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5 本山叔:韩桥,春晚小品没你不行 (第1/4页)
2001年。 春晚多了个老实人,范为是个厨师,起早贪黑,攒着老婆本儿,大忽悠“赵东北”专骗老实人,一顿忽悠,一对拐杖卖给了双腿健全的老实人范为。 节目最后,双腿健全的范为一瘸一拐杵着拐杖,欢天喜地的走了。 这个故事叫“卖拐。” 2002年。 老实人范为再遇大忽悠,这次,大忽悠带了老婆,范为严防死守,没有受骗,奈何,社会套路深,败给了老嫂子的“温情”牌,稀里湖涂,双腿健全的他,购买了轮椅。 节目最后,双腿健全的范为双手推着轮胎,跟个二百五一样快乐。 这个故事叫“卖车”。 2005年。 赵东北“卖拐”三部曲终曲,受骗两次的范为,厨师不干了,不赚钱,就是除骗安良,替天行道,成立了“防忽悠热线咨询公司”。 大忽悠带着两个徒弟,前来踢馆。 这个故事叫“功夫”。 小品要寓教于乐,荒诞中,解构现实,韩桥私认为,这个故事不够好。 老实人“范为”连续两次受骗,心灰意冷,回到农村,通过相亲,结识了同村寡妇小丽。 小丽寡居,膝下有2个好大儿。 彩礼10万,3金2万,酒水宴席2万5,婚纱5000,孩子见面礼8000,购房首付款14万…… 掏空了一家人,6个口袋,娶了媳妇过门。 老实人盘算着,日子紧巴巴,不要紧,踏实过日子,迟早会好的。 孩子不要了,两个好大儿跟亲生一样,苦点,累点,认真培养。 结婚2个月,感情不和,寡妇……老婆闹着离婚。 最后。 老实人一瘸一拐,走在回城的土路,背影落寞,像条狗一样。 他想不明白。 城里受骗,甭管如何,拐杖和轮椅是自己的。 农村受骗,人没了,钱没了,欠一屁股债,掏心窝的两个“儿子”,跟屁股后叫:“老鳖孙。” 这个故事叫“只有老实人受伤的世界。” 瞧瞧。 这故事多荒诞,多好笑! 言归正传。 原作中。 功夫小品,出演的是范为和赵东北,小品的故事情节,延续了前两部作品。 故事的内核。 赵东北的形象是“忽悠,精明,市侩”的“聪明人。” 范为是“脸红,脖子粗”,说话囫囵吞枣,智商偏低的“老实人。” 小品的笑点,“聪明人”反被聪明误,老实人“好人有好报。” 跟“人在囧途”笑点内核一样。 这次。 韩桥出演“韩警官”,《功夫》完全不一样了。 赵东北带着两个徒弟,前去踢馆,正碰上“韩警官”。 赵东北吭哧吭哧,手段频出,韩警官:“我就静静看着你表演。” 精明人看似精明,其实是“丑角”,老实人看似老实,其实。 瘾麻了。 小说里,这叫“掉马”! 节目最后。 赵东北对徒弟说:“要想吃这碗饭,还要功夫深。” 韩警官掏出两个银戒指,微笑说:“功夫有多深,牢坑有多深。” …………… 韩桥和赵东北下去准备。 小品,服化道是其次,主要是台词和演员个人功底。 评审会。 都是春晚舞台的专家,眼光和资历,都是顶尖的。 几人交头接耳,沟通着看法,总制片人唐导脸色疑虑:“前几次排练,效果都看出来了,韩桥身材较高,赵东北身材较矮,拍他们,很难啊!” 甭管是电影,电视剧,小品。 演员身高差距太大,画面都不和谐。 唐世顶是总制片人,地位不低,话匣子打开。 各种顾虑,随之而来:“唐导顾虑是正确的。” “韩桥的确太高了。” “韩桥之前没有大型舞台小品表演经验,他的临场应变能力,很有必要着重考虑。” “前两部小品,都是赵东北和范为出演,这次,临时换成韩桥,群众意见要顾及啊。” “我认为,他最大的问题。”朱冬哑然失笑:“他太好看了,赵东北和他那两个徒弟,根本不是一路人。” 顿了顿,强调:“太好看了。” 当然。 顾虑不是现在有的,早在第一次排练,甚至,韩桥代替范为出演。 顾虑就有了。 之所以现在爆发,实在是,到了紧要关头了。 这个节目。 到底要不要上,今天就要做出决定。 评审会。 保守派意见占主流,朗坤见状,心底着急,韩桥搭档赵东北。 这可是他撺掇的,他初次担任春晚总导演,能不能干出成绩,关系他的发展。 韩桥是他的底牌,这时候,甭管谁的面子,朗坤都不在乎,沉声道:“各位,我有不一样的看法。” 刷刷。 各色眼光,齐刷刷的看过来,朗坤是少数派,他声音却不小,眼神横扫,沉声说:“韩桥是着名青年演员,导演,他的影响力,目前青年一辈中,找不出第二个。 “这是优势。” 顿了顿,继续说:“韩桥的舞台经验,其实很丰富,第一次上春晚,他演唱的恭喜发财,荣获春晚歌唱类第一名。” “第二次上春晚,他演唱自己原创作品“无名之辈”,歌曲演唱期间,收视率突破平均值2个点。” “所以。” 朗坤点头:“我对他这次的小品,期待很大,我相信他可以创造奇迹。” 郎君毕竟是总导演。 他说话,其他人不好反驳,一时,有点沉默。 片刻。 头花发白,脸色严肃的甲丁沉声说:“朗导,韩桥的歌唱类节目很好,不代表小品类依然好。” “甲设计师。” 甲丁年纪大,资历老,朗坤很客气,微笑说:“韩桥前几次排练,表现的都特别好,台风稳健。” “前几次表现好,不代表上舞台不会出错。”甲丁脸色严肃:“春晚,毕竟是面向全国的大舞台,十几亿观众,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任何的失误,都是对观众的背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