来金马奖了。”郑欲林提着裙摆:“所以我是穿的特别的隆重。” “你看台下?” 郑欲林的主持能力很强,借着调侃韩桥的劲,顺势点起了今晚“影帝”的热门人选:“不过你嘛,你看看台下。” “梁朝伟啊,刘德华啊,陈龙。” “他们都穿的很隆重的。” 韩桥眉头一皱。 梁朝伟,刘德发,陈龙……特别是陈龙,可以说是华语电影的半壁江山。 郑欲林这话太有歧义。 韩桥要是回答不好,就得罪了这几人。 此时台下。 刘德华忍不住皱皱了眉头。 郑欲林有点过了,明显是针对韩桥,如果是新人,针对也就针对了,可是,韩桥可不是新人。 而且。 他在内地就听说了,韩桥名声不太好,拍《天下无贼》的时候,冯小岗更是数次破口大骂。 梁朝伟西装革履,人很清冷,看着刘德发,有点纳闷:“华哥,这人你认识。” “有过一面之缘。” “哦。”梁朝伟笑了笑:“我看他有点眼熟,之前应该见过,没印象了。” ……………… 郑欲林的话让天下一阵笑声。 韩桥的确太随意了,裹着大棉袄就上台了,灯光璀璨,众星荟萃里,几乎都是西装革履,妆容隆重,韩桥这一身,有点碍眼。 韩桥眼神看着郑欲林,一把年纪了,这么不识趣,不计较,你还上劲了,不咸不澹:“对对对,因为他们是客人嘛,客人到别的家里去,当然要穿的隆重一点。 “郑小姐,你也说了你五年没来,许久不来金马奖,当然要穿的隆重一点。” “我就不一样了。” 郑欲林有点尴尬,韩桥的态度太有侵略性了,破口而出:“韩先生哪里不一样呢?” 韩桥笑了笑,随意说:“金马奖给我的感觉很好,回到金马奖感觉像回家一样,金马奖的嘉宾各个都是人才,我超喜欢这里的。 “既然回到家里,当然要穿的舒服一点。” 韩桥胡说八道。 郑欲林讨了没趣。 另一个主持人蔡康泳微笑打断:“韩桥,这是我家,不是你家。” 蔡康泳出生世家,是宝岛有名的主持人,最出名的节目是《康熙来了》,不过这时候,还没有这档节目,边说,边用手画着线。 韩桥脸色阴沉。 郑浴林是调侃,无伤大雅。 蔡康泳就是话里有话了,他宝岛人的身份,韩桥是内地人,说这话明显意有所指,更别说,还有划线的动作。 蔡康泳自敛情商高,说话处事圆滑。 大荧幕下。 动作清晰可见。 刘德发忍不住坐直身体,回头看梁朝伟,也是神情严肃。 “蔡康泳什么意思?” “当真以为金马奖是宝岛人的地盘。” 这么明显的某独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