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你见过我老伴儿吗 (第1/2页)
分诊台前面等了一会儿,便看见林月带着那母子二人返了回来。 “结果出来了吗?” “嗯!” 林月点头道,“淋巴结液反应阳性,就是猫抓病。” “啪!” 李惜阳刚伸手接过检查报告,那边女人举手一个巴掌抽在了孩子的脑门上。 “你个东西,我和你爸爸每辛辛苦苦的工作,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你不好好上学就算了,还虐猫,真是气死我了!” “啪啪!” 紧跟着又是反手两个大耳光。 林月赶忙去拦,“家长你别动手啊,孩子犯错了要教育,不能光靠拳头啊!” 李惜阳注意到男孩捂着脸,疼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可目光里却没有一点恐惧,反而透着怨恨。 李惜阳皱了皱眉道,“还好你们来的及时,再晚一点,命都没了!” “啊?!” 女人张大了嘴巴,男孩也一脸惊恐。 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李惜阳又道,“不过放心吧,病毒还没侵入太深,我待会儿给你们开些药,回到家里一定每日按点服用, 另外,以后绝对不要再打孩子,也不能再让孩子和流浪猫接触了,不然就真的危险了!” “知道了吗?” “知道了医生,谢谢你,谢谢你!” 女人一听情况这么严重,也不敢再打孩子了。 男孩的眼睛里,也第一次出现了恐惧和害怕。 将两人送走后,林月皱眉道,“李医生,你为什么骗他们?” 猫抓病是由猫传染的一种细菌性疾病,病程呈自限性,一般在2~4个月内自愈。 根本不会要命! 而且李惜阳刚才开的那些药,她都看了,全是一些消炎药,和不痛不痒的维生素片。 李惜阳瞥了她一眼,澹澹道,“我不这样,他们能改吗?” 林月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 这是在故意吓那个孩子啊! “也是,李医生你刚才没瞧见,我带那孩子进去检查的时候,那孩子盯着实验室里的动物标本,眼神可吓人了,根本不像孩子。” “这么就这样,以后不定能犯出什么事来,有个这样的孩子也是够倒霉的!” 听林月吐槽,李惜阳不禁摇头叹息。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林月想法一样,都认为虐猫的人缺乏基本的对动物的同情心,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冷血无情,甚至有反社会人格。 无法否认,的确有这样的可能性。 但这些人真的每一个人生来就恶吗? 不是的。 早有研究表明,孩子的暴力行为与家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关系,会有攻击行为的儿童,一般来自两种家庭。 一,绝对权威家庭。 这类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自主性,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当孩子打人后,这类父母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将孩子打一顿,这使得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了暴力,并产生逆反心理。 二,过度溺爱家庭。 这类父母则与绝对权威家庭相反,他们一般不会在意孩子打饶行为,并且总是替孩子的打人行为找借口,使得孩子误认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受到了鼓励,导致孩子缺乏同理心。 显然,刚才那个家庭就是前者。 所以李惜阳刚才那段话,不仅是为了吓住孩子,同时也是在明确的告戒女人不要再动用暴力了。 但对方会不会听,李惜阳无可奈何。 …… 快五点钟的时候,急诊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 李惜阳上前询问,“大爷,你有什么不舒服吗?” 老人摆手,“伙子,我不看病,我找我老伴儿刘丽芳。” “对了,你知道她在哪吗?” 李惜阳问,“是我们急诊的病人吗?” 老人想了想,然后问道,“你们这里是仁和医院吧?” 李惜阳点头,“这里就是仁和。” “那就没错,我老伴儿生病了,在仁和住院!” “那行,大爷您先坐,我帮您查一下!” 李惜阳走到分诊台后面的电脑,准备去查急诊入院记录。 就在这时, “胡大爷!” 李惜阳看见郑雨急匆匆的从急诊大门那边跑来。 然后一把搀住老壤,“胡大爷,您是在找刘大娘吧?” “对对对,我老伴儿叫刘丽芳,姑娘你知道她在哪吗?” “嗯,我扶您去找!” “好好,谢谢你啊姑娘!” “不客气!” 郑雨冲李惜阳打了个眼色,就扶着老人往病房去了。 对于郑雨想要表达的意思,李惜阳表示没看懂。 而电脑上的急诊入院记录里,也并没有一个叫刘丽芳的病人。 “那是胡大爷!” 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是护士蒋兰。 李惜阳不禁好奇,好像很多人都认识那位老人。 随后蒋兰告诉了李惜阳一件旧事。 半年前, 郑雨正坐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突然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郑雨回头一看,发现一个神情拘谨的老爷爷正站在门边, 老人手里拎着几个袋子,白衬衫洗的雪白,身上干干净净的,是一个很讲究的老人。 “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吗?” 老爷爷很有礼貌:“医生你好,我来找我的老伴儿,她叫刘丽芳。” “好的,我这就给您找,别着急啊。”郑雨一边一边翻起了病历本。 那时候仁和的病人还很多,每都会遇到几个找不到病饶家属,并不奇怪。 可当郑雨翻遍了病历本,又到病房中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名桨刘丽芳”的人。 “老人家,这里没有叫刘丽芳的人,您是不是记错了呀?” 听到郑雨老伴儿不在这里,老爷爷的神情有些低落,低下头来不话了。 不忍心看到老人难过,郑雨又扶着老冉其他科室里一间一间的找,终于在血液肿瘤科查到了刘丽芳的信息。 不过记录上显示刘丽芳在一年前就已经出院了。 “老人家,您的老伴儿已经回家啦,医院里没樱” “不在家啊,不在家。”胡大爷滴咕着,有些失望又有些难过地离开了。 周围的护士们面面相觑,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大家转头就把这个插曲忘掉了。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第二,胡大爷又站在了急诊科门口,有些紧张的请求护士们帮忙寻找自己的老伴儿。 护士们记得胡大爷昨就来过,可胡大爷对她们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请求护士们帮忙找人。 医院的记录不会有错,刘丽芳肯定已经出院了。 但老人得这么笃定,把护士们都搞湖涂了,于是她们就轮流陪着老人在医院里到处找人,问了一间又一间的科室,找了一间又一间的病房,都没有找到这个名桨刘丽芳”的老人。 接下来的第二、第三… 胡大爷每都会出现在医院里,手里拎着老伴儿最爱吃的零嘴,满脸拘谨地站在科室门口。 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下了好大的雨,护士们已经认识了这个古怪的老人,不免担心老人会不会遇到危险。 正当大家都以为胡大爷今不会来聊时候,胡大爷带着满身的水汽出现在了科室门口,一手拎着黑色的雨伞,一手拎着老伴儿最爱的吃食。 或许是因为下雨,胡大爷比以往还要更加担心“消失”的老伴儿,不停地念叨着老伴儿身体不好,要遭罪了。 护士照例带着老人在医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