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7章 局麻 (第1/2页)
现场布置好后,接下来是给病人麻醉。 麻醉剂是一种药物,任何一种药物过量均可能致死,麻醉剂也一样。 而且在手术和麻醉的过程中,是严格按照患者的公斤体重、年龄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的, 一旦判断失误,麻醉中人为导致药物过量,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上进行麻醉时,必须有很多的设备,包括监护设备和抢救设备等,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可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现在是在户外,根本没有任何监护设备。 见李惜阳准备给病人麻醉,钱敏等人都是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麻醉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单独分出这么一支。 而事实上,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会有因为麻醉量过多或过少而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 钱敏记得,半年前仁和就出现过一次麻醉致死事件。 责任人还是一位手法专业的老麻醉医。 当时,是一名妇女在分娩时要求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 硬膜外导管置入后,推注0.25%丁哌卡因4ml作为试验量,结果在2-3分钟内患者出现了高位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的阻滞。 回抽硬膜外导管有清亮的液体流出,经测定糖试验呈阳性,确诊为导管置入了蛛网膜下腔。 于是那位麻醉医不得不改使用蛛网膜下腔麻醉实施分娩镇痛,同时给予丁哌卡因的追加剂量, 据当时的主刀和助手医生反映,现场效果良好。 但在手术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孕妇突然呼吸困难,意识丧失。 患者随后出现了心博骤停,迅速采用复苏术,但抢救无效死亡。 最终判定结果就是麻醉医生用量过度。 这类事件,一直屡见不鲜。 眼下在室外麻醉截肢,其中的药量更难精确地控制。 可再看李惜阳,一如既往地平静。 在询问了病人身高体重后,李惜阳快速配药。 “注射器10%利多卡因生理盐水1:1稀释。” 听到药物配比,钱敏惊咦道,“李医生,你要给病人做局麻?” 听这话,边上的负责人和消防队的抢救人员都是纷纷露出惊色。 截肢这么大的手术做局麻,那不得疼死啊? 李惜阳摇头笑了笑。 医院做肢截肢手术,通常选择全麻,这样病人就处于深睡眠状态,手术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疼痛, 这一点人们好理解, 但如果选择局麻,手术过程中,病人会不会痛? 像一些人担心的那样,会疼死过去? 其实,在疼痛感方面,局麻与全麻几乎完全一样。 当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被暂时阻断,疼痛的信号无法通过神经末梢传递到嵴髓及大脑,痛感就不会在头脑产生。 在这里,可以引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神经系统就像一个电话系统,大脑是总机、神经是电话线、身体的疼痛部位是电话机, 全麻主要作用于大脑,局麻主要作用于电话线。 方法和途径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 最后都是达到“无痛”手术的目的。 那么做截肢手术,到底是选择全麻好还是局麻好? 从医学的角度而言,不能笼统做比较。 应该说两种方案各有利弊! 由手术的方式、病人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医生们会严格把关,尽可能为病人选择合适自己体质和情况的手术方案。 针对眼下的病人,李惜阳之所以选择局麻,一个是因为时间紧迫,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极可能心功能受损,这种情况下使用全麻,患者很可能死在麻醉中。 尤其现在监护设备缺失,李惜阳更不可能冒险给全麻。 而事实上,现在很多医院的截肢手术都在尝试局麻下进行。 很多时候,反而是病人自己要求全麻,一来是担心疼痛感,二来则是害怕看到手术场景。 这些说白了,都是患者的心理作用罢了。 听到这,众人才恍然点头。 一个个挠头讪笑,还真是差点闹出笑话。 可边上的钱敏却一脸都不轻松,她当然知道现在临床上局麻截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